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9-09-10 11:17何卫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8期
关键词:信道教学有效性

何卫生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对一部分公开课的思考,探讨如何通过激发“亲师”“信道”,提升教的“效”度,鼓励学生“四多”等,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亲师”“信道”;“效”度;“四多”;教学有效性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与自身、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逐渐培养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想方式和行為习惯。”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由于种种原因,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难以提高。笔者通过总结平时的教学实践,以及对一些公开课的思考,从以下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亲师”“信道”

在心理学上,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也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跟老师关系好,对老师喜欢,也会让学生对其所教的课感兴趣。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若能从情感上和学生拉近距离,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呢?

首先,教师要热爱每个同学。高尔基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孩子。”作为道德与法治老师,更应懂得教育的方式方法。有一学生方某在学习上有困难,又很爱面子,从来不问老师,也很少与同学沟通,上课不敢正视老师,考试成绩在及格线处波动,对学习失去信心。为此,笔者课余时多次找她谈心,鼓励她不懂多问,重视复习迎考。后来,她的成绩开始慢慢上升,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中考前还主动找我温习,最后中考取得了理想成绩。事实证明:老师的真诚关爱,学生是能感受和理解的,从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种动力也更为持久,甚至影响一生。这种情况下的学习自然是积极主动的,当然也会更有效。

其次,教师要平等看待同学。陶行知先生说:“唯有平等,才能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完全消除,才会发生人格的相互感化。”有一个学生李某学习态度不好,笔者找他谈话,通过交流,发现他一直认为老师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不放在心上。笔者告诉他,这其实有点主观。例如,在孩子眼里,后妈做得再好,也总觉得不够好,因为对亲妈更有感情,导致看问题有点偏了。这次谈话,纠正了他的不良心态后,他不再感到不平等,对学习开始积极主动。这一案例说明:当感到不平等时,学生容易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学习;而教师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则会促进理解和信赖,甚至形成师生依恋的情感体验,老师的期待和希望,可以产生巨大地感召力,从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提高个人魅力。或者是品格高尚,成为学生榜样;或者是才艺出众,赢得学生赞叹;或者是幽默风趣,引起学生兴趣。遇到魅力非凡的老师,学生自然更有兴趣学习这门课……这种例子很多。所以,提高个人魅力,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教的“效度”

所谓教的“效度”,是指从教师的角度来考虑教学怎么设定目标,怎么设计教学,怎么开展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虽“无定法”,但也是有规律的。教学目标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影响着教学效果。

(一)重视教学目标的可测性和兼容性

教学目标如同灯塔,指引教学的方向,防止迷路,所以一定要根据课标分解教学目标,做到明确、具体,以便检测和预计。例如《我知我师,我爱我师》的课标是:“了解教师工作特点,积极有效地与教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增强与教师的感情。”有一位老师的教学目标是:“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尊敬教师的良好道德品质,并尝试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更全面地了解教师职业。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可以正确评价教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养成中的作用,并学会运用适当的方法表达自己对教师的感情。”该老师的优点是将“塑造”品质放在突出位置,且很多教案乃至教师教学用书上大多如此设计,但笔者却有疑问。一是各教学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并列,还是其他?教学目标各层次之间是存在兼容的,若割裂开来,会使教学行为的发生缺乏指向和载体。二是目标中有一些含糊的行为动词,如“了解”一词,是让学生说出、背出、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等方式中的哪一种?了解的范围、程度怎样,可能连教师都不一定清楚,这样一来,目标达成情况的检测也就无从说起。

那么,怎样使教学目标明确呢?一是要用可观察的行为来陈述教学目标,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二是教学目标要有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与表现程度四要素,反映出学生的行为变化和学习结果。例如“在与老师的交往中(条件),能让学生(主体)说出(行为动词)老师在校时间的主要活动(表现程度)。教学目标应科学兼顾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着重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突出情感目标的落实和达成,这样才会使教学更有效。

(二)把握教学设计的逻辑性和梯度性

逻辑思维是一种借助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理性认识事物的过程。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6~11岁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而初中阶段学生抽象思维在不断地成熟中,学生已有判断、推理的基本能力。在教学中,逻辑是否清晰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概括、判断与推理的能力,故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逻辑。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工具,而不是教学的束缚。教材只呈现了本堂课应掌握的知识点和辅助材料,并非要老师按部就班地教下去。教材中一些篇目相互间并无较强逻辑关联性,因此在处理教材时,教师应认真分析,仔细研究,让课堂具有逻辑性,使学生的思路得以顺畅,跟上老师节奏,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例如,在公开课《我知我师,我爱我师》的教学中,开课教师的教学环节分别是“课堂导入——猜一猜——比一比——小组讨论师生交往的意义——谁更了解老师——PK——夸夸老师——行动上爱老师”。这个流程表面看上去挺热闹,但整堂课思路不明晰,各环节缺乏内在逻辑,从而影响学生概括、判断和推理,效果自然不甚理想。当时教研员建议将教材内容处理为四个有机联系的层次:感受——感知——感悟——感化。笔者据此将教学过程分解成四个主要环节:了解老师——认识老师——理解老师——感恩老师,并将课堂的重点放在认识老师,将难点放在理解老师、感恩老师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感受——感知——感悟——感化”四个教学环节,符合两个重要原理:一是知识的梯度原则,知识的展开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二是认知的基本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现象到本质,实现飞跃。

开课教师对教师的地位及国内外对教师的评价进行一番阐述以后,抛出问题“小组讨论:和老师交往有什么意义?”学生沉默不语。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个问题很抽象,违背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規律。如果先“感受”,再“感知”,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师的穿着、性格、品行、一天工作和教学期待,了解一些较为典型的教师事迹,将教师形象生动而饱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形象思维)。在此基础上提问:1.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什么?学生会较容易得出:教书育人。再追问:2.你认为和老师相处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帮助(师生交往的意义,抽象)?最后明确:学会学习(教书),学会做人(育人)。这样的教学,把握了学生的认知特点,让他们在高质量的形象感知后,再升华到预期的理性考虑,从而加深对道理(意义、重要性、目的)的体悟。

(三)提高课堂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方式上有了较大改变,开始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开始转变问答式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式,大力提倡课堂讨论。但课堂讨论并非包治百病,其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并未起到应有作用。例如,笔者曾观摩某市初中优质课评比,某市区选派了一名教师参加,不管是个人素质还是教学语言,他都无可挑剔,而且整堂课下来环环相扣,课堂讨论也非常“热闹”;而某县由乡镇初中教师授课,上课虽然同样顺畅,但却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少了一点笑声、一点热闹。按理,应该前者胜出,但评比结果却恰好相反。原来前者的课堂无效讨论多,流于形式多,而实际效果并不好。

但这并不等于要回归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课堂讨论能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我们要改变的是,课堂讨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满堂论”代替了“满堂灌”。

影响课堂讨论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问题设置是否科学。有效的课堂讨论,关键是要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等,从多方考虑设置问题。其中应注意:1.问题应体现重难点。课堂讨论应围绕重难点,解决重难点,而不是纠缠于细枝末节,随意提问,这样的讨论才有价值、有效。在《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一课中,有教师一堂课下来共组织大小3次讨论,而真正用于讨论重难点的只有2个问题:a.老师能否被代替?(教师工作的特点,重点);b.我们应该如何尊重老师?(感恩教师,难点)。2.应准确地表述要讨论的问题及具体要求。讨论是学生认知、理解、感悟的过程,其前提是让学生明白讨论要求。要避免问题含糊不清,例如“同学们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回答……”课堂讨论中的问题表述一般包含四要素:时间、分工、问题、发言方式。例如: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时间),前后四人小组(分工)讨论“网络上课”方式的出现,老师是否会被取代,为什么?(问题);请每小组推荐代表回答问题(发言方式)。3.关注讨论后的评价与总结。学生回答后,教师经常忽略及时作出评价,且往往以“很好”“不错”“有想法”等话语评价,不够到位,也缺乏启迪性,对于不准确、争议较大的观点未大胆指出。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及时纠正和总结,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和掌握非常重要,教师的评价应在生成中预设,在预设中生成,以达到引领方向、克服难点、巩固重点、激励学生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鼓励学生“四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要充分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能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性。

(一)鼓励学生“多思”。也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各类问题。道德与法治课理论性较强,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使他们产生新奇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既要提得恰当准确,又要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有一定的难度、深度。

(二)鼓励学生“多说”。也就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发言,对学习中所遇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巩固、思考、运用课本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中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及时组织学生讨论。

(三)鼓励学生“多做”。也就是说,鼓励学生做好学习笔记,写出预习大纲,主动编写试题并回答问题,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预习,在课堂上督促笔记,并在课后安排适当的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编试题,促进学生地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鼓励学生“多用”。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实践性强。但法治概念和原理,却极为抽象、概括,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重新回到实践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实例的分析,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理论概念的内容。因此,恰当地联系当前当地实际,增强教育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才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政;除了课堂教学,教师更要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进社会。当然,与实践相结合,要做好理论分析、讨论和归纳,让学生感到道德与法治课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喜爱的道德与法治课并不是以考分为目的,而是懂得了多少做人、做事和学习的道理。这种道理不能只是停留在纸上的东西,而应该成为学生行为的准绳。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注重教的“效”度,鼓励学生多思、多说、多做和多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才会真正走入学生内心,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徐江.话题:走向有效教学之一——改造解读思维:从无效到有效[J].人民教育,2006.6.

[2]张平.什么是最好的教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信道教学有效性
5G广播系统物理广播信道的信道估计
上行MIMO-OFDM系统中基于改进GAIC算法的稀疏信道估计
一种基于向量回归的无人机通信信道选择方法
关于Wifi机顶盒在高密集区域中信道部署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WLAN和LTE交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