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源
摘 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管理事业单位的档案,提升档案规范化水平,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档案管理的原则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提高档案规范化水平的方法,以供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
在事业单位的规范化管理中,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组成,是指对事业单位事务、人员档案的收集、整合,从而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从当前来看,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尚存在不足之处,如何促进档案规范化建设,是事业单位迫切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在进行档案规范化建设时,要从多个方面着手,结合单位情况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而提升档案规范化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发展。
一、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的重要性
所谓规范化管理,是指通过构建可行性、完善性的管理体系,并将其运用管理实践中,重点是完善体系的构建。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的基础业务,也是单位管理质量和水平的主要表现。因此,加强对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
1.为日常管理提供资料。档案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的关键内容,也是单位领导掌握的信息内容,规范化的档案管理,能够为单位各项工作提供参考。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整合、分析,全方位的了解单位员工的情况,然后按照相关方式分配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率。
2.搞好管理队伍建设。管理队伍是事业单位的基础,也是单位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打造一支复合型、素质高的队伍,是事业单位的发展重点。开展规范化的管理,不但能够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还能通过对管理队伍的分析,做好员工的晋升、奖罚工作,促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原则
1.灵活性和规范性相结合。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和标准执行,体现档案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但是在具体管理中,不能批量化、规模化的管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于相关问题,科学选用工作模式,设置不同的部门和环节。同时,结合单位自身的特点,建立档案管理机制,细化管理内容和流程,促使档案管理制度更加符合自身需求。
2.重视制度制定、执行的实效性。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并制定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该制度是否适应自身发展,是否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主动性,关键在于相关制度执行的实效性。因此,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应将重点放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使其更加科学和规范。
3.权益性和职责性相结合。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适时进行检查。同时,还要保护工作人员的权益。因为若员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甚至影响单位的运营和发展。所以,在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时,要将工作职责和权益放在同等的位置。
4.动态和静态相结合。当档案管理制度形成或人事变动后,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但是,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制度也要随之做出改变,便于更好的顺应单位发展。基于此,需要确保档案管理动静结合,并于单位各部门协同工作。在日常管理中,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结合实际工作完善现有制度。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并未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为档案管理的存在旨在提高单位的运行效率,由于该工作性质特殊,短时间内不能为单位带来效益,而且耗资大,投入物力、人力多,因此多数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常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事业单位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对文字资料的储存,工作繁琐,也不是事业单位的核心工作,因此多带着消极的态度工作,导致档案资料泄露。上述问题的出现,都和事业单位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
2.档案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存在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2)仅重视档案的收集,忽视分类整理。档案收集整理的目的是方便查閱,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形成查阅体系,影响档案利用率,降低检索效率。(3)未开展档案鉴定和保密工作,没有履行相应手续,擅自销毁应该继续保存的档案资料。
3.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现阶段,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同,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严重影响。这里所说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的高低;另一方面是管理人员对待自身工作的态度。档案管理看似简单,实则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当前的管理人员要么身兼数职,要么不具备档案管理知识。在分类档案资料时,仅凭生活经验划分,没有任何的依据,导致档案归类错误,无法真实的反映档案内容。此外,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不了解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对该工作毫无责任感。
四、提高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水平的方法
1.提高对档案规范化的重视度。首先,向单位员工介绍档案规范化的重要性。领导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重视上级单位的指导,端正工作态度,这对于提升档案整理的规范化水平而言意义重大。其次,加大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法规、制度等内容,提高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利用各界的力量,维护档案管理,提升规范化水平。最后,由于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特殊,无法在短时间内为单位带来利润,因此,管理者必须放眼未来,加大经费、人力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水平。
2.完善基础工作
第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效率,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实践中,对相关细节做出明确的规定,比如电子设备、档案用纸、归档方法等。同时,保证格式规范,明确工作职责和管理的目标,根据目标设定安排工作,避免人心涣散。建立长效的考核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第二,做好档案归档。档案管理工作复杂,需要进行系列工作,其中档案分类是一项重要工作。实际工作中,按照档案的先后顺序、内容,对档案进行分类,便于查询、提取和使用档案。为保证归档质量,预防档案资料丢失,事业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明确档案的归档、调取流程,减少归档问题的出现。
第三,加强档案保密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应强调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由于档案具有可复制的特征,为预防档案资料外传,必须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首先,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建造专门的档案室,区分档案人员办公室、档案存放库房。为了预防偷盗现象的出现,需要加固档案室的门窗。其次,安排专人开关档案室,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最后,做好涉密档案资料的保管,采用合适措施预防档案泄露。因为重要的档案一旦泄露,就会危害国家利益和安全。此外,保证档案的存放时间,严格控制存放室的温湿度,以及归还、借阅流程。
3.加強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管理人员是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主要人员,此工作是否顺利、规范,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态度。首先,减少管理人员的调换,重视优秀人才的选拔,确保选拔的人员德才兼备,具有工作责任心。其次,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能,注意向技术型人才转型。一方面,培养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注重继续教育,提高其对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视度。另一方面,向管理人员介绍计算机知识,帮助其了解新型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促进档案管理向电子信息化转型。最后,给予管理人员一定的支持,比如,时刻和管理人员沟通,实行奖罚制度,让每位管理人员感受到来自领导的关心和关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4.建立现代化的管理系统。纸质档案在查阅、存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部门要解放劳动力,加快管理设备和手段的更新,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比如,构建档案借阅系统,预防人工登记造成口误或笔误。再比如,建立电子档案,通过信息录入的形式,将档案信息存放于计算机内,通过网络技术和各部分相连,规范档案管理行为,积极促进档案规范化建设进程。
五、小结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重视其规范化管理,能够为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可以有效提升档案利用率,对加快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大有裨益,从另一方面也真正体现了档案的价值所在。目前,档案管理还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且存在诸多不足,比如,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基础工作薄弱、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等,降低档案管理水平和效率。为了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目的,需要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档案的归档和保密工作,建立现代化的管理系统,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素质,从而提高档案的使用率,推动事业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亮.如何提高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水平[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174.
[2]曾晓燕.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规范化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8,12(2):113,155.
[3]高 娟.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淮化的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22(9):50-51.
[4]姚 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路径探讨[J].卷宗,2019,9(9):150.
[5]王秋菊.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问题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7,30(5):98.
[6]马云霞.如何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卷宗,2018,26(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