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凯
绿色,是一种自然生态的美丽色彩。绿色之于教育,象征着要让生命像绿色一样绽放本性、自然生长。在教育新理念的引领下,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一教育集团陡沟校区(以下简称“陡沟校区”)以“让生命在绿色中绽放”为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对“生命”“绿色”“绽放”的理解和实践,如今绿色教育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
在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架构中,学校选择了最能体现“绿色”的具体载体——树。这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也都与“教育”的内涵高度契合。陡沟校区的“课程树”分为五类,培根、润土、生长、绿叶和硕果,分别对应着以“现代君子、为国弘文”为主题的德育课程群、以“书伴童年、润泽心灵”为载体的阅读课程群、以“强基固本、素养培育”为目标的学科课程群、以“兴趣驱动、项目引领”为特征的社团课程群、以“个性任务、精准施教”为愿景的定制课程群,每一个课程群又包含多门课程,纵向上凸显其在育人过程中的独特价值,横向上凸显课程内容和实施路径。
“书伴童年、润泽心灵”为载体的阅读课程群
书籍是传承智慧、启迪思想最重要的载体,而国人的阅读状况一直令人堪忧,乡村学校尤为严重。陡沟校区用了较大的人财物力来推动经典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2013年陡沟校区集团化开始。最初三年,学校让阅读进入师生的生活;第二个三年,使阅读成为较完备的课程;第三个三年,使阅读成为师生的价值追求。阅读课程赋予师生真切的成长动力和专业自觉,不仅拓展了学校的生长空间,也提升了学校的发展潜力。
“强基固本、素养培育”为目标的学科课程群
学科课程建设是学生在学校成长的主渠道,学科课程群的实施质量决定着教育质量。为更好地践行学科课程群建设,陡沟校区做了很多努力,首先,利用主题推动的课堂研讨,提升学校的课程引领力。六年来学校坚持每月一个主题的课改研讨活动,这些主题指向对课堂最突出问题的解决。其次,通过合作学习的深度实施,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力。学校的合作学习,经过了三个阶段——从能够意识到合作的问题,到借鉴集团“253教学模式”(20%的时间自主学习,50%的时间合作探究,30%的时间实践提升),再到加入合作学习项目组深度学习。三个阶段下来,陡沟校区的课堂教学任务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教学策略从侧重“教”转向侧重“学”、学生课程学习力也由弱变强。
“兴趣驱动、项目引领”为特征的社团课程群
集团化办学伊始,陡沟校区没有社团课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师资,但是学校始终在想办法。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山东交通学院的支教团走进了陡溝,有特长又热心的大学生每周三来到学校与本校老师一起为学生开设社团课程。目前学校已有5大类26门社团课程。
近几年,学校还开发了由6门研学课程、3大赛事课程(黄金100秒、思维金字塔、小院士评选)、学生个性化成长课程组成的定制课程群。
我把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一粒种子、一棵幼苗,他们有着天然的成长内驱力,教育就是要激发人的“天性”,唤醒孩子的潜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课程群以学生自由而有个性地成长为愿景。事实证明,其有利于引导学习、启迪思维,强化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