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磊
摘 要:大扁杏在最近几年管理与生产实践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此方面总结出大扁杏高产优质栽培管理的技术与技巧,供参考。
关键词:大扁杏;栽培技术;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3-0064-02 中图分类号: S662.2 文献标志码: B
大扁杏是由普通杏与山杏杂交形成的当地优良品种,且产量相当大,分布面积非常广泛,市场前景相当乐观。由于杏仁饮料、杏仁油等产品的研发,更是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而且大扁杏圆形的杏仁,扁平肥大,营养价值高而丰富,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糖分以及人体所需要的磷、钙、钾、铁等物质,深受人们的喜爱。
1 大扁杏园的确立
大扁杏与普通杏性质不同,因此种植的方法有所不同,同时需要相应的栽培技术与技巧。而且与光照、温度有一定的关系,需要注意培育的方法,根据大扁杏的外界因素,以大扁杏选址、大扁杏对于园林设计的作用以及大扁杏的栽种方法为主展开探讨。
1.1 大扁杏园址的选择
大扁杏喜欢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生长,但不喜水田,根据大扁杏属性建园,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排水功能良好以及通风效果佳的山地,特别注意的是,在种植中要避免重茬,同时切口朝下,且高于水位的园址。
1.2 大扁杏对于园林设计的作用
大扁杏属于乔木,设计道路时要把握主道路与次道路以及游园小道的道路距离,在园内需要建设哪些设施以及设施放置位置要清楚知道,同时道路两旁需要大扁杏增加美观以及游园的乐趣。
1.3 大扁杏栽种的方法
栽种密度需要根据土壤的好坏来确定,每株之间的行间距、纵间距要求都很高。当土壤良好时,每株之间的距离在3~4 cm较好;土壤贫瘠时,每株之间距离有些差异,以2~4 cm为宜,土壤肥沃会比土壤贫瘠高出几株,甚至十几株。首先在栽种之前将树坑灌足水,其次是选择壮苗,把过于长的根剪短,短根能更好地长出新的根芽,对于嫁接起到重要的作用[1]。再次是使用清水对根浸泡,时间不能过长或过短,后期将浸泡过的根嫁接,并且洒上细沙进行掩埋,掩埋深浅高于地面5 cm左右。最后,树苗应及时浇水、定干,需要给幼苗套袋子,使幼苗更好地生长。
2 土壤管理
2.1 土壤深翻与压绿肥
雨季时大扁杏的根容易腐烂,需要定期翻新土壤,新根才能生长旺盛。其次,深翻是为了将老根或者灌木植物埋在地里,填土踩实,枯枝烂叶能增加土壤的肥沃性,使得大扁杏更好地生长。
2.2 园地生草免耕和树盘覆盖
通过园地生草,不进行耕种以及土壤不翻耕,对于大扁杏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升。进入夏天,为了防止水分蒸发,杂草或者绿肥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其割下深翻放入树盘内均匀铺放,深秋翻下树盘,以防冻住。
2.3 幼苗生長应适当增肥
幼苗出芽时应适当增加肥料,促进幼果生长以及幼苗发芽。暖潮的进入会导致几天寒冷,此时幼苗需要较多的营养,这个时候最好使用氮肥,这是入春第1次使用化肥;第2次追肥是在夏初,以磷肥和多元复合肥为主,施肥量根据树龄大小所决定,依次递增。因为在每年的10月份需要将水冻住,其目的是及时排水,防止来年的害虫过于侵蚀。
3 对于大扁杏的整齐修剪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
3.1 大扁杏幼树整齐修剪
大扁杏的修剪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目的是后期更好生长。在开春第1次栽种修剪后,要及时定干,高度为60~70 cm。其次,对于中心枝干或者主枝需要延长并且进行修改,剪去主枝的1/2,后期是为了树枝进行分开,树冠可以更好地扩大。第3年与第2年基本不变,但唯一需要改变的是树冠,不要剪得比第2年多,这个是为了树冠秃,合理进行修剪,保证不密不疏的效果[2]。
3.2 成果期整形修剪
大扁杏树枝在进入成果期时,树叶会逐渐减少,树梢也会跟着下降。有时树冠会长出嫩芽,但需要进行培养,并且保护幼芽的生长,同时需要延长主枝,将较粗的地方剪短,与幼芽的操作相同。
3.3 衰老期树枝需要长时间修剪
衰老时期与幼果、成果时期是不同的,衰老主枝需要不断修剪,培养主侧枝内幼芽,形成新的树冠,但是衰老的树枝需要长时间修剪。
3.4 对大扁杏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为了提高果子的成熟率,需不定期对大扁杏进行人工授粉。在花期内定期喷水以及喷含硼的化肥,同时在果园内放蜂,喷洒刺激植物生长药物等。可使用调节剂消灭虫害,进而延长大扁杏的花期。
3.5 尽早防治虫害
在成果期与衰老期的过程中病虫较为严重,导致大扁杏衰老偏快,但是需要尽早预防。化学农药对于身体有害,应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同时也可以采用天敌的形式,对病虫进行消灭。
4 结语
大扁杏是脱贫致富的首选树种,其外壳入药,营养价值极高,对于抗癌防癌有着很高的功效。大扁杏拥有一种抗旱、抗寒、喜光的生物学特点,但是缺点是早花,容易受到晚霜的危害,需要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冻害发生。
参考文献:
[ 1 ] 周繇.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4(05):590-597.
[ 2 ] 张若晨,陈莲芸,王良民.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5(02):60-62.
(收稿日期: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