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军
摘 要: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即教师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一味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课本内容及相关语言点,这便在极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理解,进而极易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因此,采取何种教学举措才能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低效的现状,以实现语文高效教学,理应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当前应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导入;探究;德育
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构建高效课堂”已然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识和共同追求目标。所谓高效课堂,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既定的教学内容,并遵循科学的教学理念,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最优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勇于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并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的具体内容,积极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获取高质量、高效化的语文教学效果。
一、灵活导入,激活课堂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能否实现高效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入环节设计得是否成功。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的基础上,贴合学生特点与文本内容来对其进行灵活设计,以激活课堂教学活力,引发学生急于了解和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进而为语文高效教学的实现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向学生播放了罗大佑的《童年》。在耳熟能详的歌曲声中,学生的注意力渐渐被集中到了课堂中来,同时有不少学生跟着旋律哼唱了起来。待歌曲播放完毕,我对学生说道:“童年的美好回忆就像沙滩上的贝壳,捡也捡不完,数也数不清。在我记忆的银河中,童年趣事如繁星点点,每件事都让我记忆犹新。同学们,你在童年的时候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或是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吗?”这一饶富趣味性的问题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待学生讲述了童年时发生的趣事或有趣的发现后,我适时引出了新课内容:“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9岁时就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去了解这一发现的全部过程吧。”如此导入,生动形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合作探究,发展能力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实践者。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及时挣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并以问题为契机,以学生的思维水平为依据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而且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在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我为学生设立了合作探究环节,即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对以下问题展开交流探讨:1.课文圍绕花生写了哪几件事?其中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文中哪些词语写了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3.在收获节上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你认同谁的说法?为什么?4.“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5.作者为什么以“落花生”为笔名,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如此,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剖析,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三、德育渗透,升华情感
德育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其不仅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德育教育还在塑造学生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对文本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并多渠道、多角度地将其寓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升华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学生不仅拥有丰厚和渊博的学识,同时还能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情操。
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向学生问道:“你更欣赏蔺相如,还是廉颇?”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题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待学生简要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根据学生各自观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了两大阵营,并让他们从文本内容和现实生活中寻求有利论据来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加油打气”。在这一过程中,每当学生思维受限时,我都会从中予以点拨,以便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扫清障碍。如此一来,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还使学生从人物的美好品质中受到了启示和教育,从而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知错就改的美德。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低效的现状,就必须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对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革新,以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子鹏.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49-50.
[2]许晓梅.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