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丽
【摘 要】 以“使命、责任、担当”为核心的责任思想,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现在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的系列论述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以“使命、责任、担当”的责任思想为宗旨,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及根本任务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限制性问题和不足,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完善以及教学形式的改革创新,强调习近平责任思想融入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新时代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责任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19)03-0054-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系列重要讲话中都强调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的重要性,如“责任重于泰山”“有权必有责”“失职要问责”“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等,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责任价值、来源、本质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命、责任、担当”的责任思想是习近平在借鉴马克思主义青年社会责任思想的基础上,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思想的经典内容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以“责任、担当、使命”为内容的责任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又一理论创新和理论结晶。习近平曾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对全体中华儿女最殷切的希望。而责任意识、责任思想如何有效地融入到人民的脑中、心中,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青年一代责任思想形成和培育的重要时机、重要环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责任思想的深刻内涵,以身示范,落实责任思想的同时重点培育学生要理解和把握责任思想的时代内涵,将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现状
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但随着社会环境的转变、思想政治工作也表现为理论彻底性、主体选择性和环境复杂性的矛盾,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教育创新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教学方式和模式得到了创新、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学的实效性显著增强。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和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一,教育模式缺乏新颖性。面对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与時俱进,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也必须开创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新教学手段。第二,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这些课程的开设是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行动指南。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经典著作不能被丢弃,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传承经典的过程中去发展新的科学体系。而“责任、担当、使命”的责任思想正是习近平的新的思想和理论结晶。习近平的责任思想在继承以往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又为当代大学生、为青年一代、为整个中华民族提供了一个价值追求和道德认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时刻将习近平的责任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在整个教育创新过程中牢记责任思想的这一价值追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不断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宗旨就是为国家、为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认同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道德认同就是把认识层面的价值观念上升为价值信念。而现阶段,由于受到西方个人主义、多元价值观、韩流等思潮的冲击,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判断和选择是一个新的挑战。大学生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使命意识的缺乏就容易产生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而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相违背的。他们缺乏对自身责任意识的深刻认识,他们缺乏对该承担什么样的使命、践行什么责任的认识,不知道该如何担当。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需要强调主体意识,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价值追求,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真正将“责任、使命、担当”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确,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肩负着教学育人的根本责任。而思想政治教师更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引领者、风向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首先将“责任意识”内化于心,明确自己的政治素养、使命情、,始终要严格自律,以身示范,不仅在教学中要讲责任、重担当、负使命,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牢记“责任”二字。而根据以往研究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离学生生活很远,很多老师上完课就走了,许多学生根本无法与老师有更深入的交流。责任意识不仅是高校思政教师的价值追求,更是行动指南。责任意识不应只是空喊口号,而更应该是落实到行动中。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多走近学生、多关心学生,以自己的责任担当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是学生和老师的责任意识双向主体,而不是单一主体。
二、将责任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在面对日益发达的信息时代,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如何将责任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值得高校教师研究的问题。
第一,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坚定不移的观念。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理想信念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政教师要注重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和培育,将责任意识融到教学方法中,进行教育体系的完善及创新,使高校大学生在学习中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也要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第二,明确爱国主义教学机制。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了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大学生的责任感是内在契合的逻辑关系。“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广大青年的奉献和努力。而以“爱国主义”为内容的教学机制就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培育学生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的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内容上可以在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同时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第三,强调基本的道德规范内容。在教育体系改革过程中,应该将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重点,结合道德规范内容,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开展,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作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学习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明确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在日常学习以及日后工作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将责任思想内容融入到道德规范之中,践行到具体行动中,达到知行统一。
三、将责任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青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政教师培育大学生责任思想的主阵地。如何将责任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氛围,强调责任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价值性追求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完善中,为了实现高校教育体系的稳定创新,应该积极构建大思政体系,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的特点宣传习近平责任思想内容,实现教育体系的整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创设氛围,强调责任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价值性追求,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以“使命、责任、担当”的责任思想为宣传的着力点,强调全体师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责任思想。高校的全体师生都应该把责任思想融入到“中国梦”的建设当中,明确责任思想与“中国梦”、自己梦想实现的统一是密不可分的,逐渐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认知。第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将习近平责任思想作为重点。习近平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结合党的建设特点以及建设需求,进行党政工作的构建及完善。第三,高校管理层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应该认真贯彻“使命、责任、担当”的责任思想内涵,高校管理层通过高校建设及发展状况进行管理政策的创新,展现高校管理技术和思想创新构建的价值性,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提供支持。
(二)明确主体,强化学生“认知”“践行”与培育责任思想的协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中勉励大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希望,也是创新性地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责任思想培育的新方式、新方法。当今大学生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和新媒体坏境的冲击,越来越多的“95”、“00”后的大学生已经将网络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学习的各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以往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的内容趋于弱化。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强化“认知”与“践行”与培育责任思想的协调发展。应该做到:第一,大学生应该将学习作为自身的一种价值追求,作为一种责任、使命和担当。在日常学习中,可以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文化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责任思想内化于心。大学生需要学会辨别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文化对自己的冲击,要有所取舍。第二,社会责任是道德的核心问题,是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基础性问题。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提高道德修养,明白责任意识的价值性内涵,要努力不断地锤炼自身的品德修养,用勤劳、善良、奉献、责任书写生命的价值。第三,在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达到“认知”标准,更要努力学会去“践行”。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在校还是毕业以后,都应该勇于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自己、锤炼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会作为公民的使命、责任、担当,用实践认识责任的重要性,达到自身责任意识的升华和深化。
(三)优化队伍,内化教师群体队伍落实责任思想的教育价值理念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方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强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群体要落实责任思想、培育责任思想的教育理念。但就目前全国的高等院校来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责任意識不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形成道德认同和价值追求。而就目前高校状况来看,很多高校教师迫于职称压力、科研压力,他们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了其他的事务上,而缺少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这就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责任担当,使学生很难从内心认同老师所承担的责任。这样的评价机制一方面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授课效果;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内化教师群体队伍落实责任思想的教育理念,因此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传道更要明道、信道。习近平的责任思想内涵不仅强调民族责任、党的责任,也强调了人民的责任。高校思政教师作为高校的政治课堂中的领军人,不仅要注重自身责任意识的培养,更要注重责任意识的落实。在教学中,自己要明确责任意识的来源和理论脉络,这样才能传道、授业和解惑。第二,教师要将责任思想作为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合。这里着重强调高校思政教师不仅仅需要的是有责任意识,而是更进一步需要将这种意识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一种教育理念,形成一种价值观念。
(四)创设平台,将责任思想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课程中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管理者应该认清理论与实践的教育特点,课程中巧妙融入习近平总书记的责任思想,在理论与实践平台创设中做到:第一,积极开展课内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开展中,应该引导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创设丰富性的教育实践管理平台,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成立活动小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理论研讨以及交流心得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与研讨,通过自身劳动奉献祖国、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先锋人物的案例,可以明确认识到习近平的责任思想在这些改革先锋身上的体现,从而使学生们可以通过身边的事例了解到责任思想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第二,积极创设校内实践平台。通过对习近平责任思想分析,其主要目的是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教师群体以及学生群体的责任意识,结合学生的基本需求,创设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例如,在校内实践平台中,也可以让学生轮流设计责任宣传橱窗,建立有关责任意识培育的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作为社会实践课程,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的过程就是在将责任思想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课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与机遇。为了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宗旨,结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合习近平的责任思想,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合及创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以及教育体系的创新提供支持。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中,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强化落实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意识、创设实践平台等将责任思想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完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满足现代高校教育体系的创新及对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
【參考文献】
[1]蔡常青,马俊林.习近平责任思想初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35(2):1-4+173-174.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8.
[3]刘硕.习近平青年思政教育观的当代背景和价值[J].邢台学院学报,2018,33(3):33-35.
[4]艾楚君.习近平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思想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2):41-46.
[5]郑兴刚,代金平.“思政理论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学术研讨会述要[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09-112.
[6]王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思政工作[J].新西部,2018(23):1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