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9-09-10 01:59:38李兵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文化自信高中语文

李兵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教师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的进行,不断的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文化自信培养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高中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改善,使得高中语文的学习,真正的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化自信;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273-01

引言: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的让学生感受到高中语文学习的魅力,使得高中语文教学和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不断的赋予学生更多的高中语文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更加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也要依据科学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原则来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使高中语文教学能够真正的凸显出其科学性来。在高中语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真正的富有效率并且能够保障质量,这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文化自信的培养来说,是具有显著的推动意义的,教师也要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我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语文学习成绩。

1.高中语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侧重方面

1.1应当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积淀,是一个民族在长久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文化精髓。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真正的培养起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要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和深刻的认知,教师要充分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逐渐的培养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和积淀的文化精髓,是值得学习的。很多东西到今天仍然不过时,所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的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能够理性,也更加能够全面,逐渐的让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内心的向往。教师逐渐的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的兴趣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理论自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心认同,并且愿意去学习传统文化,并且能够真正的理解传统文化这些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1.2教师要培养学生开阔的知识视野

文化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文化的积累程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的注重培养学生开阔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以及符合逻辑的语文学习思维,这也是十分重要的。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文化自信,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学习知识的自信,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特别的注重培养学生开阔的知识视野。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善于学习并且善于把握很好的学习方法,这些对于高中语文学习来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意义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具有开阔的知识视野,丰富的想象能力,以及对于语文学习的热爱,这些都会增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并且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客观来说,开阔的知识视野需要就是聚聚的吧,各种文化成果以及与文化相关的其他东西,都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吸收这些知识的养料,逐渐的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以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弥补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使高中语文学习真正的能够立足在学生本位的基础之上。

1.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最为重要的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教师要不能够仅仅把学生作为知识接受的课题来对待,也要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相互学习者来对待,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能够使学生们学习更加具有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从来不是一种灌压式的学习,应当是一种在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的学习,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的展示出去应有的科学性。文化自信实际上也是建立了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之上的,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路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创造和创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学习,这些都是文化自信必不可少的条件,文化自信培养的过程应当就是逐步的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在文化自信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获得需要教师扮演知识的引导者的角色,逐步的引导学生去学习,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能够得到彰显。

2.高中语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方法

2.1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方法

在文化自信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力量,把生活中的知识和语文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能够使高中语文的教学更加富有创造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中语文教学就应当是建立在对生活知识的不断探索之中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把生活中的知识和语文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生活中的场景和情景带人到课堂之上,让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意义,生活中的场景带人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领悟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力量,很多时候教师教学方法的这种改变,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

2.2启发性的语文教学方法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上来说,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的角色来对待的,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挺积极的思考语文问题,并且能够有方法和有智慧去解决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问题,这样能够使高中语文的学习更加在一个科学的轨道上来进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着重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学习善用之下来完成学习任务。从启发性教学方法的笨笨的角度上来看,其他星球是方法有助于让学生真正的在教师的思路的引导之下来进行语文学习,这样能够更好的达到语文学习的效果,在教室的不断启发之下,学生学习的动力会更足,也会更加以问题意识为中心,不断的强化自己的问题思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意义和语文学习的目标。启发性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以问题属于导向,不断的实现高中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这对于文化自信的学习来说,具有相当多样的推动作用。

2.3相互讨论性的语文教学方法

相互讨论的过程是一个彼此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高中语文教学和學习的过程中,就是要充分的运用相互讨论一下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相互的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相互讨论性的教学方法,着眼于让学生真正的去思考问题的由来,以及不断的感受到问题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相互讨论性的教学方法,在最终的意义的基础之上,是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相互讨论性教学方法的充分运用,是科学教学方法的一种具体展示,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更加能够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问题意识和自己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某些学习潜力。

3.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自信应当更多的着眼于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引领。在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引领之下,文化自信才能够真正的建立起来,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规律来促进和提升文化资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能够积极主动,更加能够提升其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质量。

猜你喜欢
理论与实践文化自信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基于市场人才需求视角探索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 22:23:12
浅谈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
师之大爱—————三尺讲台铸辉煌
唱法与教法·理论与实践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54:41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35:36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