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尘世的佛眼:慈悲有筏

2019-09-10 07:22雪归
青海湖 2019年3期
关键词:藏戏格萨尔

在果洛草原的山水间到处都飘荡着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传奇身影,充满着神秘、苍茫和希望的光芒。本文主人公多桑自幼年与《格萨尔》结缘、陪伴,心怀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和敬畏,在抢救、保护、传承、研究等工作中尽己所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为《格萨尔》研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遗产。

本文通过不同镜头下的场景呈现,围绕着艺人多元的身份展开叙述,将笔墨放在了艺人丰富的生活中,虚实结合,繁简相融,人物通篇彰显着丰满和灵性,鲜活、具体、有情。文本叙述宁静、平淡朴素,充满了婉约智慧之美。

——多杰坚措

人生苦短,却难免困厄,难免危急,难免挫折。

这世间,有多少奥秘未解?当穿凿附会的解释确不可信,我们又该如何解开心中疑团?当科学无法给出让人满意的解释时,我们又该向哪里寻求答案?

在藏地草原,人们在无解、无助时会向圆光艺人求助。许多人甚至坚信,圆光艺人拥有开启时空隧道的钥匙。

当我有机缘近距离接触圆光艺人赛来多杰桑保(简称多桑),看他现场展示圆光,看他为百姓答疑解难。仔细观察他的日常,抛开玄妙的成分,我看到的是圆光艺人用穿透尘世的佛眼,以慈悲为筏,渡人间悲与苦,艰与险,惑与祸。圆光艺人的存在,彰显的是藏地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对生活、对生命的一种悲悯,一种智慧,一种超拔……

1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的大武镇东郊初见圆光艺人多桑时,天气阴沉。

季候已是深秋,草木开始泛黄。这一天的风吹在耳畔呼呼作响,也吹动多桑手中黄色的哈达,随风翻飞。层层堆叠的铅灰色云层下,有星星点点的雨打在我们脚下褐色的土地上。而哈达那一抹鲜亮的明黄,打破了晦暗的天色。

多桑是当地颇有影响的活佛,当他手捧哈达,面带微笑给我们一一敬献时,令我顿生惭愧之感。

他是虔诚的修行之人,受信徒膜拜。此时,他却在这里向着来自俗世的我们,敬献他的诚意与热情。

早有人告诉我,他就是我的采访对象,我站在人群中仔细观察多桑:中等偏高的身材,赤铜色的肤色,微胖,大眼;他项戴佛珠,一只耳垂上戴有耳饰,过肩长发束在脑后;长至脚踝的紫色长袍上,是一件黄色的半身棉绸僧衣。他的举手投足间,与寻常之人显然有别。我后来曾反复思忖这种与众不同的原因,认为这应该来自修行的戒律和内心的修持。

多桑和几个人一起招呼我们,引我们来到一个有着铁制大门的小院中。院中有一排平房,中间立有一座碑,碑上是汉藏双语刻字:格萨尔文化研究基地、果洛多桑格萨尔文化保护中心。落款是青海《格萨尔》学会,时间是2014年。

我们进入平房中的一个小屋。屋内生着炉子,温暖,舒适。里面并不是十分宽敞,和寺院许多活佛的所在处一样,桌上摆着各类干果和油炸吃食,以及各种酒水饮料。

我们刚一落座,马上就有醇香的奶茶端了上来。

同行的州文体广电局副局长措吉多杰先生临时充当翻译,为我们介绍多桑。

多桑1972年出生于果洛州甘德县柯曲镇多卡村的一个普通牧民家中。多桑从小就喜欢听格萨尔故事,11岁时与《格萨尔》结缘。多桑说唱的格萨尔故事内容新颖、情节完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现为青海省《格薩尔》研究会常务理事,是多桑格萨尔文化传承基地和果洛多桑格萨尔文化保护中心负责人。

多桑曾在果洛甘德的东吉多卡寺、龙恩寺和四川阿坝的色寺(音)等寺院修行。

多桑8岁的时候,被甘德县下贡麻乡一寺院活佛认定为转世活佛。上师认为他天生慧根,具有佛性,且有潜质,希望能够对他重点培养,并亲自赠予他护身符。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阿坝镇的阿华寺,多桑被认定为转世灵童,受赠印章和证书,并在阿华寺坐床,举行坐床典礼。

多年的学习、研究和修行,多桑在《格萨尔》文化抢救、保护、传承、研究等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圆光研究和挖掘,多桑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精深的阐释,赢得了《格萨尔》研究领域的一致好评。

1999年6月起,多桑定居在果洛大武镇的格桑西多新区,并在这里相继建起传承基地、禅修院等。

简单了解情况后,多桑带我们一行人来到基地中心后面的一块坡地。这里,一座莲花生大师的塑像熠熠生辉。我们平常所见的莲花生大师像多为盘腿而坐,眼前这座佛像则是站立的形象。多桑告诉我们,格萨尔大王征战四方的时候,莲花生大师时时护佑着格萨尔大王,使他所向披靡。在霍岭大战中,格萨尔终于战胜了白帐王,莲花生大师也激动得站了起来,由此就有了这样一尊塑像。

离塑像不远,是觉囊巴格萨尔禅修院,建设于2008年8月8日,占地470多平方米,可容一二十人闭关修行,少则一年,通常则为三年。

五年前,多桑发起成立了格萨尔文化研究基地,几年来,因为经费筹措有难度而发展缓慢,他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一步,他想扩建基地,建一个小型博物馆,展示他的掘藏品的同时,弘扬佛法,传播《格萨尔》文化。修建格萨尔的文像也是他此生的宏愿之一。根据古本描述,格萨尔文像有九层楼之高。这样一座塑像的修建,其人力与物力的耗费自然巨大。向着理想之路的登攀,要的是拼搏实干。多桑已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衷心希望他的下一步更为坚实、更为有力。

2

记得中学时读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其中《死果》一文说的是灵异之事。三毛捡到了一串用麻绳串起来的项链,询问是谁的时,当地人脸上露出惧怕的表情。三毛不以为意,拿回家等了许久,不见有人来认领,就重新洗过收拾好后戴到了自己身上。接下来,接二连三发生了诡异的事件,比如一向很好的录音机卷缠录音带,比如连打二十多个喷嚏,比如止不住地流鼻血,比如突然剧烈胃痛,然后是刹车失灵,手指被夹,大量出血,煤气泄漏……一系列惊悚事件,就发生在那个下午到晚上。最后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邻居的帮助下才转危为安。邻居说他们二人是中了最毒最厉害的符咒,后来项链被当地的一个教长拿走处理了。

年少时读到这里,我惊异于这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情。三毛通过这个事件告诉读者:对未知要心存敬畏。

这世间,有太多神秘的事件很难用科学来解释。当穿凿附会的解释确不可信,我们又该用什么来求得终极答案?或许,根本没有终极答案,一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时,我要说的正是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一种异能:圆光术。拥有这种异能之人正是我的采访对象——多桑。

有人称圆光术是开启时空隧道的钥匙。有关资料这样说明:圆光术是以镜子等为媒介,通过观察镜中显现的影像预知祸福的巫术。

早前我对圆光艺人略有耳闻,却不料有机缘和一个圆光艺人走得这么近。2014年8月15日,多桑被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证为圆光艺人。那张认定证书被他精心保存着,我是第一个采访他的作家。

青海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青海省《格萨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董·诺尔德先生告诉我,多桑是果洛地区第二个被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证的圆光艺人。

我问多桑,大概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拥有了圆光术。

多桑说,大约在他11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在山上放羊,突然眼前闪现霍岭大战的场景,其中格萨尔大王的形象十分奇异清晰,还不断变换着颜色,有绿的,有白的,有蓝的。

那是圆光首次闪现,多桑虔诚地跪地祈祷。

13岁时,多桑到一觉囊派寺院拜师修行,其后圆光更加明显。

到了17岁时,多桑的圆光显示更是灵验。同时,他在甘德掘藏金刚杵、铃铛等物。

31岁时,多桑开始了他的朝圣之旅。到印度、尼泊尔、泰国,到西藏、黄山、五台山……许多佛教圣地都留下了他朝圣的身影。

佛教徒认为,佛陀所走过的一些地方,具有非常加持力的作用,能够帮助人消除业障,积累福报。

想象多桑的朝圣之旅,我想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不朽的远行》一书。作者系法国作家吕芬,由黄旭颖担任翻译。有人认为,这本书中“呈现的朝圣之旅,并不完全关乎宗教,它表现了信仰与世俗、理想与现实、意志与欲望、毅力与怯懦之间的博弈,以及经过磨难最终实现精神升华的历程”。让人生增色、让心灵升华的朝圣之旅,“撇去梦想与幻想的成分,朝圣之路忽然现出它的本来面目:一条布满艰辛的路,平凡世界的一个断面,一场身体与心灵的考验,需要打几场硬仗才能为它增添些许精彩”,作者如是描述。

圆光艺人多桑的朝圣,自然有着非凡的意义。多桑认为,经过朝圣,他的圆光更为灵验。

我们的话题又回到圆光术上。多桑告诉我,有时候他的头会突然剧痛。待头痛症状减轻后,他状态就很好。哪怕是借助车上的后视镜或者电视机的屏幕,他也可以看到圆光的显示。

据了解,圆光仪式要求周围环境必须十分安静和整洁。仪式中,首先要诵经祈祷,然后镜中才会有显现。

第二天陪同我去的翻译斗拉加也是第一次见多桑,因为遇到难题,现场向多桑求助。

多桑没有拒绝,现场就开始圆光仪式。

我屏住呼吸仔细观察,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圆光仪式。

点上藏香,请出法器。随后,多桑拿出由黄绸层层包裹着的一面比巴掌略大的铜镜,把一个装着大米的吉祥龙碗放在铜镜前面。一切摆放好之后,仪式开始了。

只见多桑神情十分严肃,再次略略定神后,他单手作礼,口中开始念念有词,另一手不时拿起碗中的米粒,抛向铜镜。

过了一会儿,多桑说出了斗拉加心中所请。

待听完,斗拉加面露吃惊之色,连连感叹太过神奇。之后,他又问了一些其他问题,多桑为他一一解答。

我在斗拉加的连连惊叹中,对圆光之术的神奇有了初步认识。“很神奇!”斗拉加说,“的确全说中了。”他有种难以掩饰的兴奋。

今年67岁的扎叶老人是玛沁雪山乡人,76岁的洛东老人居住在大武镇永宝牧委会。这二人,一个是牧民,一是地方上的工作人员,都曾亲眼见证过多桑的圆光术,深为叹服。他们对我说起当年多桑借助圆光为他们排忧解难的往事,啧啧称赞。洛东老人说他早年对此将信将疑,经过亲自试探并验证后,他深为信服,并對多桑心怀感激。

多桑说,有时铜镜中还会显现格萨尔大王的形象,但平常人是看不到任何形象的。多桑的妻子华措告诉我,他们的大儿子能看见镜中有山、有佛,而她本人和小儿子却什么都看不见。

突然,多桑仿佛想起什么,让我们稍等。不久,他抱来许多红绢包裹的画轴。我们一幅幅打开来仔细欣赏,原来是精美的唐卡,内容全与格萨尔有关。

彩缎装裱的唐卡上,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天然原料有着十分鲜艳的明黄、朱红、靛蓝、翠绿……打开来,让室内顿时生辉。

几年前,根据铜镜中的圆光显示,多桑请画师画出了几十幅精美的唐卡。目前记录的内容有霍岭大战、格萨尔王诞生、世界公桑、格萨尔王祭祀等。

这些唐卡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内容皆是多桑借助圆光所显示的内容,后找来画师专门画下的。这些未曾向外展示过的唐卡是极为罕见的,也是世间独一无二的。

如此精美的唐卡,连华措也是第一次见到,惊叹不已。

3

“在她婉转清亮的歌喉中,有格萨尔王驰骋草原降妖除魔的英勇事迹,有对草原神子的无限敬仰与崇敬,更有她的天赋才情与纵横想象……”

这是我的一篇小文《那一朵紫云飘》,2014年刊发于《文艺报》。

文中的“她”,是一个《格萨尔》说唱艺人。我曾在德尔文史诗部落现场聆听了她的说唱。也正是从那时起,我与《格萨尔》史诗艺人有了初步接触。知道了果洛有“说不完的《格萨尔》”“写不完的《格萨尔》”“画不完的《格萨尔》”。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坚信格萨尔大王就在这里生活过,他惩恶扬善,抑强扶弱;他征战四方,威名远播。

对草原神子的敬慕,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多桑和许多人一样,相信格萨尔大王在这片土地上真实存在过。他努力挖掘遗迹,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将《格萨尔》文化发扬光大。而作为圆光艺人的多桑,因为可以从方寸大小的铜镜中预知人的前途和命运,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所以谁家有人久病不起,谁家丢了牲畜和财物,都要毕恭毕敬地来找多桑,向他献上哈达,送上礼品,请他占卜吉凶,或寻找失物。而他则通过圆光透过铜镜一一作答。

每当天色熹微,多桑便已早起。念经,洗漱,吃饭,再念经,随后是接待来访的群众,每日里向他求助者众多。除此之外,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动也会邀请他参加,在大武的日子就在这样的周而复始中流走。

英雄格萨尔始终是多桑信仰的一部分。在这里,宗教文化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对《格萨尔》文化的热爱更是渗入多桑的骨肉,流淌在血液之中。

多桑的日常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奢华,甚至可以用艰辛来形容,他的文化水平不高,要全力维持整个基地的正常运转,他虽竭尽所能做自己能做的事,但进展并不明显。

特吉是他的朋友,也是他的信徒,他认为多桑活佛做了这么多事,却从来不自满不自大,一心只想做更多。“这是我最敬佩他的地方。”特吉说。

采访中我了解到,有一回山体滑坡,他们的住处几乎被埋压。为了节省经费,多桑不得不自己清理土石。当时有一个厕所被埋压,多桑和大家一起上阵动手清理、搬运,以至于身上好几天都是厕所的味道。

我开始想象这样的场景,他搬动石块,他推车行进,他装卸土石……这样的形象,与他的德高望重、颇有盛名的活佛形象结合起来,有种奇异的感召力。

是的,他躬身劳作,与平常人无二;他礼佛诵经,是虔诚的佛学弟子;他答疑解惑,是许多人心中的神圣存在。

多桑的妻子华措今年35岁,是四川阿坝州人。16年前,华措还不太懂汉语,就在山间放牧,后来才渐渐学会了用汉语表达。她告诉我,她的丈夫是个神奇的人。许多活佛夫人一般都会佩戴很多首饰,而她伸出的雙手,没有一件饰品。她说她很理解她的丈夫,这么多人、这么多事都要他操心。还有许多普通百姓,需要他为他们答疑解难。

我和华措聊起了他们二人结识的过程。

回忆起当初的相识相恋,华措感慨万千。

华措说在果洛挖虫草时,她还不认识多桑。突然有一天,多桑对他二人共同认识的一个朋友说,鼻子上有一颗痣、名字里有一个华字的,将来会是他的心上人。她的朋友当即想到这个人就是华措。

年轻的华措那时十分排斥这种说法,甚至觉得可笑。她不想嫁给一个僧人,不想和一个僧人过一辈子。她甚至赌气去美容院取掉了鼻子上方的痣。

她指给我看时,那颗痣隐约还有痕迹。华措说,以前这颗痣很大。

如今华措也感慨缘分的奇妙,“缘分在那里,躲也躲不过。”现在他们一起生活在果洛大武镇,并育有二子,大儿子10岁,小儿子8岁。“一家四口竟有三个人属鼠,也挺有意思的。”华措说。

他们的大儿子6岁时被认定为转世活佛,在四川的一个寺院修行。小儿子现在就读于小学三年级。让大儿子离开自己,身为母亲的华措虽是十分无奈,但无奈中也有几分自豪。

今天,他们端给我的是绿茶。原来,看见昨天端的奶茶我喝得不多,他们担心我喝不惯奶茶,便特地为我换了。我一边喝茶,一边和他们聊天,并用笔记录。

说话间,大盘的牛肉端上来了,放了两把刀子用于切肉。在藏地,这样大盘吃肉、大碗喝酒,是常见的招待客人的方式。彰显在其中的率性与豪放,大概也只有在这样的草原上,才可以一览无余。

随牛肉一起端上来的,是包子。今天早上,华措把小儿子送到学校后,抓紧时间回来给我们包了包子。

她知道我这样的汉族喜欢吃面食,便很好地把面点与肉食结合在一起。她包的包子薄皮大馅,非常好吃。包子端给我们后她自己远远地坐着,一个也没有吃。我问她为什么自己不吃。华措说,因为今天是藏历二十五,是空行母康珠措杰(音)的日子,不能沾荤腥。

据了解,每月的农历二十五,二十四个空行圣地的空行母们都要聚在一处,举行荟供。我查了一下资料,得知荟供起源于印度,后由莲师传入西藏。荟供是快速积聚福慧资粮的修行之法。荟供时,要在清净的佛堂及坛城前,摆设食品、鲜花等供品,经由具德上师等僧众修法加持,进行供奉。

每个月有八天华措是吃素的,十分虔诚。

“你们多吃点,这里除了肉,别的啥都没有加,放心吃。”华措一次次地让着我们。

我仔细观察这个女子,中等个,体型适中,大眼,高鼻,长发,一笑时露出洁白如贝的牙齿,眉眼间有着藏地女子掩藏不住的风韵。想象她嫁给一个修行之人的心路历程,我也不由得感慨这世间姻缘的奇妙。

4

多桑精心保存着藏戏演出的戏服和道具,以及藏戏演出后刻录的光盘。

有关资料表明,藏戏起源于距今六百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四百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藏戏拥有众多的艺术种类和流派。

几年前,多桑曾经组建过一支二十多人的藏戏团。他筹措经费精心组织排练和演出,很受地方群众的欢迎。但因为经费困难等原因,几年过去,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也因为经费困难,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演出。

多桑找来钥匙,从一间小屋的柜中取出一件件叠放整齐的戏服。

桑昂丹增、尔金丹增等人,既是这里的修行者,也是藏戏团的演员。他们几人应我之请,穿起藏戏演出服装让我拍照。

多桑认真地帮着桑昂丹增等人系腰带、戴头饰。这种服装的穿戴十分麻烦,有时需要几个人帮忙才能顺利穿戴。

桑昂丹增在这里已经有八年时间。二十多年前,他出家为僧,在《格萨尔》藏戏中,他扮演的岭国大将,系保护神佛。

“此乃岭国大地,我是曲江纳纳(意思为护法神),护佑格萨尔大王征战四方。”当桑昂丹增拿着供品和法器登台亮相,总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赛马称王》《格萨尔金刚舞》等是桑昂丹增经常演出的剧目。平日里,每天早上他都会早起,6点钟开始诵经,二十多年如一日。偶尔的藏戏演出,也许在他是一种难得的调剂。也或许他未必需要这样的调剂,但他会精心演出。今天,他穿上演出服,拿着道具,摆出造型,让我留影拍照。

华措通常饰演格萨尔大王的夫人,或者是晁同的夫人。今天,她也穿起了演出服,显得雍容华贵,气质动人。

《格萨尔》藏戏的另一个饰演者尔金丹增今年48岁,他在这边已经有八九年。9岁就出家的他,老家也在甘德。每天煨桑、念经,这是他的日常。古佛青灯的岁月里,他应该是习惯了这种在我们看来相当寂寞與孤独的日子。也许这是他的修行,也是他的宿命。他并没有太多的话,总是微笑着看我,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我的问题。

尔金丹增的妻子名叫奥赛拉毛,今年44岁。在演出时她饰演格萨尔王的母亲。今天他们的女儿益西卓玛也到了这里。益西卓玛今年19岁,也曾参加过藏戏演出,在里面饰演格萨尔大王的丫鬟。

如今,尔金丹增他们的家就安在这里,益西卓玛时常到这里来陪父亲和母亲。

这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高原雪域特色的演出服装,比平时所见的藏服更为艳丽、更为华美。有人说,藏戏角色所用的服装,与故事剧情并无太多关系,仅为调剂、丰富戏剧色彩。当他们几人各自穿戴好后,这些戏服尽显富丽、绚烂、凝重。这个早上,天空晴朗如洗,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小院中,当他们一一穿戴整齐后,色彩对比十分强烈的服装,让小院的色彩顿时丰富起来。藏戏的魅力,仅从这些服饰,便可领略一二。

5

返回前一天的那个下午有一点空闲,我和两个朋友一起登上一座半山坡,在一个地势较为平坦的空阔地带,一座铜塑的莲花生大师的塑像静静矗立。那一双仿佛能看透世间一切的眼睛,看向无穷处。

“佛眼看世界,让世间少一分愚昧,多一分智慧;佛眼看世界,让世间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爱。”在某个佛教网站上,如是说。

信徒用虔诚供养心中信仰。我是纯粹的无神论者。我所理解的信仰,与理想的关系最为密切。有人用骨感形容现实,而对理想则以丰满来描摹。要缩小理想与现实的这段距离,让理想变成现实,唯有努力才有可能实现。但这个过程中,有时我们有太多无奈和无能为力。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会希求和借助其他力量。

文学作品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描写有很多,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便是典型代表之一。书名中,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最小单位。关于书名来由,据说是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种说法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

我身边有许多作家有选择地借鉴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一些表现手法,借以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深层隐秘诡异的思想内涵的反思理解。许多藏地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凭借神奇魔幻、荒诞不经的掩体,向我们展示藏域文明的同时,还通过对藏域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核的深度探索与挖掘,充分体现了“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在藏地魔幻小说作品《安多秘史》中,这段话至今令我难忘:“修行的目的在于修身,而修身必先要修心,只有心界纯灵,做到无私无欲,修身才能达到最高境界。”我认为,这种类似带有鲜明的哲学思辨特征的内容,这种具有“个人精神生活的实用性和公众物质生活的功利性”(冯友兰《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的特点,让这部书有了厚重、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美学质地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道德荣誉探索空间。

此时,结合现实的时代生活和文化语境,应该说多桑所持有的这种道德伦常情怀,显示出了一个俗世之外的人承担社会责任的真诚的良知。这种精神站位和修行姿态,无需过多置喙。

这个下午,我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塑像的眼睛里传递着慈悲与智慧,看着无数围着这里转经祈福的人。回转身,我所站立的位置,恰好可以看见整个大武,有高楼,有平房,有马路,有寺院,还有草地和山峦。这个位置,因为离城区较远,所见的多为人们精心建起的建筑,看不清一个人影。我知道他们都在那里,有的在行路,有的在工作,有的在祈福……形形色色的人,如虫豸蝼蚁,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世上走这一遭。或顺达,或曲折,每个人,终将走向生命的尽头。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喜悦,也有悲伤。煎熬的时候,难挨的时候,无助的时候,无望的时候,我们拿什么抵御岁月风雨侵袭的伤痛?

我又一次想起多桑,想起黑格尔所说的“存在即合理”。多桑为前来求助之人,尽其所能地通过圆光来帮助他们,抚慰他们。他和许多圆光者一样,以慈悲之心借用他拥有的特殊技能为世间的人们解决苦厄困顿,他们的存在,固然稀有,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迷惘之人以精神上的有力支撑。

当虔诚朝圣的人用自己的身长丈量着人间路上无尽的漫长,当时光的佛点对应到世事的佛眼,多桑和他的圆光术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在超越了现实本身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让我自我理解、自我反思的窗口。

万般皆随缘何来诸般烦忧

只因心在动哪分风向东西

这个时候,我的微信朋友圈中,远方的一位朋友发来这样一条微信。

此时,一场酝酿已久的山雨伴着山风毫无阻碍地落下,天气骤然转冷。人们或拿出雨具,或躲到一边。

向来畏寒的我开始冻得打战。在雨中,我打着伞看完这条微信,再细细体悟,我有种莫名的伤感,又有些许的安慰。几天来纠结于圆光术玄妙未解的我,在那一刻,内心里一些东西渐渐冰消的同时,也有一些东西在慢慢生长,无关疼痛,无关荣辱,无关成败。那该是什么?我一时无法说清,却也由是释然。

作者简介:雪归,本名杨秀珍,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人,中国作协会员,青海省作协会员。小说等文学作品见于《文艺报》《作品与争鸣》《清明》《中国铁路文艺》《朔方》《文学港》等报刊,入选多种选本。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暗蚀》《无脚鸟》《在我之上》、散文随笔集《云端或泥淖》等。有小说作品获得青海省政府文艺奖、青海青年文学奖文学之星、全国电力文学大赛单篇作品一等奖等。

猜你喜欢
藏戏格萨尔
古老藏戏新生机
雪民间藏戏艺术团:传颂雪域文化的魅力
记忆之谜
旦增益西的藏戏梦
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萨尔》诞生部的比较研究
《格萨尔》说唱有望实现语音自动识别
近20年藏戏研究文献整理
阿须草原—格萨尔王的故里
《格萨尔王传》传唱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