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儿童适应不良的个案研究

2019-09-10 07:22李静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攻击性姑妈量表

李静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意义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而早期的心理发展决定着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婴幼儿期和儿童期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家庭,家庭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国外的一些心理学家发现成人的一些心理异常与婴幼儿期和儿童期的生长发育环境密切相关。[1]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异家庭越来越多,父母离异儿童已经成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组成部分,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离异家庭儿童的适应性问题更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2]。

本研究选取了情况较为特殊的离异家庭幼儿作为个案,通过了解该个案适应不良的问题表现以及家庭基本情况,分析造成幼儿适应不良的家庭原因,并利用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促进幼儿的适应性成长。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有三种研究方法:

1.观察法

通过和幼儿接触、沟通玩耍,进行为期半个多月的观察,以达到发现幼儿适应不良表现和了解幼儿家庭环境的目的。

2.测验法

采用 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 CBCL)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所以该量表由其表姐(主要教养者)代为填写。通过量表,进一步发现并验证观察结果,并对幼儿适应不良的表现做出一定的判断。

3.访谈法

通过对幼儿的托养者进行访谈,了解幼儿在0~3岁期间的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再通过对幼儿现居住家庭成员的访谈,对比分析幼儿家庭环境转变与适应不良之间的关系。

二、个案幼儿的基本情况

(一)幼儿的基本情况

马××,女,三岁半,幼儿园小班小朋友,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10岁)。幼儿出生后,父母离异,幼儿归父亲抚养,从未进行过哺乳,父亲将其交给熟人(有较为丰富的育儿经验)托养,0~3岁期间用奶粉代替母乳,每个月平均看望孩子2~3次,幼儿母亲3年期间共看望孩子2次,由于幼儿从小没有母亲,所以见到女性就叫“妈妈”。3岁后,父亲将其接回,寄养在幼儿姑妈家,每天看望幼儿,相处时间延长,与幼儿关系较为亲密。另外,幼儿主要由姑妈及其女儿(一名幼儿园保育员)进行教养,表姐与幼儿在同一所幼儿园。

(二)适应不良表现

1.情绪障碍:

(1)情绪不稳定:观察中发现,幼儿容易激惹,易发脾气,哭叫吵闹。只要有人反驳、不顺从她的要求,就会立马哭起来。例如:游戏结束后,姑妈让其把玩具收起来,但她反驳道:“我不要装、不装,放那儿!” 大声呵斥之后,“哇”地大哭起来。姑妈很无奈,于是同意她的做法,此时哭声立即停止。还有一次她说自己赢了,要上芭比学校,自己是芭比公主。表姐挑逗说她不是的时候,她便迅速跳下床,双手揪着自己的头发,同時猛烈地摇头,小跑几步后,蹲在地上,大声哭了起来,并喊道:“你们别再给我生气了!”

(2)过分恐惧:幼儿需要别人常常注意自己。其玩玩具的过程中,时不时地要问身旁的人在干什么,同时在量表测试中也发现这个因子条目是经常发生的。另外,幼儿的表姐在量表中补充写道“怕独处、怕未见过的事物”。在观察过程中,也发现幼儿怕到新环境,有胆小、行为退缩等表现。

(3)神经敏感、易焦虑:在与幼儿表姐访谈过程中得知,她刚被接回来的时候半夜会做噩梦,大概持续了一个星期,每天晚上都必须安抚后才能入睡。后来,在上幼儿园的前一个星期,还会出现类似的状况。

2.行为障碍:

(1)不良习惯性行为:在量表的测查过程中,发现幼儿常常会出现咬指甲、吮吸大拇指的习惯性行为。在观察过程中,也会偶尔看到这些行为,不过并不严重。

(2)攻击性语言与行为: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幼儿会说出具有攻击性的言语。有次,她一个人心满意足地哼着歌,姑妈开玩笑说:“你唱什么呢,不好听。”于是她瞪着她们喊道 :“打死你们,闭嘴!”同时还出现了打表姐、姑妈的攻击性行为。量表的测量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通过把9种行为问题中各个因子所得分除以相应因子条目总分进行统计,呈现以下结果。在各个因子中,幼儿“抑郁”占总因子的34.21%、“社交退缩”占33.33%、“体诉”占13.33%、“分裂强迫”占29.17%、“多动”占33.33%、“性问题”占21.43%、“违纪”占7.14%、“攻击性”占53.85%、“残忍”占31.25%。CBCL量表各因子百分比如图 1所示:

为了进一步对测验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引入常模。由于常模实验量表版本较早,所以仅对因子条目相符的部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攻击性和残忍因子均高于常模水平,表明幼儿攻击性是幼儿最为突出的不良行为。如表 1所示:

从上表可知,幼儿突出表现在攻击性强。调查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发起的主动攻击行为,表现为物品的获取、欺负和控制同伴等;另一种是在受到他人攻击或激惹之后所做出的反应攻击行为,表现为愤怒、发脾气或失去控制等。[3]攻击性行为主要是由外界诱因引起的,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和大众传媒的影响,而且随着自身的成长,诱因在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攻击性行为大都归因为家庭因素。在一项家庭观察分析研究中发现,3~4岁期间,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对儿童进行强制性的良好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成为儿童发脾气甚至产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家庭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原因分析

(一)家庭结构:单亲家庭,依恋关系建立过程中遭到破坏

幼儿一出生父母就离异,并且从未进行过哺乳。0~3岁期间,与幼儿建立依恋关系的是幼儿的托养者。但是在3岁被接走后,这种依恋关系遭到破坏。在与托养者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幼儿在托养家庭的时候活力四射,每天情绪都很饱满,但是一接回去就蔫儿了,没有活力。幼儿的奶奶不想让托养者见孩子,但幼儿不愿意待在姑妈家。托养者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接走后的一个月,她去看望幼儿,临走的时候幼儿哭得很伤心,想跟随托养者回家。走到门口的时候,为了不让幼儿看到她,托养者藏在汽车后面。可是幼儿开始号啕大哭,四处发疯似的找寻。这反映出幼儿出现了严重的分离焦虑。另外,在与其表姐的访谈中得知,幼儿刚被接回来的时候半夜会做噩梦,持续有一周之久。原有依恋关系的打破,导致幼儿安全感缺失。本案例中,原本的单亲家庭就使得幼儿失去了恒久稳定的母子关系,再加上有秩序的生活被打破,安全感严重缺失,便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症。

(二)家庭環境:生活环境的转变幼儿适应困难

这里的家庭环境是狭义的家庭的内部条件和周围环境。通过观察,对比两家生活环境,如表2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幼儿托养前后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托养家庭的内部环境稍差,物品随意摆放使幼儿对物品摆放的秩序感没有建立起来。回到姑妈家后,一时间无法适应,经常出现搞破坏、随意丢弃物品而被骂的情况。其次,托养家庭周边有很多玩伴,受宗教影响较少。回到姑妈家玩伴减少,幼儿原本的交际圈被打破,加之宗教的影响,增加了适应难度。

另外,在与托养者的访谈中了解到幼儿每天的生活轨迹是:夏天早上一般8~10点在楼下玩一会儿,幼儿和别的孩子都能玩在一起。晚上带她出去转转,一般去附近的环城公园。冬天的话一般不出去,让她看一会儿电视。总体而言,玩伴较多,获得直接经验的途径也较多。对比与幼儿表姐的访谈内容发现,幼儿回到姑妈家后,每日的生活轨迹发生转变,外出活动减少,玩伴减少,获得直接经验的机会大幅度降低。

(三)家庭教养方式:教养方式转变适应困难

家庭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对孩子的情绪、情感和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4]

1.托养家庭:

从访谈中得知托养家庭对幼儿不控制、不打骂,她提的要求只要不过分都会满足。例如给她买很多漂亮的裙子、很多玩具等。没有所谓的奖惩,只是规定了她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情。托养者将这种教养定位为放养式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这种不加控制的方式给她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空间,有利于幼儿的自然发展。但是不加节制,基本的顺从就倾向于溺爱。产生的后果就是幼儿始终以自我为中心,霸道任性。

2.姑妈家:

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家庭中除表姐外没有人对幼儿进行惩罚,表姐对其较为严厉,出现打骂幼儿的情况,并且要求幼儿服从。幼儿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但在幼儿园中有较好表现,比较听话、守纪律。幼儿不断地进行反抗,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自我保护。

家庭教养方式的转变使幼儿一时间无法适应,在家中经常会出现紧张和情绪障碍,这加重了幼儿的行为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四、对策建议

(一)建构新的依恋关系,获得安全感

依恋关系是婴儿在与照顾者交互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的一套关于自己和依恋对象的心理表征,是一种情感、认知性结构。随着儿童的成长,影响着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预期、感知、情感、策略、行为以及他人给予的回应和人际关系的性质。由于幼儿原有的依恋关系在三岁的时候被打破,在新环境中适应困难,出现了霸道、极其任性、半夜做噩梦等一系列的不适应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尽快在新的环境(姑妈家)中建构新的依恋关系。获得心理安全对于幼儿是至关重要的,给予爱不等同于获得安全感。教养者要对幼儿的情感需要具有敏感性,尤其是当孩子出现情绪激动、半夜做噩梦等反常行为时,积极地给予情感支撑,建立安全型依恋。

(二)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矫正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问题突出,要解决的最佳途径是通过个体素质的完善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来实现。在该家庭系统中,教养者经常采用惩罚来压制和阻止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但这种被动的方式并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反而对幼儿造成了压迫感和紧张感,并且还使得安全型依恋迟迟无法建立起来。因此,需尽快转变被动的方式,积极鼓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尤其要关注幼儿的同伴交往,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其与小伙伴玩耍、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幼儿表现出的良好行为进行表扬,进行正强化并使之固定。

(三)改善教养方式,适应家庭生活

首先,要保持养育者和幼儿稳定的抚养关系。不能再次更换主要抚养者,以免引起幼儿的不安和焦虑。儿童的认识过程,是从感觉到思维一个不间断并逐步深入的过程。但由于幼儿养育者的变更,导致幼儿从“妈妈”形象的感知到“妈妈”概念的认知思维活动的过程出现混乱,直至今日依然没有固定的“妈妈”,甚至时常出现把身边的女性都叫“妈妈”的情况。其次,对教养方式进行改善。放宽对幼儿各方面的限制,创设相对宽松民主的氛围。“蹲下身”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进行积极的家庭成员互动。家庭成员态度一致,教育统一。本个案家庭中表姐的教养态度较为严格,而其他成年人的态度宽松自由,导致了幼儿两面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谭英,崔伊薇,胡虞志.儿童行为问题与早期家庭生活环境关系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8,(1).

[2]王永丽,俞国良.离异家庭儿童的适应性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5,(3).

[3]詹方方.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7).

[4]周晓平.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2013,(1).

猜你喜欢
攻击性姑妈量表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月季花儿开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维码
动物也秒懂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心略大于整个宇宙
大学生运动员自尊与自我控制及攻击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