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金梅
摘要:大学生人格内涵在性格和社会道德品质方面的完善,可以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促进,但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存在的问题仍亟待解决。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体育教学实践为中心,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科学规范现阶段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培养出适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新型体育人才。
关键词:高校体育;改革;发展;新形势
高等院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的体育改革,培养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各类高校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是大学体育的核心。要着眼于高校体育发展这一层面,通过老师的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核心素养,通过全方位的体育实践教学促进高校体育的积极发展。
一、改革过程中对于老师教学的要求
(一)让素质教育核心理念得以贯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单一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在对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在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的前提下,促进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发展,让学生“德智体”得到全方面的发展[1]。高校的体育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要在了解不同阶段学生基本情况之后,通过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有差别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比如:要让多元化的高校体育教学课堂组织形式得以建立,使身体素质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提升原有的体育能力,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体育能力的进步。
(二)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得以改革
实施分层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在给学生传递体育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对于体育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丰富学生的体育认知系统,积极促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比如:可以采用理论课和技术课相结合的方式来上课,树立学生正确对待体育的意识;可以让学生适度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加体育课的比重,满足不同学生对于体育的需求,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让学生正确看待体育,从而主动学习体育;可以合理借助新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多学生对于知识的接触层面,改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弊端,让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合理的激发。
(三)让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只注重老师的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发展情况,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老师要注重采取开放的体育课堂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所学内容,此外,老师要注重和学生角色的转变,要采取开放的科学教育思想,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单纯的传授知识。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和学生积极互动,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遇到的难题,关心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情况,使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使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性得到激发。
二、改革过程中对于学校的要求
(一)让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得以提升
学校方面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轻松和愉悦的学习氛围,营造具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可以享受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促進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比如:可以在学校里张贴关于体育的条幅和标语,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体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学习体育。
(二)让高校师资队伍素质得以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和推进,老师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主题地位得到肯定,老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决定了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情况,这就要求学校注重对于复合型体育教师的培养,在高效率完成原有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有足够时间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2]。比如:学习可以在不断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下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师业务水平,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帮助老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前提下,培养出符合现阶段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让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得以转变
教学结果使对老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基本了解,可以促进老师改进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教学目标情况的全面、科学和准确的评价可以通过教学评价体系来实现[3]。但是传统的高校教学评价体系往往忽视对于学生全面能力的考察情况,仅仅依据学习成绩就断定了学生的所有努力,要让高校新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加到最后成绩的考核中去。比如:全面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达标情况和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知识的了解水平,结合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让学生从评价结果中找到了解到自己的短处,明确自己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发挥教学评价体系的真正目的。
三、结束语
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时代,专业知识的培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要在符合高校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建立符合现阶段潮流的高校教育体系。要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倡导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适应发展趋势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进国.新形势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J].体育学刊,2016,23 (2):98-101.
[2]孙杰.高校体育改革背景下的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 (4):40-41.
[3]王樱桃,梁旭鹏,窦丹,等.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 (31):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