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代佛教传播过程中佛经插图变化

2019-09-10 20:25王斯也丰硕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佛教

王斯也 丰硕

摘 要:本文以中国古代的佛经插画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变化条件与内容进行分析。从时间轴线的变化条件中,从汉唐、宋元、明清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说明各自时期的佛经插图变化,为相关研究提供参阅材料。

关键词:宗教传播;佛教;佛经插画

引言

佛教并非为我国的本土宗教,但却对我国历史文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佛教在我国传播的过程中,佛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进行文化输送的重要形式。同时,在佛经的内容中,文字与插图同样重要,可在有形的图像中,使空洞的佛经产生更加具体的感官体验,优化其影响效果。

一、汉唐时期佛经与神像的结合

宗教的传播与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在适应被传播地区整治经济文化的同时,形成独特的应用内容,以此保证自身的发展条件。由此,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通过对黄老之术与道家思想的融合,逐渐渗透在我国的文化环境体系内,并不断的笼络民间的劳苦大众。将自身的宗教思想,转化为思想形式,通过佛经中的图像插图,使佛教系统中的神像成为一种符号,借此扩大自身在民间的影响力水平。

同时,在宣传教义的过程中,将“生死轮回”的善恶體系与生命周期进行演化,在构建自身逻辑系统的同时,宣传向善的教化内容。由此,保证了统治阶级对于佛教内容的青睐,使其在政治环境中,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条件。尤其在李唐时代,佛教的发展地位得到政治统治者的高度认同,佛学理念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在这一时期,各个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宗派,在“山山有宝刹、处处现灵光”的社会环境中,使佛教收获了大量的信徒。也正是在这一社会环境中,佛教的僧侣教众,都积极的摘抄佛经、绘制佛像,并将这种行为视作一种“功德”。同时,也会将自己的扩散内容作为衡量虔诚水平的指标。

当书籍产生之后,插画就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自身的价值作用。尤其在内容的说明与情感的传达上,会将这种思想化的内容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效果。然而,在这一阶段的佛经中,由于形成条件较为原始,且在影响力水平上正处于扩大的增长的阶段。因此,在佛经图像的内容上,主要以佛陀的插图为主,并在艺术形式上,展现出了一定的规范化条件。通过卷首插图的形式,对佛像进行描绘,并在彩色绘制的过程中,提升图像内容观赏效果。另外,在传播形式上,这种佛教的形象绘制,也不仅仅集中在佛经插画中,也会通过专门的图像绘制,在壁画、浮雕等形式中,产生系统化的图像内容,以此保证佛教教义的传播。

二、宋元时期的版画插图

宋元时代的四百年历史中,不仅在呈现出了文化的辉煌,也表现出了时局的动荡。而从文化与技术角度,这一时期的雕版印刷技术,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续的技术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当宋朝统治者终结五代十国的纷繁战乱之后,更加明显的强调文明教化的重要性,通过政治策略的拉动,构筑起了繁荣的经济环境。由此,宋代的文化事业发展,也呈现出了兴盛的态势。

作为重要宗教类型的佛教,也得到了统治者的扶持。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形成了更加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内容上,也将宗教内容中的神圣感在佛经插画的回执中展现出来。例如,在《大随求陀罗尼轮曼陀罗》中,将佛像放置在佛经的中心位置,在其周围绘制了浮动的佛经,以此增加佛经内容的神圣感,并使通过画面的展示,使佛教教义的传达更加真切。而在内容绘制中,为了补充内容,还会在页面的四周,绘制镶嵌有花边的相框,以此保证构图结构的完整性。

而元代的统治者,更加重视对于工匠的保护,在战争时期,就着手于人才的控制。在完成统一的经济复苏阶段,在民间建设了大量的书院,在发展文化的同时,使插画绘制也得到了一定的成长。而在这一阶段的插画绘制中,受到北方游牧文化的影响,在插画形式上,更多的体现出了简洁的形式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耶律楚材领衔编制的《玄风庆会图》,在塑造众多人物形象与复杂背景的同时,保持了北方的画作风格,形成了特异性的艺术形式。另外,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发展出了连续性的插画内容[2]。例如,在《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中,总共收录了五十四幅插画,在一张“佛国禅师”的画像引导下,对通过故事性的叠加,将善财童子的“修善法门”进行描绘,以此形成系统性的内容说明。

三、明清时期社会阶层异构影响

明清时代,是我国封建文化历史发展的巅峰,在五百年跨度的历史周期中,古代出版印刷技术也发展到了巅峰状态。同时,由于商业经济萌芽的产生,在社会结构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市民经济的影响条件下,以文化内容为载体的小说,也在雕版印刷技术的影响下,实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在插图内容上,在借鉴以往佛经插画的同时,形成了新的信息展示形式。不仅在内容上大大的提高了阅读乐趣,其中的艺术性特征也显露出来,并在不断的优化调整中,形成了独立的艺术价值。

例如,在明清的调版印刷技术中,由于明代统治者朱元璋对于佛教的推崇,在官方出版的《洪武南藏》中,专门绘制了配套的《玄奘法师译经图》,成为了明代时期的佛经插图典型代表。明代中期,由于社会的发展的推进,使得大量的农民破产,在加快劳动力流转的同时,也为使得市民阶级逐渐兴起,小说、戏曲等市民文化,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而此时的佛经插画,也出现了“绘像”、“绣像”、“出像”等多种形式。

另外,在明代后期,受到“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在佛经插画的绘制中,也借鉴并吸收了西方铜制排版绘画的技巧,出现了以西方总价题材为内容的版画。而在发展条件上,清代的插画绘制,也在内容上更加贴近京城的城市化生活环境,在绘制民生百态的同时,完成自身内容的发展。例如,有清朝内务府刊印的《万寿盛典》中,通过148页图画,全面的呈现了康熙皇帝60寿辰时京城盛况,尤其在民间生活状态的展示上,构成了重要的历史性资料与文献。

总结:综上,佛经中的插画,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程度社会结构的影响中,佛经中的插画内容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但在功能作用上,插画都是连接佛经内容与读者思想的关键,可以在补充想象力的同时,优化佛经的理解效果,提高佛经的传播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娅妮.丝绸之路背景下雕版印刷与图文传播的作用研究[J].出版广角,2019(06):76-78.

[2]张开媛.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汉地佛教发展与当代启示[J].邯郸学院学报,2019,29(01):97-103.

猜你喜欢
佛教
佛教艺术
浅谈泰国佛教
专心致志(大家拍世界)
佛教造像
并蒂莲华
中西的绘画与雕塑
看中国·在浙江
美国佛教的传播经验
中国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与发展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