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花
摘 要: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十分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引入体育游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研究的不断深化,现阶段的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是学校各科教师都在探讨的热门话题。小学体育作为一门对学生身心发展都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学科,理应顺应时代潮流,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体育成为学生想学、愿学、会学的课程。
一、教学形式游戏化,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有效教学的首要因素是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这一时期的学生意识形态主要以玩乐心理占主导,因此,对于体育项目的教学,我们应当将其进行游戏化的创设,以此来对课堂进行教学。而体育项目的教学就其本身性质而言,对于游戏化的创设也具备非常大的优势,这一优势的利用,能够在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促使浓厚学习氛围的形成。
例如,在进行“小篮球”教学时,对于“傳接球”技术的教学,笔者便借助将其游戏化的形式,对课堂进行了构建。如:对于“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笔者则组织学生首先分成两列队伍面对面站立,游戏的规则设定也十分简单易于小学生掌握,即传球的一方在向对面学生进行传球时不作出提前通知,在规则的运用传球动作要领的前提下随机传球,而接球的一方则必须做出瞬间反应,并作出规范的接球动作要领进行准确接球。这一游戏的设定,大大的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课堂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既有利于学生全心贯注的投入与学习当中,同时还能有效锻炼学生对于“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运用熟练程度和良好的反应能力,为课堂有效教学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二、通过掷球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度
在当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热情不足,导致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但是一些体育教学项目又是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就应转变教学方法,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进行实施,最终有效提升参与度。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投掷教学一项具有实用性的技能,也是很多运动项目的基础,但相对乏味,在教学过程中会致使学生缺乏积极性,所以,在小学体育中的投掷教学要融入趣味性,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投掷训练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投掷”教学时,由于这节课的主要授课目标是发展学生投掷活动的能力,学会各种投掷的方法,同时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团队意识,而为了进一步达成这节课的授课目标,也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笔者组织开展了“掷球过网”。具体而言,笔者带领学生来到挂网的排球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首先介绍有游戏规则,笔者告诉学生:“两组进行对抗,每队拿一个球,发令后一起投球过网,随后,两队任何队员都可以随接随投,关键在于要尽快投向对方场地,若两球同时落在一方场地,则对方得一分,先得10分的一队为获胜一方”,这时,学生嫩逐渐明白游戏规则,都非常积极,都想尽快参与到游戏中来。如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三、借助竞赛的游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本身就是一项具有竞技色彩的运动项目,所以说,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在一系列的竞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因为竞赛活动是开发学生潜力,引导学生合作互助、实践探究的最佳方式,所以说,当每个学生都养成集体意识之后,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潜力,平衡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效提升自身体育素养。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与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合作交流、互相帮助,在高效完成竞赛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样一来,学生更加能够针对竞赛内容制定针对性的合作竞赛策略,高效融入与积极参与。
例如,在进行“接力跑”教学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笔者在体育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了比赛,借助这种竞赛模式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运动潜力。首先,在笔者为学生介绍竞赛规则之后,笔者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接力跑。这时,笔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让学生进行合理分工以便让自己的小组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笔者统一为学生讲授了如何以更短的时间进行接棒,为学生介绍“下压式交接棒”的具体动作要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在此基础上,开展正式比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小学体育课程趣味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发挥自身智慧、丰富游戏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高明丽.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77.
[2]许良.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