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班主任老师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在家校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班主任工作既要和家长密切沟通,及时联系,还要保证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连续性。而家访正是做好这种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如何使家访形式和家访内容适应新形势,则成为班主任老师在教育活动中探究的新课题。
密切家校联系,探究家访形式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协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家庭是人生第一个启蒙学校,家长是人生的第一个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情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子女本人,而且能通过学生影响整个班级的思想品德和其他工作的开展。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当经常到学生家里去走访,协调好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记得一个周末,按照我和学生家长的约定,我来到一名学生家中家访。当我走进村庄按照学生的提示来到这名学生家附近时,恰巧有一群妇女们在路口聊天。当我走向前向她们询问哪一家是我班学生的宅院时,这名学生家长正好从一座院落中走出来迎接我。我便和家长寒暄着向他们家走去,但背后妇女们的议论也传到了我们的耳廓:原来是老师来了,准是她家孩子又惹事了;平时看这个孩子挺老实的,原来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啊,还让老师操心……
我发现,不仅是这次我听到了大家的议论,几乎每次我走访一个学生家庭时,只要在村口、楼道口遇到老百姓,他们都会有这樣的议论。在大家的心目中,只有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学校的老师才会家访。这次家访后, 我就琢磨如何纠正大家的习惯思维,不能再让老百姓主观上感觉老师家访就是学生犯错了,老师家访就是向家长告状来了。
终于,我找到了解决的途径:现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很多,每次活动后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都要对开展的专项活动做总结,还要发放奖状或者证书以及奖品等。学校每次召开完表彰会后,我就把学生的证书和奖状都暂时集中到我手中保管着,然后把获奖学生名单综合在一起打印成五颜六色的宣传单,再去家访时,我就先去那些获得了奖状、奖品的孩子家里去家访。这样,当我走到学生家门口时,学生家的街坊四邻看到老师手里拿着奖状、喜报甚至还有奖品,再加上老师略带夸张地大声宣传孩子取得的成绩,学生家长和街坊们的态度可就不一样了。每当这时,孩子家长会高兴地笑得合不拢嘴。家访形式的小变化,使我走出了以往家访时的尴尬氛围。这种其乐融融的场面让我沉浸在家访的愉悦氛围中,也体会到了家长对老师这种家访形式的由衷感激,甚至感受到了老百姓对老师家访的认可。
强化家校沟通,丰富家访内容
学校和家庭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能够保持一致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我的教育过程中,我始终在坚持进行家访,而且家访的目的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第一,了解孩子,拉近与学生感情上的距离,使学生愿意与你亲近;第二,了解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氛围,向家长传递沟通与交流的信息。我家访的内容除了了解性家访、 目的性家访外,大部分都是沟通性家访。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家访是班主任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老师工作的信任与配合。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晚自习课,大多数学生都在默默学习,我在教室里巡视着。恰巧发现一名男生正在玩弄手机,专注得可以说如入无人之境。我随意看了一眼屏幕,感觉是一份爱情短信,也没再继续翻看。晚自习后我没有和他提及此事,也想故意吊吊他的胃口,给他一点小惩罚。
第二天早读,一封信躺在讲台上,是给我的,信中满是那名男生道歉的话。大课间时他又主动向我承认错误。看他如坐针毡又满心诚意的样子,放晚学时我约他谈话。我首先肯定了他对这件事有了认识,赞许他在事发时没有莽撞,给了我们彼此冷却下来平静处理这件事的机会;同时还检讨自己平时对他关心不够,师生之间缺少交流;没能在他自制力不强的时候及时监督提醒他避免犯错误。连续几次诚心的谈话,终于让这名男生吐露了心声:这是他和另一个班的一名女生的短信往来。我还了解到该男生父母常年不在家外出经商,学生平时住校,放假就跟着爷爷奶奶过,缺少交流的他内心变得孤独。小学初中成绩还好,而进入高中放松了自己,成绩差了,感觉老师都不关心他,身边缺少朋友。人活着总是要有精神寄托的,而他的寄托则是他的所谓的“爱情”。
我尽量理解他,也尝试多种方法帮助他尽快走出迷途。他的变化从向我讨教学习化学的方法开始。但他毕竟意志力不强,学习的状态时好时坏,成绩不太稳定。在帮助他的过程中,我们聊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谈学习的重要性,谈他未来的生活,还谈到现在恋爱的弊处,拿出一些身边及自己上高中的例子,晓之以理;同时,我也把谈话的对象扩大到那名女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我特别留意这两位学生,发现他们的学习态度不断转变,学习成绩慢慢提高。我相信他们能够走出这段插曲,走进新的生活。
用心去感化和沟通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构建老师与学生和学生家长关系的金钥匙。所以我一直坚持着用心去与学生沟通,与学生家长沟通,用心智开心锁,用心爱育心灵,在家访的形式与内容上不断创新和发展,让自己的教育理念适应社会发展和家长的观念。
(作者单位: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