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现代教育技术 突破数学核心知识

2019-09-10 07:22梁汉强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核心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中学数学

梁汉强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核心知识的突破。笔者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在文章中简略地分析了教师如何在“教”导“学”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核心知识的突破,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形成数学思想。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核心知识

随着“互联网+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有一到两个核心知识。所谓核心知识,是指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具有明确要求的、结构性的知识,是被广泛运用的、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提高和迁移能力强的基础知识,而某些知识间的联系正是以这个“核心”点来进行辐射的知识。它们在数学课程和教材中处于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具有内在的逻辑连贯性和一致性。现代教育技术使得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结果的教育得到更好的结合,使得数学情感与数学理性思维教育得到有机融合,为核心知识的突破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一、巧设教学情境,导出核心知识

布鲁纳特别强调:“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情境是指对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产生影响的各种情况,既包括学生内部的情况,也包括学生外部的情况。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让他们积极投入到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课堂学习中。而教学情境的种类非常丰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在初中数学北师大版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

情境一:在八年级“数怎么又不够用了”的教学中,把两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拼出一个大的正方形,让学生感受到有理数不够用,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动画演示过程。大部分学生很想知道拼凑的过程,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最后观看动画演示过程。(学生通过动画演示过程理解了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制作过程,并激起了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

情境二:在七年级“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用多媒体播放儿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一声“扑通”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两声“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三声“扑通”跳下水;

……

如果一直这么数下去,那么一辈子都数不完。能不能用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表示我们学过的数呢?(用音乐的方法导入新课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导入新课学习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乐趣)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器,它能支配内在的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始安排一些与本节课所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情境,既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又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设计环环相扣,解析核心知识

认知心理学认为各种认知活动之间是相互作用、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教师要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环节来让学生更好地消化新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灵活地呈现知识的获取过程,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如在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中,笔者是利用几何画板来讲解的。

问题一:对折一张纸,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将相等的一组边重合拼成一个四边形,你能拼出什么图形?(用几何画板演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然后演示学生拼出的各种不同的图形)

问题二:其中有平行四边形吗?(最后将几何画板重新定格在拼出的平行四边形上,并引出平行四边形及相关概念)

问题三:你拼出的平行四边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你是如何得到这些相等的線段或角的?(在讲解时把两个三角形分开,把相等的因素重叠在一起,这就意味着它们相等)

问题四: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是否都可以由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接而成?(可以在几何画板上任意画出几个平行四边形来验证结论)

问题五:你能对其中一个三角形通过适当的变化而得到另一个三角形吗?(演示变换的过程,并同时引导学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师在讲解新课时,利用几何画板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了教学内容,学生的参与和亲自动手操作,枯燥的内容变成了具体的图形,新学的概念和性质也变得通俗易懂,这节课的核心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突破。

三、鼓励人人参与,渗透核心知识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认为:人一般可以记住阅读内容的5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的内容的70%。多媒体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功能,创设出各种教学内容,这些是传统教学教具和语言无法企及的。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更明显。

如情景一:在七年级“从不同的方向看”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借助多媒体技术摆出不同的几何体,然后让其他学生画出这些几何体的三视图,最后经过旋转证实结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来创设题目,比如给出一个主视图,让学生思考有多少种满足条件的几何体等等。(用多媒体手段把静止的图形变成运动的,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产生灵感和顿悟)

情景二:在七年级“转盘游戏”和“谁转出的‘四位数’大”的教学中,利用flash制作转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其中,在“比较四位数大小”的环节,设置比赛制度,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小组之间合作交流,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有些数学问题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做一做”,才容易洞察它的内在联系,发现其解决的思路。

四、着重举一反三,巩固核心知识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解数学问题是学习、研究、应用数学的重要环节与基本途径。在数学心理学中,思维被看成是解题活动,虽然思维并非总等同于解题过程,但数学思维形成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题来实现的。多媒体具有其他教学媒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动画演示题目、详细剖析习题答案等等。利用它的优点,教师可以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五、动静交互结合,拓展核心知识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思维能力就是其中最关键的素养之一。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肩负着教授给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的重任。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思想训练,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多媒体教学方式形象具体、操作简单,且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和可控性,能够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九年级“二次函数图象”的学习中,在讨论二次函数y=ax2+bx+c(a≠0)或y=a(x+h)2+k(a≠0)中,二次函数图象与常量a、b、c、h、k之间的关系可以方便地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动态的二次函数图象,充分展示图象之间的关系,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找准课堂教学的着力点,真正把握数学核心知识,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验探索知识的过程,弄清知识的内涵、外延和各个阶段的呈现形式以及变式与联系,领悟它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形成学生自己的数学理解力。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展示教学过程,而不是整堂课都在进行“展示”,否则会适得其反,不利于核心知识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明,袁斌,田琴艳著.21世纪师范院校计算机实用技术规划教材: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史万春.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作用[N].学知报,2010-11-08.

[4]乔瑞祯.在新课改中如何学好初中数学[N].学知报,2010-09-06.

猜你喜欢
核心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中学数学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基于“学”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基于文章本质,让语文教学明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