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 朱俊德
【摘要】:目的:观察拜阿司匹林肠溶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录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总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40例。观察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比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总体治愈效果为90%高于观察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总体治愈效果为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等相关情况,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治愈效果,相对于其他药剂,其总体治疗率较高,具有很好的医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相关推广。
【关键词】:人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可逆性的神经功能障礙疾病[1]。该病的发作原因一般是颈动脉以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因发生短暂性供血不足所导致,从而引起局部局灶性脑缺血[2]。其特点是发病迅速而短暂,一般发病时间持续数分钟至几十分分钟,严重患者则达到数个小时。根据相关临床经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通常在三十分钟内恢复是,超过两个小时则产生轻微神经功能缺损。为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录并采取相关不同手段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0例,分析治疗结果,观察拜阿司匹林肠溶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录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总计80例。在进行治疗之前,所有本次研究治疗的患者,均已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已排除其他产生干扰的情况。本次研究已经申报给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相关患者及其家属也均收到知情通知书,并全部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随后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人数为40例。观察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男性有22例,女性有18例,年龄40至75岁,平均年龄(60.73±5.29)岁。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男性为23名,女性为17名,年龄43岁到73岁,平均年龄(61.85±4.17)岁。根据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性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治疗以前后总计14d为1个治疗疗程,所有患者均要求连续治疗1个疗程,且在治疗期间停用并禁止各类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等相关医疗药物。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由医药生产厂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35020299)。服药方式:口服,每次1片,每天3次,饭前服用。
观察组: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由意大利医药生产厂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J20130078)。服药方式:口服,每次1片,每天1次,早产前服用。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主要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三种。治愈:患者各类眩晕症状基本消失且无复发等相关症状;有效:有关眩晕症状只能减轻,但不能消失,眩晕发作次数由明显改善,对比较治疗以前减少一半以上;无效:各类相关眩晕症状不存在改善和消失等情况;也包括患者眩晕感加重,发病发作次数增加。总体有效率 =(治愈率 + 有效率)/ 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版,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百(%)表示,采用X2检验,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时,以P<0.05表达。
2、结果
2.1观察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总体治愈效果为90%高于观察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总体治愈效果为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般易发于年老年患者中,且男性多发于女性,发病前无任何可观察的征兆,发病时机较为突然[3]。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治疗,很容易会因患者自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导致脑梗死,从而使得患者出现残疾,病情严重则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并缓解,则至关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总体治愈效果为90%高于观察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总体治愈效果为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明显有效的改善患者各类有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治愈效果。由于本次研究仓促,且样本较少,还有待进一步挖掘该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相关应用,因此本次研究可以在类似临床工作中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高鹏举,王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J].药物评价研究,2017,40(3):361-364.
【2】赵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8):27-29.
【3】马玲,梁伟,申小茜,等.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8):86-88.
作者简介:谢明,男,硕士研究生,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通讯作者:朱俊德,男,贵州医科大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jdzhu7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