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全国住房公积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缴存单位和职工可以足不出户完成住房公积金信息查询、政策解读以及业务办理,大大提升了住房公积金的办事效率。本文主要阐述了本人在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互联网+公积金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03-0180-03
Discussion on Building Comprehensive Service Platform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ZHU Kai
(Xuzhou Housing Provident Fund Management Center,Xuzhou 221006,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and build a comprehensive service platform of the housing accumulation fund. Through this platform,company and employees can complete the information inquiry,policy interpretation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without leaving home,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my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service platform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Keywords:housing provident fund;comprehensive service platform;internet plus provident fund
1 住房公積金综合服务平台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尤其是基于4G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民众对公积金业务全面互联网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公积金+互联网”产品越来越成为各个中心当前工作的要点。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
2014年住建部颁布了《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标准》统一了数据结构和结算平台,为全国住房公积金实现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2015年9月3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切实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快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改造升级信息系统。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根据政策调整和流程优化的需要,加快改造升级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集12329服务热线、12329短信、微信、手机APP、网上业务大厅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办理网上业务,为缴存职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1.1 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目标
依据《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导则》,以“互联网+”为导向,以移动终端为主要载体,拓展服务渠道,为住房公积金中心提供功能齐全、安全便捷、服务高效、公众满意的互联网服务,提供业务办理、信息查询、信息发布和互动交流等服务功能。
统一整合缴存职工、缴存单位、借款人、结算银行、房产开发企业等客户资源作为服务对象,建设住房公积金门户网站、网上业务大厅、12329服务热线、12329短信、微信、手机APP、自助服务终端、微博等服务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
1.2 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原则
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设计和建设,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经济适用性:根据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特征,以高频、简单业务线上自助办理为重点,整合现有资源,合理投入,以满足住房公积金互联网服务的发展需要。
稳定可靠性:选用的产品和技术稳定可靠,系统配置和运行管理等环节有严格保障措施,确保系统稳定运转、业务正常开展。
安全性:安全保障措施完备,业务处理机制稳妥,在为用户提供远程自助办理手段的同时,有效控制技术风险,保证资金和信息安全。
2 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2.1 系统架构
如图1所示,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围绕着八大渠道进行建立,系统架构主要分为互联网区域与公积金业务核心区域。核心业务区主要承担着数据交换,业务的流程分配,而互联网区域主要负责前端业务的开展,两大区域间通过一整套安全的数据交换平台进行交互,保证业务顺利开展的同时也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
2.2 网络架构
如图2所示,整个网络系统的架设是通过两道防火墙将业务区域划分为三道。
最外层为是Internet区(非授信区),八大渠道访问公积金中心的基本方式,均采用HTTPS进行加密流量传输,保证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安全。
中间层级为渠道服务平台,当八大渠道的业务请求访问都聚到服务平台时,会被服务器集群拦截掉并将服务转向查询缓存服务器集群,如未命中缓存,则将流量转入第三区域,公积金内部业务数据区,并返回最终请求,同时一切请求都将被记录在大数据分析中心中,以便未来进行业务智能分析。
内网业务区为公积金现在内部网络,其中数据交换层均置于内网区,并根据客户访问量的大小,自由选择服务前置机、服务提供等是否为集群式搭建。并且采用读写分离、双数据库设计的方式来保护主要业务数据库不会因来自互联网八大渠道的访问而导致处理缓慢乃至宕机的风险。
2.3 数据库方案
通过对现有的内部信息系统及更多的互联网业务进行分析,可知数据库更多的压力来源于对数据库的查询操作,随着住房公积金互联网业务不断扩展,数据量不断增加,尤其是互联网访问用户爆炸性增加,会加大数据库的压力,对数据库硬件环境及数据库SQL的优化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读写分离的策略来改变现状。
简单来说,读写分离就是把对数据库读和写的操作分开,使其对应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这样能有效地减轻业务数据库压力。主数据库提供写操作,从数据库提供读操作,其实在很多系统中,主要使用读的操作。当主数据库进行写操作时,数据要同步到从的数据库,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
2.4 前端架构
前端架构采用CSS3/HTML5框架Bootstrap作为页面设计基础框架,同时开发了基于jQuery作为页面DOM处理和数据交互的基础框架和jQuery-validation作为数据验证的基础框架的ShenyueJs前端开发组件,从而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
3 综合服务管理及数据交换平台
如图3所示,公积金中心渠道服务建设统一的数据通信交换平台,所有对外的渠道服务接口(网厅、APP业务等)全部需要通过综合服务平台连接到中心内网的数据交互平臺与中心业务数据进行交互,部署在外网中的各个渠道服务不直接访问公积金业务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只允许在平台配置中心所注册的渠道服务进行连接与调用。平台配置中心具有对服务请求流量与访问量等属性的阀值控制,通过渠道服务平台验证过的服务请求将通过HTTPS协议调用内网中的数据交换服务平台对业务数据进行访问。
根据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中数据交互的访问数据要求,从技术平台主要划分为四个子应用。
3.1 平台配置中心(外网)
根据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中数据交互的访问数据要求,配置中心主要负责渠道的接入、注册、权限、访问控制等相关功能。对各个渠道的接入服务的IP地址、证书、服务编号、访问阀值等相关配置进行注册与绑定。只有经过注册绑定并确认的服务渠道才可以进行渠道服务访问,未注册绑定的服务渠道会被认为非法访问。
3.2 日志监控分析(内网)
根据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中数据交互的访问数据要求,日志分析监控基于开源ELK(Elastic Search、Logstach、Kibana)专业大数据日志分析框架,主要负责从前置Web服务器中渠道访问日志文件进行收集、分析、展现等工作。
3.3 平台运维监控(外网)
根据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中数据交互的访问数据要求,平台运维监控基于开源的运维管理平台Zabbix,主要负责对内网集群中各渠道服务节点中的服务器运行负载进行监控与预警。
3.4 平台服务监控(内网)
根据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中数据交互的访问数据要求与各渠道平台中关于服务治理、服务监控、服务注册、服务动态上下线等特性,数据交互平台将启用服务注册中心为双方提供数据交互保障与软负载均衡机制。
3.5 数据缓存
各渠道服务接口通过在平台配置中心绑定后进行服务的调用与访问,频繁地访问热点业务数据是一项费时的操作,对数据交互平台与服务接口会产生较大的访问压力。将某些业务中首次响应的业务结果数据缓存到缓存服务器集群中,渠道服务接口再次请求这些数据时,平台直接从缓存服务器中提取,减少了双方系统调用的网络与数据库的开销。提高数据交互平台的响应效率与并发性能。
3.6 部署方案
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安全通信方面以OpenSSL开源安全证书管理为双方通讯进行非对称密钥生成。所有通讯采用基于REST HTTPS进行通信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各渠道通过外网防火墙访问Web服务器。服务根据请求的参数与类型自动根据配置中心的服务配置对服务请求进行必要的转发与拦截。交换平台前置机自动根据后端服务注册服务集群的配置对后端数据库进行调用与返回。返回的响应结果根据请求的要求自动缓存至外网区的缓存服务器中。具体系统部署方案见图4。
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真正实现了三个转变,既从线下到线上、从被动到主动、从人工到智能,通过多样性的办理渠道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的需求。线上业务的覆盖弥补了线下办理时间的限制,基本可以做到24小时全时段办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不断钻研相关信息技术,将所学的知识投入到公积金信息建设方面,把人性化的服务融入到公积金业务服务的全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 邓书礼.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的对策 [J].纳税,2017(35):23.
[2] 谢雯.大数据开启“智慧住房公积金”的时代转型 [J].中国房地产,2017(7):77-79.
[3] 卢海,周翔.基于大数据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与服务创新探索 [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8(1):23-26.
[4] 谭臻尧.住房公积金管理实践与创新 [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 [C].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0:5.
作者简介:朱凯(1984-),男,汉族,江苏徐州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级职称,硕士,从事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维护、建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