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9-09-10 07:22:44彭莹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

彭莹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拥有良好的民族音乐环境和丰富的音乐实践,这些可以作为不同课程和不同学习方法的资源。在这里,音乐实践有时比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结构特征以及传承方式的口头特征,音乐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通过实践打通横挡于课堂教育与传统音乐资源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活生生动态的音乐实践中去全面了解、感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我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表达的音乐内容也丰富多彩。但是中国民族乐器目前在人群中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如西洋乐器。利用中国民族乐器学习成本低等特点,在中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应用,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民族音乐的美,能够为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形成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民族乐器;器乐演奏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器乐的资源十分丰富。中国同样也是一个音乐、戏曲大国,地方性的音乐艺术形式的数量以万计。这些音乐形式的演奏,基本上都要依靠民族器乐。教育部新型课程改革要求音乐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和音乐认知的教育,对初中阶段的学生,鼓励学习多种风格的音乐。目前民族乐器有着学习成本低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在中学课堂中加入民族乐器的教学有许多益处,所以,很多中学教师都会考虑将民族乐器融入音乐的教学。

1 民族器乐在中学音乐教学当中的作用

1.1 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意识

在新型课程改革以前,中国音乐教育在乐种的研习、音乐教育的开展与进行上,均出现了“西方大于本土”的现象。这种思想从20 世纪初中国学习西方音乐的思潮开始,随着萧友梅等人“全盘”西化的音乐思想的传播,逐步对群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才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片面思想,且在民众中普遍存在,也造成了学生思想中传统音乐意识和民族音乐认知的缺失。将民族乐器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民族乐器的知识,不仅能丰富初中生的日常生活,让其感受到多元化的审美教育,更能够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时代在发展和变化,在其他国家对我国不断地文化入侵的情况下,当代的初中生受到了“哈韩文化”“嘻哈文化”等多种外来文化深深地影响。如果任其发展, 最终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同时,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2018 年,我国对国内的传统音乐、戏剧和其他艺术形式进行了统计, 从2012 年以来,我国已经失传了349 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果任其发展,这样的数字会更多。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为使用民族乐器伴奏,将民族乐器的学习纳入中学音乐的课堂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可以从根源上解决传统艺术形式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更是我国增强“文化自信”的根本需求。不仅如此,民族乐器进入课堂,也是我国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我国教学改革强调学生可以分组研讨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而经过多种搭配的民族乐器可以组合成多种民族乐队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充分地完成音乐实践活动,将民族乐器的功能真正地发挥出来。这样不仅对学生有极大的实践意义,也能完成对学生审美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

1.2 民族乐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中学的音乐教材会让学生赏析各种传统乐器的独奏和民族器乐的合奏,但是中学生并未对这些乐器产生关注度。因此想让学生接受这些乐器,光是通过 PPT 讲授和课本上的内容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有趣的历史故事等方式进行导入,同时让学生亲身感受乐器的魅力,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高度参与,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如笔者在教导学生学习古筝乐曲时,下起了大雨, 笔者便让学生现场演奏了一曲《战台风》,通过室外的天气和学生演奏的古筝曲目,引出古筝这一民族乐器, 让学生对古筝的印象更加深刻,让乐器情景化、审美化, 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古筝在演奏音乐时的情感表达,有利于学生对民族乐器兴趣的提升。

当然,这样的方法不是对每一个学生都奏效的,“西大于中”的观念在许多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有些学生更加喜欢当下流行的“宅文化”“动漫文化”“中二文化”等等。对于这些思维,笔者通过播放影片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影响。在当下学生喜欢的电影类型中,笔者找到了关于中西管弦乐团现场对决的视频,这个视频融入了当下学生喜欢的一些亚文化,同时也有民族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的对决剧情,最终以民族管弦乐队的胜利结束。当学生观看完影片时,都表現出了诧异的神情。笔者播放的视频内容给学生的固有思维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所以笔者认为,通过对当代中学生的“胜负思维”“高低思维”的巧妙反向运用,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3 民族器乐应用当中出现的若干问题

对于民族器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分为教师和学校、家长两个层面。首先是教师技能的不足, 许多教师是高师音乐教学毕业,只能演奏一种或者两种乐器。我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样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其次是学校和家长不够重视, 通过民族器乐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民族乐器,需要资金购买乐器,许多家长认为这样会耽误学习从而拒绝课程的进行或者购买乐器,而一般的学校也难以负担购买乐器的成本。

2 结语

当前民族乐器的有效应用,应该从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思维开始。全民学习民族乐器的道路是漫长的,但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民族乐器一定可以再现辉煌,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
新时代民族乐器二胡继承创新发展探微
论中国民族乐器“技法母语”的学理内涵
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体系的构建
魅力中国(2021年44期)2021-11-27 00:16:46
初探中国民族乐器发展之路
戏剧之家(2021年1期)2021-11-12 19:55:34
以二胡为例简析中国民族器乐的创新与发展
广西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黄河之声(2019年13期)2019-12-16 15:55:57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心声歌刊(2018年1期)2018-04-17 07:23:00
民族乐器在小学教育中的难与易
北方音乐(2017年5期)2017-01-30 22:10:50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五)笙
音乐生活(2015年3期)2015-12-19 13:24:55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四)雷琴
音乐生活(2015年2期)2015-12-19 13: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