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华
摘 要 新时代文学评论与研究应当指向文学创作的新物性,基于运用文学评论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创作,着力构建文学评论与研究的公信力。本文分析新时代文学发展现状,总结文学评论与研究系统面临的危机,找出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研究同共发展的中图,推动文学评论与研究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文学研究 时代特征 重建策略
一、当代文学评论存在的问题
首先,新时代文学创作具有商业化的特征,文学评论在商业的裹挟下缺少思想内涵,文学评论更多的指引人文进行文学消费,文学评论缺少了必要的独立内涵与思想见解。其次,文学评论具有人情化的特征,当代文学研讨会举办的越来越多,但是好作品呈现的越来越少,文学评论的话语权掌握在专家学者手中,但是评论研讨充满了越来越多的场面话。第三,还有大量的文学评论具体学术化的倾向,一些文学评论读来晦涩难懂,不利于彰显文学评论的价值。
二、当代文学研究的变局思考
(一)优化创作与评论关系
新时代的文学研究应当理清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之间的关系,当前普遍的存在文学创作的热闹与文学评论寂寥的问题,无论是文学作品的数量,还要社会对文学作品的关注度都远远超过了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力。当代文学评论正远离作者、读者。如果现代文学缺少文学评论的点睛之笔,那么文学创作也不会走向更成熟的发展轨道。
(二)具备全媒体话语特色
新时代的文学评论与研究应当具有全媒体的语言特色。文学评论与研究应当运用大众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适应草根开始拥有的话语权,有效的改变传统精英话语模式。当前,在各种自媒体的文学论坛、社区、微博的文学评论正在点燃公众的热情。以往长句的叠加,专业名词的堆砌,往往令读者远离。那些走传统精英路线的影评、剧评与书评虽然被专业评论者认可,但是已经不可能更好的适应网友的需要。文学评论与研究去精英化与文学的去精英化是同步的。文学的民主化是新时代文学发展的主流趋势,新时代给大众参与文学活动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变局当中的文学评论与研究一方面要有效的批判文学评论的犬儒化、无聊化。同时还要优化文学评论的方式,注重整理各种文学评论学理冲突,找到文学史与当代文学的平衡点。
(三)评论研究指向浅文学
当代文学评论与研究应当指向浅文学,在文学审美娱乐化、平面化、大众化时代,文学评论与研究应当从大众的需要出发,注重基于大众的浅阅读兴趣开展文学评论。首先,当代文学主要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网络媒体逐步的取代了传统图书市场,以后宫、职场、穿越与玄幻为主流的文学作品市场需要构建与之对应的文学评论体系。只有应当文学评论缺席浅文学的问题,促进专业文学评论者进入浅文学评谈领域,才能拉开新时代文学评论蓬勃发展的帷幕,重拾文学评论对这个时代文学现象描述的能力,面对全媒体的新兴时代,应当构建完善的文学评论体系。
(四)解决商业色彩过重问题
文学评论还要消除商业化问题,如果说以往的文学研究更富有政治色彩,那么当代文学评论与研究应当消除商业化的特征。回顾今天的文学评论与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很多评论具有商业化的特色,如何保证商业化时代独立的文学评论品格有重要意义。在电子媒体压倒纸质媒体,大众文化压倒精英文化时代,文学评论不应当成为排行榜、网络电视评分或者研讨会的附庸。文学评论的观点、内容、方式不应当受到点击率的影响。一味哗众取宠的文学评论是缺乏生命力的。现代文学研究应当保持足够的理性,基于正确的学理模式保证文学研究的合理定位,进一步实现文学与评论的有机结合,基于文学评论与研究达到解决文学创作问题的目标。
三、當代文学评论的优化策略
(一)重建评论的精神品格
首先,文学评论应当有效的摆脱商业化的桎梏,注重基于现代文学变化重塑文学评论体系,明确文学评论的独特价值,让读者更好的信赖文学评论。其次,文学评论应当明确评论美、发掘美与找回美的宗旨,文学评论应当发挥纯粹的审美功能,体现文学评论的审美感知功能,进一步挖掘文学作品的深度与内涵。第三,文学评论应当体现在文化引领、社会引导与意识形态宣传方面的作用,文学评论应当有助于从文学自身出发,基于文学自身来关照社会,更好的体现文学评论对社会价值的引领作用。
(二)提高评论的写作质量
首先,文学评论应当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文学评论应当充分体现文学评论者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做到不虚言和不妄论。其次,文学评论家应当提高写作功底,做到在文学评论中彰显文学底蕴,文学评论应当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体现对社会的责任感,进一步在理解时代精神的基础上超越、同情和理解时代。第三,文学评论家还要有对话意识,注重在辩论中建立共识,强调运用合理的辩论来推动文学的发展。新时代的文学评论应当体现时代的灵魂,同时能够有效的读出时代读者的心声。
(三)融入全媒体创新评论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评论应当用好新媒体这一载体,注重在新媒体这一有效的渠道开展大众化的评论与文学研究活动。其次,新媒体时代必要让学院评论与媒体评论找到新的位置,注重重建媒体与学院文学评论研究的公信力,保证对文学作品、阅读与研究思想高度的同时,还要尝试新媒体环境的话语表达方式,实现文学内外部评论平衡,构建完善的对话体系。第三,新媒体时代应当采用多元共生的评论策略,注重调整作品与作家,评论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强调通过精英的评论实现对大众的再教育,不断的促进大众积极投入到文学评论当中。
四、结论
文学评价应当具有时代性,基于时代特征采用新的评论方式,基于现代文学评论与研究的不足,着力构建新的话语体系,明确文学评论与研究的价值,组织开展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评论研究活动。
参考文献:
[1]赵俊贤.文学评论概念的衍化与文学理论的互动[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3,22(3):52- 55.
[2]郭逸飞.浅谈文学评论写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雪莲,2015(20).
[3]朱寿桐.文学评论的历史形态与当代发展[J].创作与评论,2014(2):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