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妮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理念和方法,旨在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等基本探究方法,而且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基于此,笔者将从“创设探究情境、注重探究过程、加强生活联系”三个角度入手,具体阐述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生活
顾名思义,探究性学习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展开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围绕某一目标主动的去探索、实践,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最终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交融,追求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具有主动性、过程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旨在实现学生角色和身份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较強的学科,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为实施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不失为解决当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不高的新途径。从这点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发展意义非凡,它不仅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培养其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创设探究情境
强烈的探究欲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要素,创设科学的探究情境,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问题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以问题为导向,创设合理的探究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激发求知欲,增强学习动机。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会创设合理的探究情境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以口算练习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接着,我会以问题情境来加以延伸,比如,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让学生思考这道计算题的算法,主动提出数学问题。之后,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合作探究,分析计算方法,比如,一组学生将算式进行有效拆分后进行计算,14×10=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在潜移默化中运用了转化思想;另一组学生则是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初步总结出不进位乘法的一些计算方法。最后,我会总结两种算法各自的优势,并让学生相互设计练习题进行训练,巩固知识。通过这样的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全体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并通过科学的探究流程来引导学生体验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结构的构建等知识发生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我会让学生游戏的方法进行导入,准备一个箱子和三种颜色不同的球,安排三个学生,依次上台进行摸球,在摸球的过程中,让其他学生分析可能性,比如,第一个学生摸到了蓝色的球,那其他两个学生还能摸到篮球吗?之后,我再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案例,组织学生自主在课堂上模仿抽签案例,提出自己的假设,通过逐层深入的分析抽签结果,验证自己的假设,丰富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最后,我还会让学生回顾探究过程,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保证学生探究的科学性。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丰富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探究体验。
三、加强生活联系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能够拓展学生的探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探究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这一课内容时,我会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入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一方面,我会以生活中的案例为载体,比如,天气状况、生活开支等。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例子来探究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会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合作探究生活现象,绘制条形统计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探究能力是学生主动学习、挖掘信息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而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探究行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要灵活运用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理念,丰富学生的探究形式,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虹钰.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0):104.
[2]李文辉.研究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