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背景下的中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

2019-09-10 07:22杨灵犀
青年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日关系历史教学

杨灵犀

摘 要:中日关系一直非常紧张,从历史到近现代,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始终无法消灭殆尽,让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没有办法达到缓和。过去围绕的是国土侵犯的问题展开硝烟战争,如今是围绕中日历史教学的问题展开没有硝烟却更加惨烈的战争。本文从中日关系背景下的中日历史教学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了中国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日本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帮助国内和日本的教师和学生正确面对历史、认识两国之间存在的关系。

关键词:中日关系;历史教学;历史遗留问题

历史上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就不是很友好,从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到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这其间日本一直以其海军的优势压制中国,不仅损失了数以万计的黄金和白银,更让民族尊严丧失。在长达几百年的中日关系中,中国通日本一直几乎是势同水火的状态,在这其中日本还是主要的战争发动方,尤其是以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最大,极大的伤害了两国人民渴望和平的内心。正确面对中日历史,给后代以警示是两国教育部门共同的责任,在现代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中日历史教学问题就更应该及时解决,避免影响两国的学子关系和政治外交。

一、中日关系背景下中国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几千年来一直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在汉唐时期更是处于最为鼎盛的时代,世界各国都争相朝拜,到了明朝时期倭寇屡次来犯才有了戚继光抵抗倭寇的战争。近现代史中中国与日本的关系进入了极度紧张的阶段,日本不断发动战争侵略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更是发动了侵华战争让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在国内对近现代史这段中日关系的历史教学中,多数教师都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就是对于“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问题认识的不够全面,部分教师对近现代中日关系中中国为什么没有话语权、没有抵抗战争的能力、被日本瓜分土地没有清楚的灌输给学生,造成很多学生只知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大量屠害中国人民的活动,却并不清楚日本残忍杀戮的背后,我国落后的武器、闭关锁国的思想、科学技术的落后也有一部分原因。

其次,对历史上日本国的来源解释不清楚,国内学术界普遍存在两种说法,古代的扶桑国并不像今天的日本也并不强大,是一个岛上的小国,不仅国土面积小,人也是非常少,有传说是在秦始皇时期徐福东渡寻找时带的三千童男童女繁衍的后代,也有说是蒙古利亚人的后代。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证明日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演变而来的。扶桑为岛国,因此文化中自然会体现舶来文化的特征,当时唐朝佛教兴盛,所以佛教的文化也传承到了日本,有玄奘法师东渡扶桑传播佛教文化为证,也有很多遣唐使来到大唐交流佛教文化,渐渐扶桑的奈良佛教、天台宗佛教达到了兴盛时期。后期中国道家文化也被引渡到了日本被称为阴阳道术。在扶桑奈良时代出现了完全复刻唐朝文化的局面,也叫“唐风文化”,全面移植唐朝的制度,当然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这足以证明了中国和日本在历史上还是友好往来的关系,但是部分历史教师对这一部分历史的研究能力都比较弱,以至于后来学生在针对日本文字接近汉字、日本和服接近唐朝服装的问题无法解释清楚。

二、中日关系背景下日本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日本的历史比较短,但是日本在中日关系的历史教学上是极力想要撇清中华文化对他们的影响的,日本对历史模糊不清的认识和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让世界为之哗然。当然在日本历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也非常多:

首先,日本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受到右翼教科书的煽动,很多日本人被根植了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加害者的意识,不断煽动反华舆论,甚至早稻田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的学生也举行了侵略战争正当化的集会活动,将南京大屠杀、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事件事实歪曲。2004年日本文部科学大臣中山文彬发表言论声称从军慰安妇等自虐性的记述从教科书中消失太好了,这引起了世界上受到日本战争侵害人民的强烈反击。日本使用这样的历史教科书进行教学,无疑是让后代学生无法正确面对国家曾经犯过的错误,抹掉历史不代表历史没有发生,国家的面子不是从抹掉历史的黑色印记得来的。

其次,日本始终在弱化大和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文化部分,对于玄奘和鉴真东渡带给日本的文化变更绝口不提,日本文字與中国汉字相近,日本和服借鉴中国唐朝的服装这些都是不可撼动的事实。日本还有很多的文化都是唐朝时期引进的,可以说日本在古代文化源头上始终是依靠着中国文化的,但是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中却始终将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弱化,甚至将日本国的形象不断夸大。

第三,日本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多数都受到了日本右翼教科书事件的影响,在日本的高校很少能够看到真实的中日关系历史资料,教师在课堂上也会受到右翼政治言论的影响传输给学生错误的历史观点,久而久之日本的历史教学就成为了日本一个国家的舞台,其他国家的观点包括世界历史中日本臭名昭著的形象也都被美化了。

事实上中日关系持续性的不稳定、紧张,是由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崛起引发的,日本人民群众在日本持续发动的战争中并没有得到一点好处,反而也是家园破灭、流离失所、亲人离散,因此很大一部分日本群众还是能够正视血粼粼的历史教训的。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应该正视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两次日军的侵华战争两次截然不同的结果,足以给我们警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日本当然也要正视历史教科书和文化渊源等问题,不要将政治上的矛盾延伸到后世认识国家关系的层面之上。

参考文献:

[1]尤菲.如何在历史问题遗留的背景下实现中日关系的均衡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08):21.

[2]杜娟.中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甲午、日俄和抗日战争”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3]史桂芳.日本的历史教育与教科书事件——以扶桑版《新历史教科书》为重点的考察[J].历史教学问题,2015(06):103-107.

猜你喜欢
中日关系历史教学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担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和平稳定中日关系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