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主持人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

2019-09-10 07:22王丹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19年3期
关键词:主播传统媒体主持人

王丹

未来近1.4亿全职工作者会被机器取代,美国斯坦福教授卡普兰经过统计猜测,到2020年,有7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美国将有47%的职业被取而代之,而在中国,这个比率更高,达到了60%以上。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受访者首选服务员,其次是前台、保安、快递员、主播、编辑、记者。主持人赫然在列,排位靠前。

2018年11月7日,新华社发布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人工智能合成主播”,现场主持人邱浩就是这个人工智能合成主播的原型。“一个真实的主播,站在现在这个地方来主持一个虚拟主播的发布会,而且还要向世人宣告,这样一个虚拟主播有多么的强大,简直虐心啊!我觉得这需要非常强大的勇气!”邱浩的话发自肺腑,也代表了主持业界的忧虑。2019年的3·15晚会,除了曝光行业内幕和“潜规则”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上岗的人工智能主播了。这位人工智能主播的形象和声音是以央视主持人姚雪松为原型,与真人并无二异。在观众看来,他就像真人一样播报新闻,甚至毛发牙齿都清晰可见。今年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网络春晚上,也首次用上了人工智能主持人,撒贝宁、朱迅、高博、杨龙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分身。

人工智能已经是一种社会存在,无法回避。重要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思考应该如何存在、如何不被技术所取代的问题。

首先,人工智能合成主播最大优点是能“分身”,可以身兼多职。“真人”主播一天连续工作8小时已经超负荷,但人工智能合成主播却能够不知疲倦在不同节目中连续工作。其次,将文字瞬间生成视频,可以让新闻传播节省很多时间。特别是对于很多紧急的突发报道来说,主持人若来不及上场,它可以立马上岗救急。

24小时不间断工作、没有化妆费、没有服装费,甚至连平时的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都能省略的“人工智能合成主播”,大受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台的追捧。在中国对任何一家电视台来说,培养主持人,特别是一个品牌栏目主持人,是有很大难度的。以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员刚强为例,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2000年至今一直就职于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1月21日终于登上《新闻联播》的舞台,将近17年的历练才能铸就一个品牌栏目的最基本职业素养。

一、人工智能合成主播的不足之处

目前人工智能合成主播形象的面部表情还不够丰富、语调方面也不够有温度,但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熟,这些问题会得以解决。搜狗公司CEO王小川曾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分为感知技术和认知技术。感知是有声音的、有图像的,感知技术方向上,机器可以做到跟人一样好,甚至更好。但是在认知技术方向上,机器背后的推理、知识、思考,以语言为核心的逻辑性的东西,机器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这种情况下,涉及到人的高级活动的时候,机器目前还做不到。

人工智能时代,只会简单播音的主播极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面对人工智能挑战,我们该怎么办?在冲击面前,不如变被动为主动,好好思考,人工智能时代具备什么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传统媒体主持人应对人工智能所需具备的能力

(一)学习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未来,我们的工作环境会更加复杂,需要有效学习、工作和交流的能力。需要具备国际视野,了解世界文化,学会不同的思维模式。作为主持人和传播者要有良好的人文情怀和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以及作为社会活动家、全媒体记者,对社会的深度认知与很强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执行力。这些都要求我们具备超强学习能力,具备可以服务所有行业的能力,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自如切换,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二)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替代一些重复性、程序化的工作,人类的创新能力愈发凸显。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提出并推进了媒体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拓展和丰富了节目的播送渠道,同时节目的收听收看质量也得以提升,無形之中对主持人在碎片化移动收听收看习惯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传统媒体主持人应根据节目的形态,内容,节奏及节目播出平台,在思想、理论、方法上进行创新。主持人应从传统的媒体传播的概念和思想中跳脱出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接受全新的媒体传播思想和理念。必须改变传统主持的一成不变,通过扎实的业务素质和不断与时俱进的媒介应变能力,引领媒体融合并真正地适应媒体融合环境。在主持工作中,结合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及需求进行创新,从而提高节目的质量。

具备创新能力的主持人,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其节目不会是陈词滥调,而是思虑周全、不同凡响。

(三)合作能力

主持人可能是一个节目的代表,但节目能不能办好,决不只是一两个主持人的事情,而是节目组共同努力的结果,要做好节目,主持人必须要与编导及其他工作人员通力协作,大家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团结合作,才能够产生出优秀的节目。李开复说“未来是一个人类和机器共存,协作完成各类工作的全新时代。”新技术的功能性并不是取代与不取代的关系,而是人和机器深度合作的关系。合作共赢远胜过单枪匹马。未曾领会合作之道,必将走向孤僻之途。人工智能时代,是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博弈的时代,主持人既要学习人与人的合作,也要学习人与机器的协作。

一个具备合作精神的主持人,将来会很快适应团队氛围,懂得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也尊重其他成员的独特优势,进而能够掌握不同的处事策略,发挥积极作用。而缺乏合作精神的主持人孤立无援,会遇到许多麻烦,面临更多困难。

(四)跨界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下,“一专多能”人才需求发生了转变。传统意义上的“一专”代表播音主持能力;“多能”即复合型人才。如:一位节目主持人,不仅有主持能力,还要能参与到节目制作、策划等活动中。而人工智能主播出现后, “一专多能”从不同的维度有了新的理解。语言实际上慢慢地在我们生活和交往中变成了一种工具。现在理解“一专”,是对社会有真正价值的专业,而非一种工具。在精通播音主持及相关工作流程的同时,对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应有同步涉猎,从理论框架到知识结构等进行储备,在这种情况下,语言便成了一种工具。融媒体时代,更要求对某个领域有深度了解,如果没有达到这种深度,就很难让播音工作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

在一专多能方面,主持人何炅、李静就是不同领域成功跨界的典范。何炅突破“传统媒体主持人”定位,亦正亦娱,亦综合亦综艺。当下,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的任用及培养体制尚未成熟,其优秀主持人处于稀缺状态,因而需要有经验、有各种知识储备的传统媒体主持人帮助他们进行价值引领。作为主持人的李静,身兼制作人和企业家,李静在《超级访问》《美丽俏佳人》《非常静距离》先后成功后,创办乐蜂网、引领美妆电商行业,又在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出售公司,创办护肤品牌静佳,屡屡斩获国际荣誉和奖项。未来纷繁复杂,更多挑战,意味着更多机遇。未来精英,不见得必须工作高效,因为高效是机器人的使命。但我们得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多能“跨界”完胜“专才”。单单精于某一领域,意味着选择面的狭窄。我们需要掌握不同领域的技能,具备多元的跨界能力,在机遇来临时,才能自信地把握机遇,迎难而上。

三、结语

人工智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关键看我们如何作答。只有具备未来意识,才能主动地迎接人工智能与人类协同工作的新世界,真正地成为未来的主人。人工智能超越我们的是感知层面,而人的理解、情感、创造性等认知层面,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把理性和逻辑的事情交给人工智能,守住我们的阵地:情感和灵感!作为主持人需要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同理心、观察趋势的潜能!

总而言之,面对人工智能,了解它,学习它,认清自己,才不畏惧挑战。借助人工智能,我们的播音主持事业将会以崭新的面貌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邓敏.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的变迁[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7.

[2]王昳.融媒体背景下对农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创新能力培养[J].西部广播电视, 2018.

[3] 王熙熙.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主持人跨界应具备的核心素养[J].新媒体研究,2019.

(作者单位:贵阳电视台)

猜你喜欢
主播传统媒体主持人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