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宇
2018年,一部反映脱贫攻坚的纪录片《出山记》先后在央视、贵州广播电视台及遵义市广播电视台播出,节目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网友纷纷留言:太感人了;太不容易了……一方面感叹片中人物的不易,另一方面也为拍摄者的不易感慨。
《出山记》上下两集时长总计90分钟,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旁白,没有人为的特殊场景设计,没有虚构的情节,更没有专业演员的表演。然而,就是这么一部没有旁白、没有演员的纪录片,播出后得到广泛认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分析其成功的原因,首先是《出山记》抓住了当下脱贫攻坚这一社会热点,反映的是“原生态”的人和事。这种真实来源于创作者用镜头对生活的记录,这种厚重质朴的方式、朴实无华的纪实风格,让观众通过镜头、通过片中人物的对话,展现了脱贫攻坚中的易地扶贫搬迁、大通道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真实记录了贫苦群众走出大山、脱贫致富的心路历程,升华了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进程中的良好精神风貌。
一、以平视的角度关注当下
2015年11月27-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从此“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成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纪录片《出山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把镜头对准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但如何反映这场攻坚战,对创作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宋代诗人苏轼的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大多数人所熟知的,也是视角不同,效果不一的一句经典。影视作品的创作中,视角不同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会有天壤之别。如果采用仰视的角度,那所反映出来的人物或是高高在上,或被修饰拔高而不接地气;如果采用俯视的角度,那反映出来的人物就是一群可怜巴巴、等待救助的村民,这些都不是创作者的初衷。最后创作者采用了平视的角度来表达当下中国极贫乡村的生活现状以及在脱贫攻坚中实实在在的工作。因为它是真实的,它就在我们身边。所谓平视就是它没有去简单地罗列脱贫攻坚一线的村支书干了多少事、又脱贫了多少户等空洞庞大的数据,而是以记录的方式,记录了每一个阶段,每一个人在脱贫路上的工作和生活。纪录片中务川仡佬族自治县石朝乡大漆村村支书申修军在脱贫攻坚政策引导下,他决心要让大漆村摆脱贫困,然而事情并非他想的那样简单、顺利……矛盾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他马不停蹄,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村民的不理解甚至谩骂攻击。他每天都要忙碌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村民申学科常年在外打工,得知年迈的父亲生病后,回家照顾父亲。由于家住在山顶悬崖上的泉里村民组不通公路,他要送父亲上医院,不得不请两个亲戚帮忙把父亲背下山乘车,到县城看病……;30岁的申周是另一位主人公,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娶上媳妇。可是没有女孩愿意嫁到贫穷的大山里。他了解到他们家符合易地搬迁政策,赶紧劝说父母离开山村,但父母思想保守坚持留在山里……;故事就在三个不同人物故事冲突中逐渐展开。
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和生命,唯有真实才能感动人。多年以来,由于缺乏纪实意识,一些电视纪录片创作大多采用摆拍、重演、虚构情节等手法,先解说词再拍摄画面,以文载道的思维方式,或按事先设定的框架,或居高临下说教,或图解政治概念,将客观事实变成某种观点的材料进行填充。不是准确地观察和纪录事件事实本身,而是按事先的主观意图加工再造历史。而《出山记》则以平视的角度,以追求自然,始终把镜头对准在脱贫攻坚中的人和事,对人物和典型事件进行追踪拍摄记录,按生活本身去反映生活,按事件的发展过程去记录事件,在自然中发现意外和惊奇,增强了该片的吸引力。因为人是核心,事是结果。借事来反映在脱贫攻坚中人们的思想、生活以及他们对事的感受。
《出山记》采用的这种平视,就是创作者把自己置身于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中,把自己当成他们中的一员,300多天吃住在当地,和他们同喜同悲,最后融入到当地村民的生活里。片子里所记录和反映的人和事都是真实存在。他们的故事、当时的那种状态,专业演员是演不出来的。这样的平视视角就是不去干预被拍摄者的生活,不去设计相关的场景和情节,而是在被拍摄者中,以一种介入而不干扰的态度,让那些从来没有参与过影视拍摄的村民,在镜头面前无视镜头的存在,该说说,该骂骂,时而大打出手,时而又悄然抹泪……村支书申修军的日子过得更是“硝烟弥漫”——开会动员,挨家说服,可不少村民不是舍不得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大山,就是担心搬到陌生环境没法谋生,一场接一场的争吵填满了他的工作和生活,有的村民情急之下和他動了手。胳膊上缠着纱布,他一脸的委屈,而更让他委屈的,是因顾不上自家事招来妻子的埋怨,并与妻子发生争吵。“这一段,来得突然,也特别真实”导演焦波事后如是说。村支书申修军在观看后憨笑地说:“没想到这个你们都拍下来了,我当时都不知道你们在拍呢!”可见,创作者已经成为被拍摄者生活中的一份子,被拍摄者没有因为拍摄者的存在而掩饰他们心中的不满和不快。这种介入而不干扰的平视视角,超出了以往专题片和文献片,具有“保留第一时间”的最可贵的纪录品质。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观后说:中国纪录片不少,但像这种平视的角度很少见,能让被拍摄者忽略镜头展现真实生活常态,这是本事。很难有平视的角度,是因为城里来的专业的导演摄像们很难融入这些“下里巴人”、很难被对方从内心接纳。
二、声画合一的现场,让画面语言更具魅力
声音在语言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是构成形象和再现环境的关键元素。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视听效果全面逼真。全面逼真就是声音与画面是“正在同步进行时”,这种现场各种客观声音与画面共同提供信息、共同塑造形象。可以说纪录片里的同期声是视听形象的“半边天”。和大多数电视片采用的“以画面为主”传统声画分离的方式不同,《出山记》摈弃了声画分离这种传统制作方式,全片没有一句旁白,全部采用同期声,同期声就是该片的全部台词。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创作者力图把主题思想通过被拍摄者自己来表达,让声音与画面很好地结合起来,真实感、自然感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片中申周的父母终于同意搬迁后,得知村里让他们搬迁到遵义,他们接受不了:“你喊我搬去遵义,不是拿刀架我脖子上?你当什么党的书记啊”?村支书申修军被呛一脸的灰,非常冒火:“像你这样的贫苦户是永远帮不起来的”。这一争吵场景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当地的“土话”方言,甚至一些“俗话、脏话”也在其中,一下子把观众带入到真实的环境里,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让人倍感真实、亲切,同时也感受到他们的思想情感。
《出山记》成功之处是把镜头对准了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人类历史最大的攻坚战——脱贫攻坚。通过申修军、申学科、申周三个人物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实地跟踪拍摄,挖掘出在脱贫工作中的真实故事。创作者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和当地的干部群众一起置身于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中,注重现场,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运用纪实、写实的手法来反映在真实环境、真实时间中的真人真事,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由于没有剧本和台词,全部采用现场声,这种“声画合一”的纪实风格,让片子更加真实可信,这种平视的手法和“声画合一”的现场感成就了纪实片的独特魅力。
三、结语
《出山记》用最真实的镜头语言,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极其复杂和艰难的过程,这不仅仅是记录一段历史的过程,更是为这一历史进程留下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留住中国乡村发展的记忆”。
参考文献:
[1]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2]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遵义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