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信刚
一、广播的历史:从进化而来
广播从诞生以来,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媒体:有声电影、电视、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有专家预言,广播业将消亡。但是,面对新生媒体,广播不但没有消亡,而是一再浴火重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这是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广播是进化的媒介。
在世界上,当无声电影发展成“有声电影”后,“有声电影”逐步红火,正面冲击着广播。这时,“广播将消亡”的声音出现。广播似乎感受到了突如其来的压力,迅速在新闻资讯上做文章,播报报纸新闻,特别是突发新闻,一跃成为主流媒体。“1930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美国约有1200万台收音机,足以满足近一半的美国家庭的使用需求。”[1]笔者发现,这应是最早的媒介融合,但那时还没有“融合”的理念。电视特别是彩色电视取代广播成为全国性的叙事媒体后,“广播将消亡”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这时,连有的电台掌门人也认为广播活不长了。但是,广播人与时俱进,在细分内容、细分受众上做文章,广播被解放出来成为音乐的首选传播平台,变成了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的“部落鼓”。“部落鼓”播出的音乐包括了乡村音乐、成人音乐、儿童音乐、摇滚音乐等80余种类型,诞生了“类型电台”。在“三类”媒介(类型电台、类型电影、类型电视)中,类型电台是佼佼者。而谈话节目的出现,不但挽救了中波台,也丰富了广播的叙事结构,确立了广播作为满足听众某些核心需求的地位。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出现后,“广播将消亡”连同“报纸将消亡”“电视将消亡”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我不止一次听到有关专家非常肯定地说:“广播将消亡”。而事实是,广播拥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正在开疆拓土,奋勇向前。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播也一样,1949年12月5日,广播实行局台合一体制,担负宣传和管理双重职能和任务,从1950年开始“自己走路”,先后大力发展收音网和农村广播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研制中波机、调频机,在新中国成立前29年,广播事业就有了巨大发展。在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广播的进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播的进化,新中国广播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时代。“珠江模式”、专业化、类型化的创新,使广播再创辉煌。从这些特殊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出,广播的历史,是进化的历史。
二、广播的现实:进化不止
广播诞生以来的进化,似乎已经变成了历史。那么现实状况呢?在我们看来,现实状况更是进化不止。
首先,全国县以上广播电视机构已完成合并,现正在实施广播电视与报纸的合并,这是一种体制、机构的进化,也是媒介融合的里程碑。从去年9月开始至2020年,全国1887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将建成。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但包括了广播,还有电视、报纸以及部分新媒体、新闻报道中心等。而市(州)级的广播与电视、报纸合并,有些地方也开始推进。省(市)级则有天津已将所有传媒融合在了一起。广播与其它媒体合并,克服了人浮于事的状况,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同时在机制上已为实施全媒体战略夯实了基础。其次,广播已经迈入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的选代,将引领广播的发展。三是在教育方面有的高校已将广播电视专业改为“视听”专业,以回应时代的关切。而在广播业内部,有的则成立新闻学院,培养全媒体人才。四是在经营方面,广播正在改变“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经济制度,朝着争取财政支持、发展公共广播服务等多元化发展。五是广播业态正朝音频业态转型。一句话,广播正在全面进化。
三、广播的未来,仍需不断进化
我们谈了广播的历史与现实,似乎“进化”是广播生存发展的逻辑。那么,未来呢?需要进化吗?答案是肯定的。
有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8.6%。2018年,我国广播广告收入140.37亿元,比2017年155.56亿元减少15.19亿元,同比下降9.76%,这是传统广播近几年下滑最严重的一年。加之对电视利好的5G即将商用,4K超高清频道也将逐步普及,这都会对广播形成一定的影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广播怎样进化?
(一)自我革命,深度融合,将主力部队全部迁移到主阵地、主渠道上。
20多年来,笔者曾与美国、英国、法国学界业界的一些专家就媒介融合的定义做过许多探讨。2010年3月28日,在与美国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人基金主席爱德华·埃斯波西托(Edward Esposito)、美国广播电视新闻协会董事会成员凯西·沃克(Kathy Walker)探讨媒介融合时,沃克说:“关于媒介融合,我赞成亨利·雅克布的定义:新闻、资讯等信息在不同的媒介平台(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之间流动,称之为媒介融合。媒介融合并不是只关乎技术层面,更多的是文化观念、工作和生活习惯的重大转变,这是一场文化的大迁徙、大转移。”埃斯波西托强调说:“对广播来讲,就是广播文化的大迁徙,大转移。”9年后来看沃克与埃斯波西托的阐释,仍觉得有道理。未来,笔者觉得传统广播应该朝主渠道、主阵地大迁徙、大转移,也就是全面实施数字化、网络化、移动互联化,这是广播的深度融合。广播在这种深度融合中,应融合主流思想、主流陣地、主流渠道、主流节目。这种融合,应该自我革命,全面整合,立破并举。比如时政新闻、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广播与电视、报纸应整合为一个部门,“一次生存,多次发布,多终端使用,移动为先。”体制的扁平化,必然带来节目的变革。其次是省市(州)县三级广播,可采取“三二一”的办台思路,省级办一套新闻综合电台,一套音乐电台,一套经济交通电台,市级办一套新闻综合电台,一套音乐电台;县级则办一套综合电台。精办传统广播,回归综合性办台思路。而网络广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则采取类型化办台思路,开办新闻、音乐、听书、故事、谈话、广播剧等节目。三是强化公共广播文化服务,做好供给侧改革,特别是对农村的公共广播文化服务应打通应急广播通道,实行四级联动,全国一盘棋。
(二)转变观念,创新形态,将时间编排转向空间编排。
时间编排是广播独特的文化景观,也是传统广播历史优势所在。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发生了极大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这生动描绘了媒体的无界化、数字化、互动化、多功能化,是对媒体所处时代特征概括的点晴之笔。而广播要向全媒体、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发展,就不能只固守100余年来的时间编排,而应转向空间编排,时空融合,以空间为主,并坚持空间为要。
广播既不是报纸,也不是电视,实施空间编排,就有一个如何编的问题。从199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开办网络广播,1997年上半年正式播放,传统广播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已经22个年头,累积了不少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因此,在我们看来广播空间编排既要向融合新闻迈进,又要保持声音媒介的特性,可以采取三种形态。一是声音+电台名称+标题以及主持人姓名。这是传统形态,只增加了少量文字,目前,数字网络大量采取的是这样一种形态。二是声音+标题+主持人姓名及图片,这可以作为未来常用的形态。三是声音+主持人姓名+图片以及短视频,用短视频引领。但这里的短视频,应是“金句短视频”。
什么是短视频?“网络短视频指内容时长为5~18秒,依靠移动智能终端实现的拍摄、剪辑、发布等新型传播特性的网络影像”[2]而金句短视频,则指视频虽短,但叙事声音句句是金。广播融合短视频,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三)强化特性,提升品质,将声音媒介做到极致。
做广播既是做声音,更是做文化。人类需要声音,受众需要声音,用户需要声音,这是声音的独特性、不可取代性。但声音有优劣之分、雅俗之别,做广播就是要把声音做到极致,才能站牢主流阵地、主流渠道。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广播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要借助新技术,提升声音的文化含量,打造高质量的音频产品;有所不为,就是那些含金量不高的一般性产品,比如自媒体随手可做的产品,则可放弃。在这方面除了“金句短视频”,“金句短音频”,可开发广播纪录片、广播口述历史、广播深度报道、广播系列报道、广播谈话节目、广播剧等,打造广播声音精品,构筑广播声音高地。中央电台近几年制作的《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梁家河》就属于这一类音频的精品。多制作这一类精品,并把它视为移动互联时代广播融合的常态,广播将无往而不胜。
(四)敬畏新技术、研发新技术,保持新技术对广播的创新引领。
縱观世界,广播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屹立不倒,其生命之树常绿,这应归功于新技术的引领。在移动互联时代,广播更应如此。因此,大数据、云技算、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VR、5G、算法推荐、深度学习,广播都应深入运用。2018年11月,新华社推出自主研发的“A1合成主播”亮相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9年5月25日,人民日报社首款人工智能虚拟主播亮相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人工智能、语音合成技术通过技术给传播赋能,生产成本更低廉,传播速度更快捷,适应场景更广泛,想象空间更宽阔,这无不重塑着新闻业态,而这两款“主播”本应由主持人众多的广播业研制运用。因此,我们应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广泛使用新技术,努力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并借助于移动传播,让音频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五)坚持问题导向,把握理论研究的现实感和方向感,下苦功做好移动互联时代广播的学术研究。广播学术研究,关键要为受众做有用、能用、好用的学问。在业界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这种学问要解决现实问题,回应现实关切。既便是所谓的纯学术研究,我们也不能只在理论层面转圈圈,弯来绕去,或用西方的理论框架来硬套中国广播的实践。既要从业界的具体实践中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又要将实践问题上升到理论,研究并解决好理论问题。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广播的学术研究,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把中国广播的事情搞清楚、说明白。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申启武主编《移动互联时代广播融合发展研究》一书,就是想通过业界的实践筛选理论问题,又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过程中研究和解决理论问题,这样的学术研究无疑很有价值。
(六)建立广播融合的独特风格、独特的生产体系,运用、发展好广播融合新闻。
融合新闻是声音新闻、图像新闻、文字新闻、漫画新闻、数据新闻的联姻混血,也是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广播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最高境界。目前国内新兴媒体出现了一些融合新闻,但总体数量还不多,因此,广播业应认真学习、借鉴、研究,生产高质量的融合新闻,提高传播信息的内涵与说服力,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
参考文献:
[1][美]茱莉亚·瓜尔内里著,李瑞译.大转折时代——报纸覆盖下的美国50年[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239.
[2]王晓红等.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观察[J].中国编辑,2015(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