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中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

2019-09-10 08:25:45于婷婷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地笔者素养

于婷婷

摘 要: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而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它是反应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是地理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分析了各种地理问题,促使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所以人地协调素养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重点。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地理;人地协调;高中生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变,科学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但是人地关系却越来越紧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课程改革将人地协调观这一素养列入了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加强对人地关系的认知、理解和判断,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了解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从而建立和谐社会,促进人类的发展。

一、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人地协调观念

高中地理教材中所涉及人地协调观念的内容比较多,如“人口迁移”“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等,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渗透人地协调观念,让学生对这一观念加深印象,并从自身做起,做对自然有意义的事情,纠正自己错误的思想,从而做到人地协调发展。

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自然灾害进行深入的认识,首先笔者给学生播放了关于地震的视频,让学生掌握地震中如何自救,除此之外,还为学生播放了一些洪涝灾情,帮助学生分析了洪水的成因,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和周湖原因,同时让学生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并掌握解决洪涝灾害的措施。通过这样的讲解,让学生明确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来应对自然灾害,保证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创设生活情境,分析人地协调现状

在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原理性和实施性知识为基础,让学生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地球与地理知识作为一个整体,以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展现学生的综合思维,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颖教学方法,如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切身体会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于是笔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将当地的交通运输案例引入课堂之中,使学生对家乡所在地商业网点的布局进行了分析,并让学生发言交通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以及交通对当地的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再如,在学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工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作用,于是,笔者将当地城市与农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感受工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之后笔者将珠江三角洲当地的工业发展进行了探讨,帮助学生掌握了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分析了人地协调现状之后,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增强实践活动,体验人地协调价值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地理课本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的数据和资料都是来源于地理学家的实地考查和实践得来的。所以在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素养时,教师要将课堂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借助地理工具和地理实验,对实际情况进行勘察,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将课堂知识加以应用,体会学习地理知识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笔者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工厂进行了实践,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环境因素对工厂区位选择的影响,比如工厂的设置位置在居民区的哪个方向,了解工厂中的生产关系、地理空间联系以及信息联系,明确污染的来源,同时探讨如何进行处理和防治,保证工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总之,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验了人地之间关系的协调价值,让学生更加明白人类与自然之间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并且根据教材中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在丰富自身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了育人的教学目标,二来,完成了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实现了高中地理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欧存伟.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養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2]陈良豪,张理臻.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4).

猜你喜欢
人地笔者素养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塬生态保护修复的实践与探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宿州“人地”挂钩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实证分析
安顺喀斯特地貌与苗族文化的 “人地”关系研究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
微型计算机(2009年3期)2009-01-22 0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