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超霞
摘 要:《荷塘月色》中描绘江南采莲风俗并引述《采莲赋》、《西洲曲》,该部分体现了散文大家的匠心,流露出作者对自由的深刻理解。
关键词:形散而神不散;自由的盛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0-0-01
作为写景名篇,《荷塘月色》的部分被视为写景状物的范本备受重视。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之后,又想起江南采莲风俗并引述《采莲赋》、《西洲曲》,这一部分往往一带而过。笔者以为,恰恰是该部分体现了散文大家的匠心,流露出作者对自由的深刻理解。是该文最值得品味的地方。
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之后,又想起采莲、《采莲赋》、《西洲曲》,而采莲、《采莲赋》、《西洲曲》,只有荷塘没有月色,似乎偏离了“荷塘月色”。而笔者以为,正是这形散表现了作者追求“形散而神不散”的匠心,衡量散文优劣的第一标准,传统观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选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主要是说其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1、采莲、《采莲赋》、《西洲曲》表现的是作者对青春快乐、自由美好的憧憬,与荷塘月色的思想感情一致,是与全文的中心一致的。
首先在荷塘月色的描写中,作者抒发的对自由的喜爱。作者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来到“苍茫的月色下”的荷塘,“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在此,“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觉得自己是“自由人”。朱自清先生1928年2月7日写的《哪里走》也写到:“但像我这样一个人现在果然有路好走么?果然有选择的自由与从容么?” 不能有选择的自由与从容,是朱自清当下的苦闷,心里的“颇不宁静”。在在优雅、朦胧、幽静的月下的荷塘,荷塘的月色中陶醉忘我,获得淡淡的喜悦。
其次,采莲、《采莲赋》、《西洲曲》也是作者对青春快乐、自由美好的憧憬。作者笔下的采莲情景是“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还引用了南朝梁元帝的《采莲赋》为证:“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打扮得漂亮艳丽的少男少女们,摇着小船去采莲,毫无约束地表达爱慕之情。他们“兼传羽杯”,“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多么自由嬉闹欢乐。《西洲曲》是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莲”谐“念”“怜”,“莲子”也就是“念子”“怜子”——“思念你”, “爱慕你”,思念爱慕由冬(梅)到春(杏)到夏(莲花)到秋(莲子)。作者引此曲的目的不在抒发爱情的相思之苦,而在于引出对江南的相思,“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江南,作者稱之为“我的江南”,对他而言,不仅是有着秀丽山水的江南,更是陶渊明的桃花源,是沈从文的边城。是欢乐、是自由的精神圣地。
最后:采莲、《采莲赋》、《西洲曲》中也有淡淡的哀愁。前文荷塘月色中,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氤氲着淡淡的哀愁。采莲、《采莲赋》、《西洲曲》部分,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今昔对比,发出“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的感叹;记起《西洲曲》,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以上可见采莲、《采莲赋》、《西洲曲》表现的是作者对青春快乐、自由美好的憧憬,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与荷塘月色的思想感情一致。
“形散而神不散”的匠心,是本文选材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由空间拓展到时间拓展,在这时空转换中,作者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既表现了作者在荷塘月色下“什么都可以想”的自由,表现主题,又使散文灵活多变,纵横捭阖,思路开阔,不凝滞于一物一隅一时。同时,经典文学的引用,也是文章散发着典雅的艺术气息。
2、采莲、《采莲赋》、《西洲曲》是前文的荷塘月色的拓展,不是同样材料的叠加。
采莲、《采莲赋》、《西洲曲》与荷塘月色一样都是表现作者追求快乐、自由美好的材料。但高明的作家很少选择完全相同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叠加罗列,而是从不同角度选择材料,从而赋予中心思想以丰富明确的内涵。两者选材角度对比如下:
两者不仅有对比,更是相辅相成。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而这种渴望的自由,不仅仅是片刻的,应该还是一个“季节的”、一个时代的;不仅仅是半亩方塘的,应该还是千里江南的;不仅仅是思想片刻的逃避,短暂的精神超脱的,应该还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形神合一地去赴一场自由的盛会的。
这样组织材料,不仅能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典雅。更重要的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丰富了自由的内涵。可见,采莲、《采莲赋》、《西洲曲》不仅没有离题,而且是主旨的拓展深化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