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重奏的创新实践研究

2019-09-10 07:43贺倩文黄梦思
青年生活 2019年30期
关键词:演奏技巧小提琴

贺倩文 黄梦思

摘要:我国教育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对综合素质培养与发展方面更是加大重视,其中,音乐教育也是越来越送到关注,以下是我根据小提琴重奏的现状,对小提琴重奏的创新实践研究进行的简单分析,以及对重奏的演奏方法、曲目改编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提琴 ;弦乐重奏 ;木管乐器 ;演奏技巧

随着时代高速的发展以及音乐元素的不断普及,弦乐重奏作为音乐形式中一种影响力极其大的音乐形式,从最初的尝试阶段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对于今天音乐发展的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重奏形式不断在完善,不断在创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重奏这种音乐形式推向实践第一线,在舞台上展现重奏的风韵,把这种高雅的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

一、综合高校器乐重奏现状

器乐重奏由于种种原因,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并没有得到重视,或者说综合院校的音乐教育对重奏的教学是相对滞后的,根据调查显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重点是独奏的学习从而忽略了重奏教学,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器乐重奏进行简单的介绍并进行普及推广。室内乐在音乐教育中位置是不可取代的,对于提升演奏者的演奏技能,提高演奏者的合作精神及对乐曲的创编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弦乐器演奏难度较大,学生技术不成熟,结合综合院校的课程设置,每周一节的专业课,学生对弦乐器演奏方法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

独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演奏与练习形式相对都过于单一,这样往往会制约学生的能力水平,在练习过程中也容易丧失兴趣。单人的演出形式通常是按照既有乐谱进行演奏,缺乏创新型,独奏形式的演出机会也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合奏、重奏更能体现出音乐独有的魅力。独奏的曲目大多包含较多的炫技段落,而对于演奏基础不太深厚的学生来说,演奏独奏曲目难度较大。综上所诉,器乐重奏在教学中能有效的解决器乐学习的部分困难之处,有利于创作出多种音乐的形式,提高演奏者的练习兴趣,拓展演奏者的综合素质。

二、古典四重奏的演奏及训练方法

弦乐四重奏的发展历经了几百年,从古典到浪漫再到现代化,至今仍然以其完美的形式展现在世界的音乐舞台上,弦乐四重奏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音乐史上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当今最受欢迎、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弦乐四重奏演奏的难度较同等水平独奏谱来说更大一些,在演奏的过程中,高超的独奏技术并不能使几位演奏者默契合作。在结构上,四重奏非常严谨,这对多位演奏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必须不断的提高演奏水平并磨合四位演奏者之间的默契,才能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

(一)提升古典四重奏的演奏方法

1.加强重奏者的音准节奏训练

加强音准与节奏训练是演奏好重奏的关键所在,重奏其实就是音程和弦的所在,如把我不好音符的高低及长短,则导致整个和弦不和谐。因此在演奏前,必须确保每一个音符的准确性。演奏时需多互相聆听,只要听见自己发音不准,必须尽快调整,确保音准和谐。并使用节拍器进行严格的节奏训练,保证节奏的对位准确,以提升重奏的规范性与和谐性。

2.有效调整演奏者演奏时的心理

演奏除了要有熟练的演奏技巧和合作方法之外,还需要强大的临场心理调节能力。有的演奏者在台下练习时状态非常好,上台后却不知所错,导致节奏不稳,音准错乱,所以演奏者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及应对能力,做好不慌不乱,冷静应对。同时需要注意重奏团成员的呼吸,在台下加强彼此的磨合。演奏者要提升对自己情绪的控制,通过不断地实践来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合奏技巧研究

弦乐重奏需要强大的合作精神,重奏是把多件乐器组合在一起演奏,因此需要演奏成员进行全方面统一的协调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演奏水准。合奏者需要长时间在一起练习,在日常训练及实践演奏中要做到彼此协调有序,要互相熟悉彼此的呼吸,这样才能确保在演奏中更为和谐。演奏者之间要灵活运用演奏技巧,用交换眼神的方式来进行长时间的协调配合。演奏者需要既能倾听自己的声音,更能聆聽整个重奏的音响,并随时调整自己的音色,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中随机应变,迅速融入整个乐曲的走势。

(三)训练方法

1.集体分析作品

分析作品在合奏中是及其重要的,因为不同的人对音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弓法、弓段的长短、音准、指法、音色处理等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可以尝试个人先分析一遍,再对其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集思广益达成一致。除了对技术的分析外,还需要对作品的分句、和声布局以及曲式结构等问题进行作品分析,来解读作曲家的所处年代及创作背景,这样不断的讨论和对作品的尝试才能让大家对作品的理解达成一致,从而增强合作意识。事实上,关于重奏训练的书籍非常多,《铃木,小提琴二重奏》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初接触重奏的小演奏者对技巧把握与对作品的解析能力是比较弱的,一般在乐器学习的启蒙阶段可用到这本教材。对于初级演奏程度的学生可用《弦乐合奏基础训练》(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对于节奏的训练十分有效,对与提高音乐风格的把控能力建议学习演奏一些经典的古典四重奏,比如海顿弦乐四重奏,莫扎特弦乐四重奏等作品。

2.声部平衡、音准

一位优秀的演奏者不单单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此外,在集体排练合奏的时候,也要时时刻刻迅速适应乐队的编制,顺利完成自己的声部的同时也要非常熟悉其他声部的旋律线条,这样才能达成更好的合作。演奏者既是主角又是伴奏者,不断转换的旋律线带领着演奏者不断转换身份,它不仅能提升演奏者自身演奏能力,还能增强重奏者之间的合作意识。

3.致力培养集体意识

在一个团队中,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中避免过分张扬自己的个性,音准节奏力度不可随意发挥。在重奏排练中应该学会如何与成员沟通,从而愉快地达成统一的思想。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是室内乐演奏中十分重要的,大家只有把自己放进这个集体当中,才能客观的考虑问题,共同诠释音乐。

三、根据木管乐器的音域 音色特征及风格进行曲目改编

管乐组中包括铜管乐器组和木管乐器组,两种乐曲组的发音和颜色上都是有区别的,而现在的人只要有“号”的情况下同意称为管乐。国际上著名的管弦乐团非常多例如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管弦乐团等等。在管弦乐队当中木管乐器是音色最丰富且最有个性的乐器组,与其他的乐器相比,木管乐器更具有鲜明的音色和特点以及独特的色彩,在整个乐队中充当着调色板的作用,但是在使用中它也存在缺点,音色不嘹亮、整体音响表达力不够突出。木管乐器是管弦中音色最为丰富的乐器,木管乐器凭借其丰富的音色在乐队中充当着调色板的作用,也正是他的音色过于丰富从而缺乏统一性,在演奏过程中和声时融合度不高,缺少生命力,表现力。因此,根据木管乐器的音域音色特征我在此探讨了几种方法。

(一)器乐编配

在许多作品当中,乐曲的开头通常会使用到木管独奏、弦乐伴奏的表演形式,因为木管的音色会比较鲜明,在呈示某个主题的时候就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使用弦乐器与木管乐器相对比,这种方法将弦乐的伴奏织体在节奏以及音型等各个方面与主旋律的节奏,音型区分开来。使用分层次的发法使伴奏的音高低于主旋律的音高,如果旋律是在中音的部位,可加入多种乐器,利于乐器疊加的办法突出主旋律,在或者用音量较大的圆号、大管或英国管作为独奏的乐器,并尽量使旋律与伴奏区分开,保证音乐的清晰度,防止主调被伴奏织体所干扰。如果旋律在低声部的位置,那就需要考虑弦乐器使用弱音器降低旋律的音量。除了所列出的之外,还有很多办法去突出木管乐器组音色的办法,主要根据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乐曲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使之与其他乐器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木管乐器在乐曲中发挥更具体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打造更具体更生动的形象。

(二)曲目改编

通常我们在乐团的排练中会遇见很多的问题,对于木管乐器的弱点我们通常会对乐曲进行改编。改编织体的基本手法一般分为音的删减、音的调整、音的增加。删减一般是作曲家根据乐曲的熟悉程度删减一些不必要的织体,使乐队音响更清晰。音的调整一般从节奏、音高及分句方面进行调整,目的是为了是乐队整体的配合更完整。音的增加在呈现上来说是更为复杂的,但是不在运用上也更为自由。这种配器改编方式称为直接改编方式,还有各种改编的方式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在根据木管乐器的音域 音色特征及风格方面,拿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作品《鹅妈妈》来说,曲1第33-37小节,从乐曲的前一段发展到这里,也正是乐曲的高潮部分,弦乐取得主要主导地位,大提琴声部显得格外突出,根据长笛乐器音响鲜明的特点,在这里使用了叠加改编的手法,木管乐器的重叠,加浓了弦乐音色,使整个音响更为饱满。在实际的排练演奏中通常会有某种乐器声音过于突出导致整个乐队音响不平衡,比如萨克斯管,在遇见这种情况下,一般可使用配器改编的方式来解决。

不论小提琴是与弦乐或与管乐进行重奏合作,创新形式最终需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地进步发展。定时举行艺术实践活动也是检验练习成果的有效途径。将不同的乐器进行合理组合,在演奏形式上的创新将能够探索乐器演奏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李朝华.弦乐四重奏的发展与演奏探讨[J] .北方音乐,2017(3).

[2]张建辉.浅谈弦乐四重奏发展及演奏技巧[J].神州民俗,2016(09).

[3]梁冬梅.论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艺术认知与演奏规格[J]. 音乐生活,2015(05).

[4]齐艳红.在管弦乐队中突出木管组乐器音色的办法[J].中国民族博览.2016(4).

[5]朴在春.管弦乐队漫话[J]. 音乐生活,2009(06).

[6]胡晶.弦乐四重奏演奏艺术分析[J]. 黄河之声,2016(03).

[7]郑学思.如何提升钢琴三重奏的演奏能力与合作意识[J]. 北方音乐,2016(15).

[8]刘健.弦乐四重奏的发展探索[J]. 北方音乐,2016(20).

猜你喜欢
演奏技巧小提琴
Hey Diddle, Diddle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小提琴
关于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若干思考
海顿弦乐四重奏《骑士》的作品风格和演奏分析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Pear Concert
拉小提琴的大嘴河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