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珊珊
摘要: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国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的投资增速明显取得回升,制造业企业因此可以乘着政策的东风来进行快速发展。当然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制造业企业发展,那就显示出制造业的发展中的成本管理尤为重要。该文对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如何改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成本管理 制造型企业
一、成本管理含义
成本管理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的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具体来说,,在企业各项经营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各项生产活动进行预算指导控制,限制监督,是成本发生符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对产生的偏差予以纠正,使得发生的成本在规定的合理范围之内。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七个职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成本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成本管理又被称为“日常成本管理”或者说是‘事中成本管理“。通过字面意思,就可得知狭义成本管理属于日常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成本管理,是管理者根据事先贵的好的成本预算,对企业所发生的日常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成本进行计算监督,调节,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而广义成本管理相对广泛,不止包括”事中成本管理“还包括”事前成本管理“:”事后成本管理“,它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方面,构成了现代成本管理系统。
二、成本管理内容
成本预测属于经济预测的一种,是分析研究企业一段时间成本及外在条件变化基础上,确定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和目标。成本预测属于成本管理首要环节,做好成本预测对于加强企业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作用。
成本决策是按照既定的要求和目标选择达到目标成本最优化的活动。提高精益效益。具体来说,成本决策是成本预测基础上,利用决策成本数据,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成本优化比较,选择最佳经济效益的方案。总的来说,成本决策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量大,涵盖面广。
成本计划是利用统一的货币尺度,确定企业计划期内保证实现成本既定目标的成本生产耗费和各产品生产水平,为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的总经营费用预算及计划期降低成本措施的方案。
成本控制在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中不仅仅包括事中控制还包括事前和事后控制。既包括目标成本制定,预算下達,差异的计算,还包括事后分析汇总,计算。
成本核算是将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汇总,然后核算,并得到一段时期内企业的总体费用和单位成本费用。主要是提供企业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有个清晰把握,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成本分析是根据特定原则及方法,对取得的或者说计算出的资料中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进行分析,总结,为决策提供依据。成本分析涵盖面同样广,包括了各个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本考核是采用一定方法和程序,对责任中心控制成本的实际效绩进行恰当的评价和判断,做到奖罚分明。通过成本考核了解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那些环节存在问题并据此加以纠正。
三、小型制造企业成本存在问题
(一)公司缺乏预算管理
公司为正常进行企业的经营活动就必须要对内部各个环节的全部资源进行
有效掌控,而这种掌控是多需要通过预算来安排实现对资源的分配从而可使得
企业的经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其一些预算管理只做到了大部门,并且月度、季度、半年度并不做分析比较预算与实际使用情况,这种全面预算管理的缺失致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处于盲目的状态,并不具有科学性。
(二)没有定额管理制度
费用审核报销制度并不完善,报销并未参照是否已经有预算,一些项目没有具体规定使用的上限,部分超额发生的费用只需要总经理或董事签字就可以报销,没有节约意识。员工多少未形成定额消耗意识,在领用物料进行生产时经常出现随意投料的现象,浪费和报废现象尤其突出。此外, 也并未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定额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公司的成本控制在多数情况
下都脱离了实际生产所需。
(三)未制定责任成本制度
生产成本管理都普遍认为只是管理高层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一般成本管理有三个阶段:事前成本管理、事中成本管理、事后成本管理,大部分是事后一些粗的分析,数据及时性非常滞后,数据的来源还不一定是准确的。企业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像标准成本法、制造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均未在本企业得到使用。
(四)公司缺乏有效的长期战略规划
经营目标的追求上缺乏较为长远的意识。其管理层多数都只看重短期的眼前利益,并且在其经营过程中过分注重利益的最大化增长。
四、针对制造型企业存在问题的提出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劳动定额
公司管理者不仅要考虑到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生产环境的状况,还要充分考虑到生产线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甚至于其心理变化等。通达公司只有在这些方面的基础上制定出劳动定额,才能确保其先进性与合理性,并且在制定时还要满足快、准、全的要求。“快”是时间上的要求,就是定额的制定应该迅速及时,以满足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准”是质量上的要求,即制定的劳动定额应该先进合理,同时在不同产品、不同车间和工种之间保持水平平衡。
(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从精益管理的角度,我们看出,事后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其所需要的并不只是先进的技术水平,同时其还应具有较好的协调能力及责任意识。企业的管理者应在企业内部上下都形成较好的事前控制意识,从而可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后所产生的成本浪费和资源消耗。全面预算管理及重大项目审批制度是现在大部分企业为实现企业战略进行事前控制的常用方法。
(三)引入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五、结论
综上所述,制造型企业需要加强对成本管理基本认知和运用,有利于企业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其他企业,摒除传统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精益效益,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