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申
摘 要:通过讨论人教版高中文言的三字注释的术语使用,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对文言文释义的不统一。参考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在通假的问题上,没有明确通假的同源通假和同音借用。这也是对文字的产生途径、演变历史,乃至用法的模糊不清。应当完善术语使用,但是通假的问题不是单一的,是错综复杂界限不清的,这也是导致术语释义混乱的一个客观原因。本文尝试提倡术语使用尤其是通假问题的清晰化。
关键词:注释;通假;术语
缘起
当系统地翻阅高中语文教材的时候,不难发现在文言文的注释上编写者们的确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应当是在注释当中耗费力气最大的地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准确、值得肯定的。但是,从学术的严谨性上来说,注释方面依然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启发中学生对文言的感知,还应当做到尽善尽美,虽白璧微瑕,亦须指出,以免贻误后学。
本文旨在从文字学的角度讨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三字”注释问题。收集了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所有文言文注释中有关“三字”存在疑义的注释项,讨论它们使用术语的正误以及描写的准确度。藉此引起教材编写者的注意,为日后的再版提供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一、术语使用现状
本文针对“三字”问题展开讨论,教材中涉及的术语主要有“同”、“通”、“也写作”、“也写做”“某某的古字”五种。其中“也写做”和“也写作”应当只是编辑上的错误,本质属于同一个概念。其实,相较原先的几个版本,最新的教材在术语使用上已经有了较为可观的变化,术语的名称种类大大减少,已经较为清晰,但还有部分仍然处于模棱两可的说法之中。既然我们说教材在使用术语上有欠缺,那一定是参考了另外一套标准,按照王力先生的意见,“同”表示异体字,“通”表示通假字,“后来写作”表示古今字。其实,王力先生的“通”字术语还比较模糊,通假应当涉及同源通假和同音借用,在释义的时候还应当做一些必要的说明。下面按照教材顺序进行罗列和讨论。
(一)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
1.1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已和矣表示的语气词本身就属于假借义,在本义上更加没有联系,仅仅音同,更不是异体字,应当属于同音借用,术语应该使用为“通”,并说明为同音借用。
1.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说,《说文》从言从兑,言谈也。悦,《说文》无,《广雅释詁上》悦,乐也。说从来没有悦的读音,但都是兑的孳乳字,二者关系甚微但仍有联系,属于同源通假。然而也有多学者认为是古今字。
1.3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知,《说文》词也,段玉裁说“词”上缺“识”,即识词也。有智慧义。智,《说文》作,在白部,从白从亏从知。本义为智慧。从形体上来看智应当是知的孳乳字。故术语应当用“后来写作”。
2.《荆轲刺秦》
2.1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
反本身有返回义,后加义符“辵”与“反面”义区别,属于古今字,术语应当使用“后写作”。
2.2秦王还柱而走走。还通“环”。
按《说文》,环在玉部,还在辵部,二者音同,不属同源字。术语为“通”,说明属于同音借用。
2.3卒起不意。卒,通“猝”。
卒,《说文》隶人给事者衣为卒。本义为古代奴役穿的衣服,《广韵 没韵》:急也,遽也。今音cù。猝字应当是卒的孳乳字,术语应当用“后来写作”。
3.《鸿门宴》
3.1距关,勿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按《说文》,距在足部,拒在手部,二者分属不同部类,无同源关系,术语应当为“通”,并说明属于同音借用。内,《说文》,入也。从入,外框像房屋,会意字。本义为里面、里头。纳,《说文》中在糸部,形声字,本意是濡湿的样子,该意义不常见于文献。常用义是收纳,使进入,这个意义本来写作“内”,写作“纳”是假借用法。因此术语使用“通”,并说明属于同音借用。
3.2要项伯。要,通“邀”。
要在《说文》臼部,身中也。像人要自臼之形。本义是人体胯下肋上部分。后来写作腰。常用义是索取。二者在字形上没有联系,但属于通源字。故术语应当用“通”,说明属于同源通假。
(二)必修二
1.《兰亭序集》
1.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
悟,《说文》觉也。从心吾声。形声字,本意是觉悟。晤,《说文》明也。从日吾声。形声字,本意是觉悟,因受启发而明白。二者无同源孳乳关系。“晤”字最早见于《诗经 陈风 东门之池》“彼美淑晤”,有见面义,可知为引申义,且主要由该字承担“会见”之义。故术语应当使用“通”,说明属于同音借用。
2.《赤壁赋》
2.1冯虚御风。冯,通“凭”。
冯,《说文》马行疾也。从马冫声。形声字,本义马快跑的样子。凭,《说文》依几也。从任几声。会意字,本义是依靠,依靠在几、栏等上面。二者分属不同部类,无同源通假之说。故术语应当使用“通”,说明属于同音借用。
3.《游褒禅山记》
3.1王回深父。父,通“甫”。
按《说文》父有尊称义,甫亦有尊称义。二者无通假之说,应当径释其义,父(fu),古代男子尊称,相当于现在的“先生”。
(三)必修三
1.《寡人之于国也》
1.1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颁,通“斑”。
颁,《說文》大头也。从页分声。形声字,本义是大头。斑,《说文》辬,驳文也。从文 声。“斑”是“辬”的异体字。本义是杂色花纹。引申为斑白。此二者实无通假之必要。颁白者,头白的人,即为老人。如此训更为贴切。“颁”应当径释其义,头。
1.2涂有饿莩。涂,通“途”;莩,通“殍”。
莩,张舜徽注《说文》莩,莩草也,生湖地色淡白。是一种草本植物。殍,《说文》无。《现代汉语字典》释,形声,从歹孚生。从歹者多与死亡、不祥有关。本义为饿死后无人收之尸。二者无同源关系,故术语应当用“通”,说明属于同音借用。
2.《劝学》
2.1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生,《说文》进也。象艸木生出土上。象形字。本义植物长出地面。性,《说文》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生。形声字,本义是人的本性。是心最初生长出来的状态。《广雅》性,质也。性应当是生的孳乳字,有同源关系。故术语应当用“后来写作”。
3.《过秦论》
3.1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
从,《说文》從,随行也。会意兼形声。象一前一后两个人。本义是跟从。纵,《说文》缓也。一曰舍也。从糸從声。形声字,本义是织布时推开机杼的动作。常用义是放开,听任,属于引申义,亦有纵向义。二者都有相连之义,故术语应当使用“通”,说明同源通用。
3.2赢粮而景从。景,古“影”字。
景,《说文》光也,从日京声。形声字,本义为光亮。影,《说文》无。《玉篇 彡部》影,形影。《类篇 彡部》影,物之阴影也。本义是人或物体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像。二者既同源又同音,影应当是景之孳乳字,也可以是古今字。
3.3锄懮棘矜。懮,同“耰”。
懮,忧患,担忧。耰,农具。二者承担词义有明确的分工。而异体字是音义等同,形体不同。很显然这里应当是同音借用,而非异体字,故术语应当用为“通”,说明同音借用。
4.《师说》
4.1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受,《说文》相付也。从 舟省声。本义是两相交付的过程。后来表示给予写作“授”,表示接受写作“受”。授,《说文》予也。从手从受,受亦声。本义是给予。因此“授”与“受”是古今字。故术语应当使用“后来写作”。
4.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不,《说文》:“鸟上下飞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按:甲骨文写作 《甲骨文字典》:“象花萼之柎形,乃柎之本字。”否定副词是假借用法,读作fou。否,《说文》:“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本义表示否定。二者应当是借字关系。故术语应当用“通”,说明属于同音借用。
(四)必修四
1.《廉颇蔺相如列传》
1.1拜书送于庭。庭,通“廷”。
《说文》:“庭,宫中也。”段玉裁注:“宫者,室也,室之中曰庭。”通“廷”时,表“直,正”之义。《尔雅·释训下》:“庭,直也。”郝懿行义疏:“庭者,廷之叚音也。”课文注释中将“庭”解释为“朝廷上”,但文中的“庭”并不通“廷”。《说文》:“廷,朝中也。”段玉裁注:“朝中者,中于朝也。古外朝、治朝、燕朝,皆不屋,在廷,故雨霑服失容则废。”对比可见,“庭”范围大而程度浅,“廷”范围小而程度深。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庭”字出现了一次,“廷”字出现了四次,若“庭”通“廷”,司马迁则没有分别写出的必要。此处的“庭”字是本字本用,应直接释为“宫中”。
1.2缪公。缪,通“穆”。
穆本义为禾,谥号“穆”为假借义。古缪音与穆音同,二者无同源联系,故术语应当用“通”,并说明同音借用。
1.3案图。案,通“按”。
案,《说文》几属。从木安声。本义是桌子。按,《说文》下也,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后介词按照,依据,依照义属假借义。故术语应当用“通”,说明同音通假。
2.《苏武传》
2.1畔主背亲。畔,同“叛”。
畔,《说文》田界也。从田半声。本义是田界。叛,《说文》半也,从半反声。本义是分离、分开,引申为背叛、反叛。显然二者无同源关系,更不是异体字关系。故术语应当用“通”,说明同音借用。
2.2掘野鼠去草实而实之。去,同“弆”读ju。
去,《说文》人相违也。从大凵声。本义是离开。弆,义为收藏。任何资料上“去”都没有收藏的意义。更不可能是异体字的关系。故术语应当为“通”,说明同音借用。
3.《张衡传》
3.1璇机。璇机,也写作“璇玑”。
单纯词,一两个汉字音记一个语素义。不限字形,二者应当是异体字,故术语用“同”。或者径释其义。
3.2傅会。傅会,也写作“附会”。
附会,附着会和之义。属于连谓结构。傅,《说文》:“相也。从人尃声。”本义是辅助。二者无过于明显的联系,但是使用“傅会”的习惯被保留下来,应当归入异形词范畴。术语应当使用“同”。
(五)必修五
1.《归去来兮辞》
1.1乃瞻衡字。衡,通“横”。
衡,《说文》:“牛触,横大木其角。从角从大,行声。”本义是绑在牛角上防止触入的横木。横,《说文》:“阑木也。从木黄声。”本义为门前横木。二者均有横木义,用途不同耳。二者既是同源又是同音。应当径释其义,衡,横木,本文借代房屋。
1.2景翳翳以将入。景,同“影”。
同上文3.2,但此处译为名词“影子”。
2.《滕王阁序》
2.1俨骖騑于上路。俨,同“严”。
俨,《说文》:“昂头也”后引申为整理,使整齐。严,《说文》:“教命急也。从吅 声。”本义是严厉。二者无同源关系,亦非异体。故术语应当用“通”,说明同音借用。
3.《逍遥游》
3.1北冥有鱼。冥,通“溟”。
《说文·冥部》:“冥,幽也。”本为昏暗之义。《说文·水部》:“溟,小雨溟溟也。”本义为小雨濛濛。《广韵·青韵》:“溟,海也。”北周庾信《望渭水》:“犹言吟溟浦,应有落帆归。”唐陆德明释文:“北冥,本亦作溟,北海也。”两字音同义同,应视为相互通用的异体字,术语应当用“同”。
3.2三餐而反。反,后作“返”。
见2.1
4.《陈情表》
4.1夙遭闵凶。闵,通“悯”。
《說文》:“闵,吊者在门也。”本义指凶丧、忧患。《左传·宣公十二年》:“寡君少遭闵凶。”引申为怜悯、哀怜之义,后来常用“悯”表示该词义,所以二者在怜悯义上可认作古今字。但闵的本义至今仍在沿用,因此,此处是本字本用,应径释其义为“凶丧、忧患”。
4.2零丁。零丁,通“伶仃”。
连绵词,同音异形,术语应当用“同”。
结语
通过以上讨论,从术语使用的角度来看,人教版高中文言文的注释术语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讨论高中文言三字注释的情况可以管见当前对通假,古今,异体三字的注释的混乱现象。尤其是通假的问题。有些同音通假字看似是同音借用,也有可能是作者临时借用,本质上讲是写了错别字。也可能是在后代传抄刊印当中出现的误差。这两种主观的“通假”现象不应当是研究通假的立足点。总之,“通假”术语的使用是很混乱的。应当区分“同源通假”和“同音借用”。发源字与孳乳字通用的情况很多。虽然二者注释是“通”,但还需要说明各自属于何种情况的通假或借用。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中华书局,1963.
[3] 许征.常用汉字解析[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
[5] 许征.说通假[M].语言与翻译,2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