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平
摘 要:物理在初中的学校教育工作当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同时,物理学科在中考当中也占据一席之地,由此可见物理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好物理。但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种很容易发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升缓慢,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概念;生活化教学;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当中,充斥着非常多的物理概念,这些物理概念大多以非常专业的语言对物理现象进行阐述,使学生较难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效果不佳,更重要的是,长时间的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物理概念的教学,会逐渐打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受到成果,更有甚者,会因物理概念抽象性的影响,导致学生产生放弃学习物理的情况。想要规避这一问题,教师则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改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固有印象。
一、深入挖掘教材,遵守教学准绳
前期工作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必不可少,优秀充足的前期工作能够帮助更有成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能够找到物理概念种与现实生活之间相联系的点,并将这一点适当的放大,让学生看到物理概念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使学生意识到物理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物理概念以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概括,以物理概念在生活场景中的表现作为理解记忆的基石。
以《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为例。在这一节中,教材对噪声的概念进行了用专业的物理语言进行了概述:“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由于学生在升入初二之后才开始接触物理科目,对“发声体”、“无规则振动”这些词汇只能通过常识来进行界定,也就造成了学生对物理概念一知半解。教师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可以从学生身边的物品着手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将钢尺一端按在课桌上,用手拨动另一端,钢尺发出了声音,此时,钢尺就是发声体,如此一来,学生对概念就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便于学生进行理解与记忆。同时结合课本中给出的生活中噪声的举例,学生接受起这条概念来就会显得更加容易。
二、注重教学重点,揭示概念本质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一章节的知识都有其教学重点,因此,在重点内容的物理概念部分,更应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将物理概念产生较为深入的认识,从而揭示物理概念的本质,使学生彻底的消化吸收物理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通过将物理概念与生活当中常见的场景进行类比,让学生产生联想,从而用较为简单的形式了解物理概念。
以《密度》教学为例,同样,在教材当中,对密度做出了非常明确的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这条概念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读起来都会显得非常拗口,自然对其关注会降低,但密度的概念又是这一章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师又不得不想尽办法帮助学生去解决这个难以理解的问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即可采用联系生活场景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以教室为例,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构成教室这个“物体”的“物质”,同时,引导学生想象,教室中刚好放得下四十名学生,而由于各种原因,现在需要在教室中再加入二十名学生,就会使教室非常拥挤,也就是教室这个“物体”的密度变大了。这样一来,学生在这个教室人数变化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密度的概念,并能够讲清楚密度的本质,从而能够对物理概念产生更加详尽的认识。
三、讲清概念区别,构建概念系统
在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当中,有着许多非常容易混淆的部分,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将有着相似点的物理概念,要将相似的二者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对易混淆的概念产生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避免“张冠李戴”现象的产生。
以《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教学为例,“折射”与“反射”仅一字之差,却表达了不同的物理概念,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非常容易将二者记混,使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分辨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困惑,对与学生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在教材中,对光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都做出了明确的说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确的分辨两者之间的区别,教师仍然可以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当中所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将二者区分开。例如,清澈见底的泳池看起来非常浅,但实际下水后却发现与肉眼观测的深浅有所不同,这便是光线发生了折射现象;而汽车的后视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很好的将二者区分开来,并能够对两个概念产生更加理性的认识。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时,最重要的方法及时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改变物理概念语言的专业性,让学生收获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物理概念,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宋佰桐.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2] 王丹. 基于生活化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