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芳
摘 要:游戏是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生活是玩耍,在各种游戏中,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智力得到开发,对世界的认知也逐渐提升。但幼儿对于游戏的自主性较低,幼儿教师需要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幼儿一定的权利,让他们自行选择自己的游戏方式。只有激活了幼儿的自主性,幼儿游戏活动的施展才会更加有意义,最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激发策略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天生好动,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可见幼儿游戏的重要性。在传统的幼儿游戏中,常常是由教师指定特定的游戏名称,让幼儿听从教师的指令进行各个环节的游戏。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与指导方式应发生转变,将幼儿的地位体现出来,让幼儿在自主的环境里参与游戏,体现游戏的育人价值。结合多年的幼教经验,笔者认为,要想提升幼儿参与游戏的自主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愉悦宽松自主的氛围能激发幼儿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拘束太多的环境反而让幼儿的自主性无法发挥。为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游戏环境。为了激发幼儿的关注力,在游戏开展之前,笔者一般都会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吸引幼儿自主参与到游戏中来。
例如,在“今日我是值班小護士”游戏中,在游戏的开始阶段,笔者先将准备好的听诊器、体温计等展现出来,然后问幼儿:“你们谁能告诉老师,这个是干嘛用的?”幼儿们纷纷抢答。在幼儿们知道这些“医用物品”的用处之后,笔者激励他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怎么用吗?给大家做个表演如何?”如此,每个幼儿拿到一定的物品,有的幼儿穿上白衣,俨然一个个专业的医生一样。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中,幼儿们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他们既感到好奇,又感到富有趣味性,最终这节游戏活动比较成功。
二、挖掘材料,营造游戏参与环境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学前儿童的智慧多数源于材料。适宜的材料是幼儿进行想象和联想的基本动力,在传统的区域材料投放中,幼儿园及教师通常为幼儿投放一些没有创新价值和富有挑战性的材料,导致幼儿参与游戏的趣味全无。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幼儿教师应为幼儿的长期发展考虑,为幼儿投放一些富有创新和趣味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创新发展能力。
例如,在进行科学游戏“纸的力量大”时,笔者为幼儿准备了积木桥墩(桥墩固定)、白纸、本子(每份数量相同,用于操作)、记录纸、记录笔。然后给幼儿讲述探索游戏的基本原则,将圆圆的积木固定成桥墩,然后让幼儿自主研究纸张承受本子的重量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每进行一次实验都要幼儿将自己的实验状况记录来。最后幼儿发现:纸张的数量越多,承受的本子重量就越多。在这样的科学小游戏中,每个幼儿得到了尊重和自主权,他们参与游戏的主动性更高,对游戏的兴趣更足,对游戏的总结更积极,游戏的效率自然就高。
三、给予自主,提升幼儿生活认知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有思想的“小天才”,他们的脑海里有各种奇异的想法。如果教师能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并给予幼儿参与游戏的自主权,那么游戏的内容将会更加多样,对于幼儿的成长都是很好的推动力量。教师应让幼儿玩自己想玩、喜欢玩的游戏,使得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
例如,为了让幼儿明白交通规则,在游戏前期,笔者先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为幼儿呈现不同的角色进行自主选择。比如对车感兴趣的小朋友主动要求做车主,可是大家都想骑车或开车,车不够怎么办?要想实现马路上行人的人身安全,交通不堵塞,还应该有什么角色?幼儿在讨论中最终能协商出不同的角色扮演,有的扮演了交通指挥员,有的幼儿扮演了过路人,有的幼儿扮演了开车司机,还有的幼儿扮演了交通灯的控制员。在各种角色的扮演中,每个幼儿都明白了要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在比较自主的游戏环节中,每个幼儿依据自己想到的交通人员进行角色的扮演,在充分自主的表现中使得游戏的情节更加精彩,内容更加充实丰富。事实证明,只有将幼儿的自主权激发出来,才能推动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只有在无拘束的条件下,幼儿的思维才会被解放,才能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
综上所述,幼儿园游戏是推促儿童认识和探索世界,促进其身心各方面能力成长的重要形式,通过多样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动脑、动手能力的提升,让他们的智力水平、社交能力和组织协调等多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幼儿游戏,离不开幼儿教师的支持和指导。幼儿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应挖掘丰富多样的材料,营造游戏的环境,让幼儿在材料的刺激下产生参与游戏的动力。教师还应给予幼儿自主权,让幼儿自由发挥,自由创造游戏。激发幼儿自主参与游戏的方式还有很多,幼儿教师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与尝试,相信幼儿的游戏将会更加多姿多彩,幼儿的个性潜力将会无限放大。
参考文献:
[1]姚敏.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7(36):175-176.
[2]陆玲.我的游戏我做主浅谈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开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