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中,研究者将结合个人从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经验,阐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及原则,分析当前国内高校财务管理實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策略与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以此篇论文为同行业者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解决方案;优化策略;高校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人员
在国家重视发展建设高校教育事业的今天,如何通过内控管理工作,建立稳定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保护学校资金和财产的合理分配与安全,为高校科研、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一、高校内控管理、财务工作的要求与原则分析
现阶段高校的内控管理、财务工作,包括科研经费分配、专项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基本建设、合同管理、采购管理、支出管理、收入管理和预算管理等几方面内容,其应遵守的内控要求及原则如下。
(一)重视预算投资内控管理
我国高校在内控管理、财务工作中,应重视预算投资管理,建立标准化、系统化的预算管理制度,结合本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工作需求,科学编制预算方案,优化各项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预算缺失或者预算超出等问题的形成。预算投资内控应当与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相结合,确保预算方案得到严格执行,也保证学校的运营成本、费用支出有理有据、遵守预算方案的规定。
(二)合理分配专项资金和科研经费
高校应重视并做好专项资金和科研经费的合理分配,依据国家教育部门和相关政策的要求规定,结合本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规章守则,制定专项资金、科研经费的分配及使用细则,设立监督部门对资金经费的分配及使用情况予以监督,掌握专项资金、科研经费的开支比例、用途和去向。
(三)加强对高校资金与财产的科学管理
高校应当组建资产管理的专项负责部门,建立并完善资产管理机制,优化资金财产管理策略与方式、方法,学习并应用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的资产管理技术,搭建信息化的资产管理系统,全面保证学校财产和资金的安全,防范各项风险。
(四)提高财务人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为了做好内控管理和财务工作,高校管理者应当重视创新技术、科学知识与理念的学习及应用,借助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本校内控工作质量。相关部门应组织开展针对财务人员、会计人员的选拔、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二、高校内控管理、财务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内控管理、财务工作机制的缺失或者不全面
实践调查中,研究者发现一些高校不重视内控工作,内控管理、财务工作机制的缺失或者不全面,或者没有结合本校财务、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况,照抄、复制其他学校或者企业的内控管理策略,导致内控管理工作的效果不好。
(二)领导和管理者的内控意识薄弱
部分高校领导和部门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内控管理、财务工作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内控管理意识不足和薄弱,造成对内控管理工作的忽视和放松,不利于内控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高校财务工作的潜在风险隐患。
(三)内控管理策略的执行效果不理想
少数高校虽然制定了内控管理的相关制度及措施,但内控策略的执行效果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内控管理目标。由于内控策略的执行力度不够,造成学校内控管理机制失去原有的作用,财务管理工作无序、混乱。
(四)内控管理工作缺少规范制度和标准化流程
当前,国内多数高校的专项资金、科研经费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学校自主经营所得,二是政府财政拨划。其中,自主经营所得在逐步成为高校运营资金的主要来源。调查显示,一些高校因为缺失内控工作的规范制度和标准化流程,增加了运营成本,形成了资产负债等财务危机,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科研工作。相反,只有尽快建立并完善内控工作的制度与流程,才能够保证高校各项资源和资金得到合理分配和高效合理使用,为学校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
三、高校内控管理、财务工作的应对策略与解决方案
(一)树立正确科学的内控管理、财务工作理念
科学理念、正确认识的树立,能够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思想指导和行动方向。在高校的内控管理、财务工作中,需要依靠科学认识理念作为指导,为内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行动原则和理论依据。
首先,高校的管理者和领导应具备先进的内控工作意识,遵守国家政策、教育部门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与规定,在合理范围内,科学分配及使用高校的专项资金和科研经费,加强对高校财务工作的管理,在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内控管理工作氛围,提高教职员工、每一位工作人员参与内控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交流对话,建立针对内控管理的绩效考核与评估奖惩机制,设立监督部门对内控工作予以监督审核。
其次,高校应重视对财务人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定期开展学习活动,组织经验交流和各种形式的讲座、培训班,丰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为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构建内控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高校方面需要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观念,要正视高校运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财务风险问题,要构建必要的风险预警体系,努力将高校风险控制于可控范围之中。与此同时,高校方面应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要合理评估自身实际情况,避免盲目扩建,要合理化自身决策。其次,高校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财务核算分析能力,要积极避免各种融资风险蔓延,要合理化自身的融资投资,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因素对自身财务经济的影响。
(三)完善内控管理监督制度
在健全内控监督机制时,高校方面首先需要强化自身的内部控制,要确保内控监控能够有效覆盖各项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高校方面需要强调内控监督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要使之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在执行相关工作时具备一定的强制性,以确保内控监督能够少有阻力。最后,对于内控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各种经济问题,应对之进行及时的披露,要广泛征集各种内控监督策略,促使全民监督格局形成,加快高校内控监督机制健全的步伐。
(四)科学编制预算方案
预算编制关系高校未来的发展状况,因而必须具备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高校方面应正视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合理使用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要保证自身的预算编制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高校方面应该积极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融入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全面提高预算管理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之有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能够有意识地规避各种风险管理问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国内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趋紧张激烈,高校内控管理、财务工作面临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如何建立并完善全过程的内控管理机制,是各地高校所面对和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从实践考察来看,部分高校的内控工作中存在意识理念薄弱,财务人员专业能力高低不齐,内控管理、财务工作机制的缺失或者不全面,内控管理策略的执行效果不理想,内控管理工作缺少规范制度和标准化流程等问题,作为高校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应树立科学的内控管理理念,构建内控风险防范机制,完善内控管理监督制度,全面提高内控管理水平,为高校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和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李亚平.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 17) :162-163.
[2]许璟.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265.
[3]张明凤,施静.基于风险管控的高校财务内控体系构建[J].纳税,2019,13(24) :61+64.
[4]陈洋琴.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视角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思考[J].上海管理科学,2019,41(4):112-114.
[5]宁璠.浅谈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内控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8) :284-285.
作者简介:
张瑶,东北财经大学财务处,辽宁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