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妹
摘 要:《欢乐喜剧人》将传播理论运用节目中,是非常值得借鉴和欣赏的。本文主要在议程设置、传播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欢乐喜剧人》传播学运用,并对《欢乐喜剧人》进行了SWOT分析。
关键词:《欢乐喜剧人》;议程设置;传播环境;SWOT分析法
一、《欢乐喜剧人》的节目概况
《欢乐喜剧人》是全国首档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该节目聚集了在我国当代喜剧发展史上有号召力的人物,还有创新力十足的新人笑星,为观众带来了各种搞笑灵魂的撞击。
二、《欢乐喜剧人》的传播学解读
(一)议程设置:借助新媒体,全新设置节目
1.人为设置大众关注点
《欢乐喜剧人》能够成功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很强的议程设置能力,它不再打造明星高高在上的角色视角,而是通过互动、明星的自黑,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打造了一种明星与观众平视的关系,反而赢得了当下年轻人的喜爱。
2.多元传播扩大受众群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多种渠道都可以收看《欢乐喜剧人》,随时随地可以看到精彩的节目,同时还有各种花絮、节目集锦,全方位地吸引着观众注意力,让观众能够暂时离开快节奏的生活压力,全身心地感受喜剧的魅力,为心情做一个spa,缓解压力,宣泄不满,使得大脑放松。
(二)《欢乐喜剧人》的传播环境
1.政策环境
《欢乐喜剧人》能够成功播出当然是需要我们国家的政策支持的。首先国家政策支持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欢乐喜剧人》节目的原创性,相对其他几个同时比较火爆的真人秀节目,《欢乐喜剧人》既保持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同时在传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时尚感,这也是我们国家政策所提倡的。
2.文化环境
《欢乐喜剧人》作为国内原创节目,瞬间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它是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节目,其中小品、相声、东北民间艺术等都是中国特有的,开创了喜剧真人秀的先河,并带动了一系列喜剧类节目的发展,是中国综艺节目文化的进步。
3.媒体环境
在新媒体巨大冲击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如今,受众不再是只有电视这唯一的选择渠道去看电视节目,而是有各种选择观看的途径,手机和互联网已然是当下年轻受众的主要选择,如此一来,电视节目的受众也更加广泛了,同时他们反馈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三)《欢乐喜剧人》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
一档节目是否受欢迎,节目编排的独特性也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欢乐喜剧人》在选择节目主持人的时候也极具创新性,第一季是选择了当时相对较为火爆的萌大叔吴秀波,对于节目而言,当时的选择肯定是没错的,吴秀波帅气的外表、温暖的笑容,迅速吸收了很多节目粉丝。而接下来的几季都选择了著名的相声演员郭德纲,郭德纲的德云社可谓是吸引了众多粉丝,他来做主持人,无疑是带给了观众无限的期待性。首先,他本身是一个名望极佳的相声大咖,拥有比较多的相声粉丝,再就是他在现场和观众的互动和参赛者的互动都让现场的气氛处于比较高涨和期待的状态。
2.劣势(Weakness)
对于《欢乐喜剧人》而言,其最大的弱势是在现有节目的基础上寻求创新,《欢乐喜剧人》需要寻求新的节目思路,不能固守原来的模式,应该注入新鲜血液。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现在的综艺节目已经不像以前可保持一个节目的形式多年不变仍可以保持许多受众,现在的受众选择变多,思路更新换代快,节目必须跟上节奏,进行创新。还有一个弱势就是,每一季的竞演嘉宾需要邀请一名或多名当下比较火的喜剧明星来进行比赛或者搭档,为节目保证收视率。
3.机遇(Opportunity)
新媒体时代,受众收视习惯正逐渐改变,微博是实时更新的信息平台,收看某一节目并在此“签到”的受众越多,越容易就某一节目形成微博话题,微博的讨论可能反哺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形成观众的回流。《欢乐喜剧人》官微便为习惯“微博签到”的观众提供了交流的场地,其所发布的节目预告、节目直播和花絮更成为讨论的素材。受众从电视到微博再到电视的回流模式也为微博传播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微博传播需要跳出与受众互动仅在微博平台上进行这一局限,以电视节目为据点将微博粉丝变为电视观众后再使其回到微博的讨论中来。
4.威胁(Threaten)
虽然说《欢乐喜剧人》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紧随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涌现,如《喜剧总动员》《跨界喜剧王》等等。《欢乐喜剧人》如果想继续保持优势的话就得创新,不管在传播模式还是播出效果上,都得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来。如果在与同质类节目的竞争中不占优势,势必会削弱其传播效果。
三、结束语
作为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欢乐喜剧人》里蕴含了丰富的传播学理论。换句话说,也正是因为《欢乐喜剧人》正确的运用了传播学知识,才让它的成功又进了一步。
《欢乐喜剧人》不再是传统戏剧模式的输出,而是重新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而又创新时尚的综艺喜剧模式,收视率的节节攀升,也正是证明了观众的肯定。其实《欢乐喜剧人》不只是一个综艺节目的输出,更是一种正能量的输出,就像节目的宗旨所说,“搞笑,我们是认真的”,不仅是节目幕后团队的认真,也是参赛演员的认真,竭尽全力为观众带来一部作品,博观众一乐,这也是节目受欢迎的一大原因吧。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模式论[J],杭州大学学报,1996.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谢耕耘.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尹鸿.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5]吕鸿儒.浅析喜剧类综艺节目现状及市场化走向——以《欢乐喜剧人》为例[J].西部广播电,2015.
[6]沈浩卿.2015喜劇综艺已成各大卫视标配 最受中青年欢迎2015-04-01.
[7]王宁.从喜剧类真人秀节目看中国小品艺术的嬗变[J].视听,2016.
[8]本刊编辑部.《欢乐喜剧人》“挑逗”你的笑点[J].声屏世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