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平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优良的道德品质,还促进法律知识的有效普及。新课程改革下,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初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既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普法教育,提升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重视,不断激发学生的法律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素质,进而引导学生遵纪守法的同时利用法律来进行自我保护。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普法教育;法律素质
学生是祖国发展的动力和希望,初中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階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树立正确法治观念。因此,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其中,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法律知识及其重要性,同时促使学生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与内容,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一、深入探究教学内容,积极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入教材研究,突出教材中普法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素质,最终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深入教材研究,不断挖掘教材的法律观念和知识,渗透一些学生比较熟悉或者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应用内容,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法律知识,进而有效促进学生法治教育的进行。
例如,在学到“感受法律的尊严”一课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然后对学生提出有法律知识有关的问题,比如面对诱惑,怎样提升自身的约束力?如果没有及时约束自己,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等等,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感知法律教育,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同时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
二、优化法制教育形式,强化学生对于法律的认知度
法律是影响学生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学生的教育中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利于学生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并体验法律学习的重要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合作探究有关的法律知识。同时还能够通过多媒体等教学形式,优化法制教育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法律法规的认知能力。
例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教材,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结合教材内容,积极挖掘并融入生活中的素材,制作成相关的教学课件,然后根据相关内容提出有法律有关问题。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认知度。或者在实际普法教育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将学生分成合作小组,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互相交流与讨论有关的法律问题和知识,进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紧扣法律知识实用性,提高学生法律修养和素质
普法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很多问题都需要法律,教师要积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了解到法律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教师在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联系实际生活,不仅让学生充分认识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更要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与修养,学会用法律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运用合理的实践策略,不断优化普法教育的教学过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紧扣法律知识的实用性,拓宽法律知识渠道,进而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
例如,教师在讲到“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时候,为了突出法律知识的实用性,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比如,一名同学在照相馆的橱窗里发现了自己的照片,但是照相馆却没有和他说过这件事,对此,这位同学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肖像权?然后教师在结合相关的法律知识,为学生进行解答,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法律对自我保护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能够明白法律是维护权益最有效的武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同时增强学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总而言之,基于法律法规的重要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不仅能够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法律知识的普及与教育,让法律法规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成为合格的未来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邹平安.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法律素养[J].语文课内外,2019,(1):232.
[2]江建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8,(1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