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导入设计

2019-09-10 01:56严仙娥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4期
关键词:导入兴趣有效性

严仙娥

摘要: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有效的导入,不但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关键词:兴趣;导入;探究;有效性

要想上好一堂课,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导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拉近师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

所谓导入,就是教师在讲课之前,有意识、有目的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引导学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语言和艺术,是课堂教学的启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导入通常一到五分钟,要能体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语言要具有概括力、趣味性、鼓动性,要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之跃跃欲试;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引起思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一定的情感性,起到缩小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作用,为数学课堂教学奠定一定基础。

1、实物演示导入

通过展示物品的方法导入新课,学生摸得着看得见,有助于学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展示的物品可以是一张图、一幅画、一张表、一件实物教具等,只要运用得当都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教师抱着一个篮球进教室,学生必然会以奇怪的眼神看,师问同学注意过篮球抛出去后在空中经过的路线了吗?接着教师叫同学认真观察球经过的路线,“某某同学接球”,教师把球从讲台上传下去,叫同学在稿纸上画出篮球在空中经过的大致路线图,并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二次函数的图像。

2、生活需要导入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教学有序数对时,可这样导入:学校期中考后要举行一次家长座谈会,要求每位同学的家长必须坐在你们的位置上,便于老师及时认识各位同学的家长;从教室前门进,规定教室中的座位竖行为列,横行为排,你准备怎样告诉你的家长,才能让你的家长快速准确找到你的座位(桌子座位是双人座)。给学生考虑一分钟,然后问学生用一个数字能说出你的准确位置吗?要几个数字才能说明呢?在问坐在二排五行的同学和五排二行的同学是同一个吗,他们分别要怎样表示,这就是今天要学的有序数对。

3、历史故事导入

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结合课本内容适当的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这些丰富的课程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高斯、笛卡儿、牛顿以及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用来设计教学情境导入。

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通过故事: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有次应邀参加一位富有政要的餐会,这位主人豪华宫殿般的餐厅铺着是正方形美丽的大理石地砖,由于大餐迟迟不上桌,这些饥肠辘辘的贵宾颇有怨言;但这位善于观察和理解的数学家却凝视脚下这些排列规则、美丽的方形磁砖,但毕达哥拉斯不只是欣赏磁砖的美丽,而是想到它们和[数]之间的关系,于是 拿了画笔并且蹲在地板上,选了一块磁砖以它的对角线 AB为边画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面积恰好等于两块磁砖的面积的和。他很好奇....于是再以两块磁砖拼成的矩形之对角线作另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之面积等于5块磁砖的面积,也就是以两股为边作正方形面积之和。至此毕达哥拉斯作了大胆的假设:任何直角三角形,其斜边的平方恰好等于另两边平方之和。这就是有名的勾股定理。

4、实践验证导入

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时,可让学生将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在实践中总结出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结论,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这种导入新课的好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克服懒惰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激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自己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类比导入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由于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类比导入新课在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如果在教学分式时,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又如,讲解不等式的解法时可用方程的解法类比,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全等三角形判定类比,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共同点,又能使学生认清不同点。采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挖掘教材中可作类比的内容来导入新课,必然会使学生从中学到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去猜测和发现新问题及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并且尝到由此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6、情境导入

教学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理念。这样从实际生活中引入新知,符合探求知识的规律,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问题的产生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无限趣味,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7、提问导入

提问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教学“随机事件”一节,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就要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可提问学生从一副扑克牌(不含大小王)中随意抽出一只,可能是什么花色的?这一问题创设情境,从而引出新课内容。然后再让学生从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几叠扑克中抽取,感受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等概念。

当然,导入新课时所选用的内容必须紧扣课题,不能脱离正课主题,不能与课题有矛盾或冲突。否则不但没有起到帮助理解新知识的作用,反而干扰了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会给学生的认识过程造成障碍。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导入方法的选用要因人而宜,因教学内容而宜。不是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十分巧妙的导入,所以不必每一节课都要绞尽脑汁去设计,有时简单的复习导入、直接导入等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无论用哪种方式导入,必须使问题情境结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三者和谐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课堂导入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张守波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  数学通报 1996

[3] 施良方 《学习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 《新课标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教案》延边教育出版社 2012年12月修订版

[5] 《中国数学教育》  初中版    2013  1-2

(作者單位:大理州祥云县禾甸中学)

猜你喜欢
导入兴趣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