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塑造记

2019-09-10 07:22郑莉
中国工人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国工匠工会

郑莉

2019年3月1日,10位来自国防军工、电子科技、石油勘探、文物修复等多个行业的优秀工匠,成为媒体聚光灯下的“明星”—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首播。

这是10个响亮的名字:高凤林、李万君、夏立、王进、朱恒银、乔素凯、陈行行、王树军、谭文波、李云鹤。

他们是焊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技能大师;破解“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核心技术难题的“工人院士”;为“嫦娥探月”组配高精度射电望远镜的金牌工人;36岁就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特高压带电检修工;我国深部地质找矿钻探领跑者;中国第一代核燃料修复师;国防军工行业新一代技术工人;突破进口发动机生产线技术封锁的设备维修工;实现石油工程技术重大革新的“油田土发明家”;用一生和时间赛跑、抢救国宝的文物修复师。颁奖典礼还向3万多名“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表达了特别致敬。

他们当中最年长的86岁,最年轻的29岁。每一位当选者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都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都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传承者。

大国工匠火了。

从2018年6月启动“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到2019年3月1日中央电视台颁奖典礼播出,持续半年多的活动中,从各级工会层层组织推荐选拔,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到专家评委会认真遴选评审,再到全国总工会正式“官宣”,及至颁奖晚会前夕各路媒体的预热造势和颁奖晚会的播出、复播,这一波操作,让“大国工匠”四个字,因为更多的关注,而被赋予了别样的荣誉。而站在年度人物榜中的10位工匠,更是成为被学习的榜样,网上网下掀起了一股学习大国工匠、争当工匠人才的热潮。

优秀的工匠被人们所追捧,不仅因为他们技艺超群,更在于他们身上承载的职业精神—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创造一流。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一系列国家战略部署,无不呼唤着一支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蓄向上的力量。

那么,作为职工“娘家人”的工会组织,是如何拓展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为一线工人、优秀工匠打造岗位创新舞台的?又是怎样实现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这项“国家使命”的?

一场培育、学习、宣传大国工匠,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工会行动,在全国各行各业、在亿万劳动群众中持续展开。

“大国工匠”闪亮登场

201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90周年,这一年也被看作中国工会改革“元年”—是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第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全总正式启动改革试点工作。

《方案》中,一项重要任务引起特别关注: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主力军作用。

不久,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开始酝酿。

2015年11月20日,位于北京西长安街的全国总工会大楼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大国工匠代表、劳动模范、地方工会干部和技校学生。他们都是来参加全国总工会与中央电视台召开的大国工匠座谈会的。

会上,大国工匠代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等就立足岗位、成就梦想作了发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直属工会和上海市总工会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培养、学习和宣传大国工匠的经验做法;全国总工会主要领导讲话,强调了工会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意义。

会议要求,各级工会按照党中央对全总改革试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着力打造和做强大国工匠等品牌,在充分发挥大国工匠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关心关爱大国工匠等高技能人才上下更大功夫,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更充分地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这次座谈会正式拉开了工会系统培育大国工匠品牌的序幕。

全国总工会提出叫响大国工匠品牌,源于怎样的考量?从组织座谈会的全国总工会领导的一番话中或许能够获得解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国工匠支撑的就是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大批德艺双馨的优秀工匠,高水平工匠队伍是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大国工匠、重塑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作为党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工会组织不能缺位,也不会缺位。

对于拥有3亿会员的中国工会来说,培育大国工匠的独特优势不言而喻。

4万余名—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数量;2亿人次—参加劳动竞赛和技能大赛职工的大约数字。这些都成为寻找、发掘大国工匠的富矿。

从这场座谈会起,全国总工会带领各级工会以改革试点为契机,全力打造大国工匠品牌。

2016年起,在全国总工会的大力推介下,大国工匠强势登陆中央新闻主流媒体、网站的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形成了主流媒体强力推进、网络媒体同步互动的全方位、高频次、立体化宣传态势。

—与中央电视台深度合作,推出了《大国工匠》系列报道,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重点新闻栏目强势推出。近五年来,全总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推出6季《大国工匠》和8集《大国工匠》专题片,并启动“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仅2016年“十一”期间,大国工匠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超过2.8亿,3000万人参与《大国工匠》新闻专题片新媒體直播互动,视频被播放300万余次,网友点赞500多万次,评论100多万条。

—与国家网信办联合组织开展了“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先后组织媒体深入50多个城市、100多家企业采访报道工匠典型100余人。优秀工匠的奋斗故事登上中央各大网站、工会系统网站,乃至主要商业网站的醒目位置。

—与中央主要媒体合作,如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开设专栏,推出专版,并制作刊发大国工匠人物宣传广告;工会系统4000多个微信公众号、800多个微博账号则持续宣传阐释工匠精神,讲述大国工匠故事。

—2016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全国总工会与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共同发布、宣传的10位“最美职工”全部为大国工匠。

在“全媒体”讲述中,劳模、工匠走进了千家万户,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也愈发成为职工的“流行语”。

2016年12月14日,《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工匠精神”从上百个候选语中脱颖而出,入选当年十大流行语。

“工匠精神”更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让工匠精神“火”起来

2016年1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和10个全国产业工会,陆续接到了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下发的一则“寻人启事”—《关于开展“身边的大国工匠”推荐学习活动的通知》。

活动目的是通过推荐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职工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建设美好生活,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也意味着全国工会系统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有了更加系统的举措。

从2016年1月至12月,一场声势浩大的“寻找大国工匠”行动在全国各地、各行业全面铺开。

通过全国铁路、民航、金融工会和教科文卫体、海员建设、能源化学地质、机冶建材、国防邮电、财贸轻纺烟草、农林水利等产业工会的深入走访和挖掘,一大批大国工匠典型脱颖而出。据不完全统计,在“身边的大国工匠”推荐学习活动中,各地已累计推荐身边大国工匠万余名。

许多原先名不见经传的一线职工脱颖而出。其中,有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王曙群。16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练就了“精、新、准、快”的绝技绝活,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载人航天总装队伍,成长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装战线上的领军人物。有被誉为“工人院士”、生产空警 2000预警机新型雷达的胡胜;有让水泥窑成功变身为“城市净化器”的技术能手郭玉全。有坚守穷山僻壤的铁路养路工王庭虎。还有被称为“中国核电建设百科全书”的李政、依靠一双“火眼金睛”救死扶伤的放射科医生耿道颖……

与此同时,在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工会的积极推动下,大国工匠走进了企业、社区、学校。

2016年10月10日,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合作,将高凤林、宁允展等大国工匠请进校园,现场展示技艺,与师生交流互动,传授做人学艺的经验和体会。自活动启动以来,先后在北京、武汉、柳州等地成功举办10场示范活动,上万名师生参加。

2017年,“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在全国职业院校全面铺开。通过聘请大国工匠为客座教授、倡导在学校建立大师工作室等形式,实现年青学子与大国工匠之间的长期联系,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搭建平台。

大国工匠的影响力逐渐辐射到各行各业,影响了一线职工、工会干部和青年学生。

曾多次参与策划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的工作人员表示,“大国工匠的话语很平实,工作很平凡,但他们娓娓讲述的成长经历,让年轻的90后、00后们看到了技术工人持有的严谨、专注、敬业之心,由衷地称赞他们‘伟大’”。

伴随大国工匠品牌越发响亮,社会各界对于工匠人才的关注热度日渐飙升。

2017年4月25日,我国首部大国工匠长篇传记—《大国工匠代旭升传》在北京举行了首发式。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这部图书,是我国第一次为生产一线大国工匠创作出版长篇传记。

“工匠精神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一线工人才是文学创作的富矿。”与会人士呼吁,应该有更多企业和作家为推动中国发展的劳动榜样和大国工匠树碑立传,让他们的故事成为激励亿万劳动者前行的人生财富。

“工匠”不仅成为“文化圈”的宠儿,更是网友热捧的对象。有网友在微博上留言说:“当看见哈雷戴维森工厂的装配工自豪地对儿子说,‘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车里就有我的签名’的时候,我想,我们的中国工匠也应该有这种荣誉感,社会需要给予技术人才更多尊重与重视。”

让平凡人感动平凡人,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从口号变为青年人的行动,这或许就是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走到人们身边讲好“劳动故事”的时代深意。

唱响劳动者之歌

其实,中国并不缺少优秀的工匠。

为了完成一件作品,改进一项工艺,工匠们可以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倾其一生专注其中,这正是他们的作品得以流传千年、其名号为世人称道的根源。这样的优秀工匠分布在各个岗位上。而各级工会所做的,就是要发现他们,并将他们的故事传播出去,让他们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让工匠精神引领时代潮流。

在全国总工会的指导示范下,各地工会纷纷推出工匠培养宣传计划,一批批地方工匠脱颖而出,学习大国工匠、争当大国工匠的氛围日渐浓郁。

“伴随着悦耳的钟声,清晨的曙光划破夜的寂静,上海,开始了它繁忙的一天。无论是高精尖的人才,还是普通勞动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正因如此,一大批技术产业工人经过日积月累的积淀,成长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被形象地称为‘上海工匠’……”

讲述者的娓娓道来,把人们带入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人群当中。这是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卫视深度合作,重磅推出的电视纪录片《上海工匠》。

纪录片中,在各自行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匠人、工匠纷纷出镜,虽然个体故事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在传递同一种价值:坚守,就可以练就一手绝活,到达职业的高峰。

这部纪录片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其衍生出的16部《上海工匠》绝技展示微电影在网络上点击量超过百万。

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海选”优秀工匠已经成为全国各级工会组织的“不二选择”。

—2016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湖南省总工会启动了“工人阶级宣传月”活动。同时,他们还组织文艺工作者与新闻媒体记者共同深入基层一线访劳模,将“文化大餐”直接送到基层一线和企业车间。

—首届十大“贵州工匠”结果出炉,当选者均为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总工会联合开展了推荐“身边南粤工匠”学习宣传活动,20位“南粤工匠”榜上有名。

……

据统计,在30个省级工会开展的“工匠人才”培养选树工作中,有2012名省级工匠脱颖而出,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技能带头人。

充分整合运用社会资源,打造工匠偶像,只是各级工会众多行动中的第一步。

—上海市总工会决定,于2016年起,用10年时间培养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打造一支与加快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求相适应的高级能领军人才队伍。

—北京市总工会首次开评“北京大工匠”。当选的职工可享受北京市劳模的相关待遇,包括研修学习、疗休养、展示技能、国际交流等机会。同时,工会还把提高工匠工资待遇纳入集体协商内容,鼓励用人单位在职工津贴标准制定、技能等级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向“北京大工匠”倾斜。

—黑龙江省总工会开展的“龙江工匠”选树宣传活动,获评职工将被录入省总工会工匠人才数据库。

……

线上线下的整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的联合,不仅全面弘扬了工匠精神,更调动了人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了选树优秀工匠的覆盖面和工匠精神的传播面,也提升了职工群众对工会活动的知晓率、参与度,将“劳动者之歌”唱得更响亮。

为新时代劳动精神代言

在一个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数控车床厂房里,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在人口超过13亿人的中国,胡双钱和他的钳工同行们几乎得不到太多关注。

如今,他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网友惊叹,“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放下鲜花和荣誉,这位老师傅更忙了。他正不惜余力地将成熟经验和精湛技艺传授给青年工人。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这些沉甸甸的任务,为培育大国工匠提出了新的纬度:变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离不开一线职工、技能人才勤劳的身影。

如何发扬优秀工匠的榜样力量,带动更多一线职工成为工匠人才?劳动竞赛成为培育大批劳模和工匠人才的“秘密武器”。

劳动和技能竞赛,这项有着80余年历史的工会传统工作,已扩展为“职工经济技术活动”的系统工程,包括生产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赛等诸多内容。同时,由“速度型”“体力型”向“效益型”“智力型”转变。

近5年来,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中心任务,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广泛开展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全总还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意见》《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并根据国家重大战略设计竞赛载体。

这样一组数据可以佐证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力量。据统计,5年中,全国基层企事业工会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有488.1万家,参加竞赛的职工有5.2亿人次。仅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就辐射带动了1000多万职工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150多万职工通过比赛晋升技能等级。

源自一线职工的“小改小革”,可以汇聚出“洪荒之力”。为保护一线职工的可贵力量,各级工会编织了创新保障网,帮助一线职工把“小攻关”做成了“大文章”。

近5年来,全国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6224.6万件,技术革新项目349.0万项,发明创造项目111.7万项,推广先进操作法的项目有99.1万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项目70.6万件,荣获国家级奖项144项,省部级奖项6343项。

与此同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总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意见》《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命名管理工作暫行办法》,明确每3年命名100个示范性创新工作室。截至目前,全国已创建各类创新工作室7.2万家,为劳模和工匠人才传播劳动技能、创新方法、管理经验搭建了平台。

随着“大国工匠”成为一项红遍大江南北的品牌,越来越多的劳模和工匠人物为新时代的劳动精神代言,成为亿万职工共建新时代的缩影。

猜你喜欢
大国工匠工会
90后大工匠
绘画
多想记住你的脸
光影视界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工匠神形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做勤政廉洁的工会人
致敬!老工匠
进退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