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叙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刘刚娥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6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刘刚娥

摘  要:本文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出发,对叙事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具体使用方法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道德叙事

故事是教育过程中帮助儿童理解和领悟道理的一种最省力且有效的方式。教师应通过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恰当地选择生活故事,发挥故事本身的价值,在随机自然的过程中触动学生的心灵。

一、叙事教学原则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自身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才可以称之为有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的认知发展又需要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则是外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能够在相互作用中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只有这二者达成统一,学生才能够在抽象化的理论知识中悟出其在生活中的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和检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理念需要教师处理好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引导学生参与到生活实践活动当中,通过道德叙事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叙事是视点,着力于对生活中真实情境的开发,使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为遇到实际问题提供价值观等方面的引领,促成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三)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体现在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与对教材中思想性的挖掘。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思想觉悟,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把握所选素材的客观性,对任何一个所选道德故事都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要带有任何主观臆断;其次,要对道德故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选择,所选信息要全面,避免出现片面的道德评价或结论;最后要体现民主平等意识,不论是分享故事还是道德评价,都应体现对每一个个体权利和差异性的尊重。

二、叙事一般使用程序

(一)科学合理选取叙事视角

道德叙事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使用原则必须要紧靠教学内容,确保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当中要明确从什么视角进行道德叙事,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故事,这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所确定。教师在使用道德叙事时首先就要确保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接着再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选取故事叙述视角,这也是由该课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二)灵活叙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叙事,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故事讲得精彩,如何能够让学生爱听以及如何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由于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魅力,所以教师要充分地结合学生兴趣,根据叙事目的来对叙事方式进行自我发挥,但仍要符合一定原则。

(三)深入挖掘潜在德育价值

道德叙事强调故事情节完整,内容生动,情境真实。可以说,道德叙事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它更注重的是所选故事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能否对小学生的内心情感进行触动。教师在进行道德叙事时除了运用声音与情感,还要捕捉情境当中的细节,以求教育意义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听讲感受。例如,在“合理消费”中,教师可以拿自己身边的实事举例,自己是如何向自己孩子灌输消费观念,而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又是如何踐行的,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对不同消费习惯产生的原因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和认识,形成真正适合自己的消费观。

三、叙事使用技巧

(一)叙事主体多元化

多元化的主体即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表达交流的机会,因为学生在自主表述的过程中收获的东西往往要比单纯听讲更多。那么道德叙事主体的多元化就是需要教师在运用道德叙事法的过程中,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让学生成为叙事过程当中的主体,在每个活动环节都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时间与空间都交还给学生,灵活运用开放性的叙事方法来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叙事内容生活化

教师一方面可以从小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故事素材,比如,一些点滴小事等等,也可以是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所观察到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故事。无论是哪一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都需要将其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加工,并在恰当的教学环节当中讲给学生,引发其思考。或者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生活类话题,引导小学生展开联想,并让有表达欲望的学生讲给老师和同学们,进而引发共同思考与讨论。比如,涉及到生活中常见的邻里关系内容,可以让学生们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邻居之间进行交流的片段,并进行分享,与教师和同学们一同分析邻里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三)彰显道德价值

德育应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只有能够自由地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才能够为道德叙事环节所铺垫,使学生能够汲取其中的优秀品质,逐渐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因此,在讲述完一个故事后,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理解和消化,并在思考中分析出自己的看法,在让学生表达不同见解的过程中予以客观的评价和鼓励,既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道德价值,也可以使其思维得到锻炼。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社会常识、道德培养和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为主的德育学科,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教育意义也使得教学成为了一个难点。而教师如果能够结合自身教育经验,科学地运用道德叙事来让学生感受理论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和应用,那么无疑会对其良好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京华.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58+60.

[2]王爱芳.小学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创新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18(06):13-14.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