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题出发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019-09-10 07:22阿布力米提于森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3期
关键词:审题事物题目

阿布力米提 • 于森

摘  要:在解数学题中,审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学会正确审题,有利于很快找到解题思路。在审题的过程中准确掌握分析问题能力是学生要最终达到的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也在审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审题;联想;分析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培养新一代的需要,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课堂教育的首要任务。分析能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同学拿到题目无从下手,也有的学生因没有正确理解题意而造成错误等现象,其原因就是不会审题。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怎样弄清楚所遇到的问题呢?首先要明白我们所说的审题和分析解题思路。

审题,首先要强调“严谨”:“严谨”是数学审题最重要的策略,数学语言的表述往往十分精确并具有特定的意义,审题就需要看清题目的每个字、词、陈述词、关键句,“严谨”地领会其确切含义,才能正确解题。只有领悟其确切的含意,才能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叩开解答之门。

审题,要注意抓住“关键词”:有些学生看题目的时候,从头到尾看了几遍,还是没有明白题目说的是什么,结果计算出来的是错误的答案。做题的时候要注意题目说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要弄清楚以后再开始做题。

审题,思索的空间要宽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数学题目的解释方法会有很多种。在解题的过程中,要用各种假设、猜测,最后推理出来。如果遇到不会解的题目的时候,先猜猜它的结果,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呢?然后进行合情推理演绎,想想这里应该有什么样的知识点,需要哪些中间量进行变换,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在数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探索和体会:

一、结合实际创设情境,养成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形成和发展学生分析能力的需要。养成良好的分析习惯,比拥有大量学术知识更重要。

1.兴趣是调动学生分析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分析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分析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在没有明确的感知任务时,对象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明确了目的任务去觉知某一事物,觉知的对象就比较完整清晰。因此,必须养成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分析的习惯。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心理品质

分析时要细心,即分析时要细致,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不细心就不能深入事物的精微,就不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就概括不出事物的规律。所以分析不仅要亲眼看,还要深入看,要方方面面、里里外外、周密细致、精细分析。但是单单有细心还不够,分析事物时更要有耐心。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当好学生科学分析的引领者

数学课上,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教师的作用不是告诉,更不是灌输,而是帮助,是引导,引导学生把研讨朝中心问题方向靠。

1.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其分析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别人哺育式地灌输的,而是要靠自己在分析实践中“悟”出来的。刚开始分析时,学生免不了要胡想、胡说、胡干,但在分析活动中会慢慢掌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然后教师再引导他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

2.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分析机会。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此外,科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使得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找到可供分析的实例,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思考。由于这种分析活动的对象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并且由学生本人相对独立地进行分析,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对于其他能力的發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传授科学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没有科学的分析方法,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得不到较好的培养,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也非常重要。

1.顺序法。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都有各自的“序”,在空间上有各自的位置,在时间上有各自的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分析时根据分析对象的特点,做到心里有个分析的“序”。无论是方位顺序分析还是时间顺序分析,它们并不是孤立的,如果只用一种分析方法贯穿于一次分析全过程,就不可能分析得全面、细致。因此,只有用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方法,围绕分析目的进行分析,才能真正把握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2.比较法。比较是人们认识自然事物或现象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自然教学中,运用比较分析容易发现自然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异同。

3.推断法。在自然教学中指导学生分析时,不应使学生局限于通过直观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逻辑判断和推理,把分析同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结合起来。只有在分析中思维,在思维中分析,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实验前、实验中及实验后进行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地推论训练,才能真正把“观”与“察”有机结合起来。

4.想象法。学生在认识自然事物时,不仅能感知直观的事物和现象,回忆他们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物和现象的“形象”,而且还能把这些感知的和浮现的表象在大脑中进行组合加工,形成新形象,这就是学生学习自然的想象过程。在指导学生分析时,教师若能适时启发学生想象,就可使分析插上翅膀,意境更加广阔,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5.提纲法。在学生分析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之前,教师列出分析提纲,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能力的有效方法。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只有参与并注重实践,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何郁.审题立意新方法[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7月.

[2]邵德彪.审题要津与解法研究[M]哈尔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

猜你喜欢
审题事物题目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单独中的洞见
追根求源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