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姣
摘 要:本研究拟初步探讨乡镇中学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情况以及探讨解决学业倦怠的方法。采用根据MBI-GS修改后的青少年学习倦怠问卷对某高中21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高中生学习倦怠情况比较普遍;2.在身心耗竭维度、学业疏离维度、低成就感维度和总平均分上存在年级上的差异;3.学习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与学习状况自我评价存在显著相关。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倦怠
引 言:
现今教育观念在改变,开始关心起学生的情绪、态度、自我认知等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学习倦怠对学习效果产生极大影响。有学者将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感到厌煩,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之为学习倦怠。
中学生倦怠水平大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未引起重视,学习倦怠对中学生危害大,产生学习倦怠时,学生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学习态度散漫、效率低下,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出现生理不适,不仅影响学业,还可能造成学生的情感扭曲。因此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学生学习倦怠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无论对理论发展还是教育实践都很有必要。
Maslash编制的学习倦怠水平标准化测试量表,有三个版本:职业倦怠量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一般量表,由三个维度构成,即情绪懈怠,乏个性化,低成就感。大部分其他量表以此为基础,稍修改发展出学生版。学业倦怠问卷普遍采用自评式,5等级记分。胡俏、戴春林研究我国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结构,认为学习倦怠包含4个因素,即情绪耗竭、学习的低效能感、师生疏离和生理耗竭。本次研究采用此学生版量表,选择适合校情的三个维度测量:身心耗竭维度、学业疏离维度和低成就感维度。
一、方法
(一)被试
某中学高中在校学生为研究的对象,分层随机抽样,抽取210名,男生83人,女生126人,高一70人,高二71人,高三68人。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
(二)研究工具
职业倦怠量表学生版,抽取16个项目,3个维度。用KMO检验为0.852,适合做因素分析,因素分析结果与身心耗竭维度、学业疏离维度和低成就感维度相契合,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研究过程
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年级高中生学习倦怠的状况
表1可看出,学习倦怠在各年级平均分、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学业疏离维度上,高一学业疏离程度高于高二,高三学业疏离程度最低。在低成就感上,高一年级的低成就感最高,高三低成就感最低。
(二)高中生不同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状况
表2可看出,不同自评的高中生在学习倦怠各维度及总平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除自我评价很好的学生和其他几个等级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两两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一)高中生的学习倦怠状况
从本研究,该校高中生学习倦怠总分略低于中间值3,学习倦怠情况不严重。与前人研究的结果一致,说明在高中生中存在一定的学习倦怠,但并不严重。但该校高中生在低成就感和身体耗竭上得分比较高,得分均超过中值。
(二)高中生学习倦怠多因素分析
杨惠贞研究认为,学生学习倦怠变化会随着自我效能变化而呈负向变化,即个体的学习倦怠越高其自我效能感反而越低,反之亦然。高中总体学习倦怠各维度和总平均分普遍较高,不同在,成绩好的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反而比较高;自评中上和中下的高中生,他们的学业倦怠水平相对较低。究其原因:评价高的学生压力更大,更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评价中等的学生认为努不努力都是中等;评价低的学生,努力成绩也不好,自我效能感低,越不爱学习,成绩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三)高中生学习倦怠现状对教学的启示
完整健康的人格是克服学习倦怠的一个重要后盾,高中生更应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保持学习激情,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不因一时的挫折而一蹶不振。各种应对压力的方式的确能缓解压力,但不表示不会产生学习倦怠。尤其是一些消极应对方式的长期使用,不仅会严重损害心理健康,而且也会对学习产生消极的心态和行为。
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应给予积极的关注与反馈,避免学生形成逃避懦弱的性格特点,从而有效地减少或改善随之可能出现学习倦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更轻松和有效地学习。多关注成绩较差的学生,对其进行积极评价,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在学习结果上使学生们得到更多的正强化,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集美大学学报.2006,6(6):54-58.
[2]程思傲,孙亚菲.中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6).
[3]胡俏,戴春林,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 心理科学. 2007,30(1):162-164.
[4]杨志负.影响资管学生学习倦怠-计算机学习成效因素之研究.国立“中央大学”1998.7.
[5]黄希庭,余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0,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