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
【摘 要】在电网企业的业务工作中,基层班组人员的组成所占的比重较高,其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对电网企业供电的安全稳定产生直接影响,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与电网企业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供特定反馈渠道,釆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对员工工作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提高电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本文对电网企业现阶段使用的激励体系进行分析。而后,通过对现阶段采用的激励体系中各个因素进行调研。结合调查和公司员工访谈的结果揭示了电网企业激励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其结果指出该公司的激励体系中存在整体薪酬水平较低、专业培养不够专业、绩效考核缺乏量化指标和晋升通道较少的不足。最后,以电网企业的实际发展规划目标为基础,在符合现代化企业激励体制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设计规划。
【关键词】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激励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识别码:A
对于电网企业,其属于技术密集型以及人才密集型企业,并且人力资源属于企业中的关键资源,只有保证自身足够的人才储备,才能够促使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敬仰。然而当前,在当前电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信息化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明确,以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够为自身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激励的内涵与要素
1.1诱导因素的产生
激励制度所服务的对象是有着独立思维能力的个体,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诱导因素来对个人所具备的显性与潜在需求进行挖掘,具体的企业中的表现为针对激励个体的薪酬待遇以及相关表彰奖励等。
1.2行为导向的发展
在现代企业中激励体制所针对的对象不是某一单独个体,而是面向某个特性的群体,因此在实施与推进激励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对该群体的价值观与行为趋向进行合理引导。
1.3制度的时间跨度
由于企业的激励制度是根据员工需求来进行开发与实现的,因此具备较强的理性标准,需要通过具体的激励制度内容来构建整个激励制度体系,在现代企业中较为常见的激励内容主要集中在薪酬、谨慎、发展培养空间等方面。
2、电网企业员工激励现存问题
良好运行的薪酬制度是以激励员工工作为导向的,因此要制定科学的薪酬制度不仅需要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上,更需要因地制宜和良好的沟通。但是目前电网公司在薪酬制度和福利待遇方面的制度制定缺乏对应的依据。
2.1在薪酬的设置上较为随意
一般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对应的乘积得到对应的最终薪酬。但是相关的绩效考核结果完全是部门领导直接决定,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的结果缺乏申诉的渠道。
2.2薪酬类型设置不合理
在薪酬类型方面,固定薪酬占比较高,主要根据岗位类型、职位级别作為主要参考系数。而这两个要素都在较长时间尺度上不会变动。而对于可变薪酬部分的绩效考核结果方面又是部门领导直接打分给予,因此员工则会更多出现讨好上级领导,而缺乏对于自身业务的钻研。
2.3薪酬制度以及绩效考核缺乏沟通
在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结果的沟通方面,缺乏对应的沟通渠道。无论是对于薪酬制度的修订还是每次绩效考核结果公示以后,员工对于制度和考核结果存在意见时没有官方的沟通渠道,使得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得到传达。
3、改进激励体系的原则
3.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电网企业员工所对应的业务职能都各不相同,并且各个职能所对应的工作难易程度也具备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激励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该项因素,并且结合电网企业的业务范围。在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时也将运维检修和调度运行的效率纳入考量的范围,在这样的绩效设定下,能够对公司正常运营状况进行保障的情况下,还能够根据员工的工作效能作为进行激励标准,并且通过该项激励政策来对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提升。在绩效一致原则的基础上,实行根据员工实际工作状况所对应的实际奖励与晋升提拔。
3.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同步
激励体系中的奖励内容主要分为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两个方面,在激励体系中要通过物质激励来构建体系就需要进行对应的物质投入,只需要用具体物质来实现即可,而精神奖励所需的精神投入所具备的难度要高于物质投入,因为不同的个体对于精神需求的内容与层次都是具有较大差异的,因此企业要对员工的精神需求进行有效把握具有一定难度。但是精神奖励也是在物质奖励达到一定限度后必须采用的途径。因此公司在重视员工物质奖励的同时也需要培养精神奖励方面的内容,使得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奖励相互促进,提高奖励的实际作用。由此能够对激励效果进行正确的表达,具体表现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综合作用,具体表现为:激励力量=物质激励×精神激励。
上述公式能够较为明确的表现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所共同作用的效果,使得激励体制的效果能够发挥到最大程度,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二者在缺失其一的状态下都不能对激励力量进行表现,因此在对科学合理的激励体系进行构建时,必须要对这两者进行综合考虑。而对于目前的企业员工而言在物质方面的激励则是通过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的调整达到正向的物质激励。
3.3积极推广自主服务
自助服务能够帮助企业在人力资源服务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带来积极改变。(1)以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自出服务能够对人力部门分享、处理信息的方式进行转变,另外,能够起到优化服务模式、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效率的作用。其还可以使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得到解放,使管理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员工服务工作中。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人力部门在行政事务方面投入的时间占其总工作时间的70%左右。而通过人力资源的信息平台不断投入,能够使管理人员的员工记录、为员工提供信息、薪酬计算和发放以及实施培训等工作,均能够实现自动化处理。(2)以员工角度分析,人力资源以及员工自助服务系统方位人事管理的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对员工开闸有效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员工自助服务系统可以为各个层级员工提供在线申请以及其他不同服务等。并且在为员工提供自助的服务之后,可以使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对人力部门的满意度提升。
结束语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必须要加强人性化管理。相对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性化管理制度更为灵活一些,减少了严苛的管理制度带来的束缚感。例如定期组织召开员工反馈会议,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员工将工作中的不满、问题等讲述出来,培养员工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供电所工作氛围的和谐。因此现代企业要面对市场竞争,通过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来获取竞争优势就需要合理运用激励制度来提升管理实力。各行各业的企业对于激励制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同时学术界对于激励制度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各国学者根据自身国家体制与特性进行结合实践的深入研究,为企业提供了先进的学术研究理论,使得企业在进行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一线工程师激励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有限公司泥浆公司的实践[J].晁洁.经营与管理.2018(07)
[2]中小企业薪酬激励体系优化设计问题研究[J].王长青.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06)
[3]航天某科研事业单位员工激励体系的构建——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为例[J].于江,陈盛照,韩建军.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6)
(作者单位: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翁牛特旗供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