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豪
【摘 要】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和用电有关的纠纷案件,其主要表现在违章用电和窃电两个方面。用电检查的目的是保证我国电网正常运转,而在实际的用电检查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了解用电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使工作人员的检查工作更好地完成。窃电的目的是无偿占用电能以获取利益,它的基本手段是使电表不计量或是少计量实际的用电量。工作人员应该掌握最常见的窃电方式和防窃电措施,依法打击窃电行为,进而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用电检查;问题;窃电;对策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市场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高。电力企业以及电能的应用是我国实现更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能需求的逐渐增加,给电力企业用电检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在用电检查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窃电、偷电事件时有发生。此类问题不仅会对电力企业利益造成损害,还会对国家更好发展产生制约。所以,要加强用电检查工作,避免偷电、窃电现象产生,从而推动社会更好发展。
1.用电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
电力机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机构,它具有企业和管理机构的双重身份。首先,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个企业,享有和其它企业相同的法律地位;其次电力机构又具备管理的职能,它可以自主地处理用电纠纷事件。目前我国颁布了专门的《电力法》以及《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用以处理用电过程中发生的纠纷案件。然而由于法律的不完善以及实际情况的多变性,他们的可操作性不强,这也从根本上造成了电力纠纷事件在法律上的被动。
1.2用电检查程序不规范
用电检查相关工作人员在展开相应检查工作时,没有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这样一旦发现窃电问题,电力企业因为检查程序不符合规定而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在用电纠纷案件中败诉。通常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在用电检查中,能够准确判断出用户窃电行为,但是,往往由于检查工作没有按照相应法律法规进行,为窃电用户提供了不被处分的机会。
2.常见的窃电方法
2.1无表窃电法
无表法窃电一般有两种:其一是甩表用电,用户私自将如表线路拔出,用电量未能进入表内;其二是私接电线,指的是用户私自在供电线路上接线,进而达到窃电的目的。
2.2欠流窃电法
欠流窃电法通常情况下包含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短接电流回路;第二,改变电流互感器;第三,改变电路介入方法;第四,断开电路中电流回路。欠流窃电法窃电原理,主要是制止电流流入电能表中,或者减少电能流入电能表,从而达到窃电目的。
2.3移相窃电法
移相法窃电的工作原理是改变电能表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进而使得电能表逆转或是转速变慢。其主要的方法有:其一,更改电流回路接线方式;其二,更改电压回路接线方式;其三,添加电感或是电容;其四,外部电源影响;其五,增 加额外电流。当然窃电人员也可能运用其他操作方法达到改变电表相位的目的。
2.4改变电表结构
电表结构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其正常的运转,使得实际的电量和电表上显示电量不符。
2.5 欠压法
欠压法窃电指的是运用各种方法改变电能表内部的电压,是其电压降低或是失压,常见的做法有三种:其一,串联电阻,电流为改变的情况下,电阻增加,电压 降低;其二,断开电压回路;其三,更改电路接法。
2.6高科技窃电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非法制造的窃电设备,如电磁干扰仪、永久磁铁等,这些 都可以影响电表的正常工作。
3.用电检查工作防窃电的有效对策
3.1配置专门的计量箱及电表箱
配置专门的计量箱及电表箱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有竊电意图的不法人员触及到电能计量装置。对此,电表箱与计量箱不仅要坚固牢靠,而且还要高度重视箱门防撬。目前较为常用且有效的措施有三种:第一种是在箱门上安装配置防盗锁;第二种是在箱门上施加封印;第三种是直接将箱门焊死。具体可按照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对策。
3.2严厉打击窃电行为
窃电行为不仅会使电力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的社会效应。有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与当地公安机关联合起来,依法对窃电者进行惩处,同时加大监控力度,防范于未然。
3.3采用防撬铅封
目前全新形式的防撬铅封除了能在印模与铅封帽上设置防伪识别标志,还包含部分分类标志,如果被撬,几乎无法复原,所以具有良好的防窃电效果。
3.4强化用电检查工作
为更好地避免窃电行为的产生,电力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用电检查工作效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要定期对公用变压器线损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制度标准,这样可以大大缩小用电检查工作范围,公用变压器线损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到相应数据信息,针对数据异常区域,可以进一步加强监督与检查工作。第二,让用电用户积极参与到用电检查工作中,可以根据用电用户反映情况,提升用电检查工作的准确性,从而使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得到提升,及时发现并制止用户窃电行为,要逐渐加大用户窃电行为检查力度,从而使用户窃电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3.5将三相三线表更换为三元件电表进行计量
根据电表作用原理可知,因为相负荷电流未能进入到电能表当中,故窃电人员若在此相和大地间进行单相负荷的接入,则电表将无法对单相负荷电量进行计量,使窃电人员有了可乘之机。对于低电压三相三线用电客户,如果采用三相四线表进行电能计量,则每相负荷电流均将进入电能表,所以能有效防范这种窃电行为。
3.6加强巡视力度,定期抽查
对本地的所有用户进行随机抽查,检查用户的用电情况,检查是否有违章用电的行为。并对有违章用电行为趋势的用户,及时提醒,不断加强巡视的力度。
3.7双向计量或配置止逆式电表
根据窃电行为的持续时间进行分类,可分成有连续型与间断型。通过对能实现双向计量目标的电能表的配置,如果窃电导致电表发生反转,则计度器除了不会减码,还会正常加码。另外,通过对止逆式电能表的配置,还能起到防止倒转的作用。
3.8加强法律规范
为避免用电用户出现偷电、窃电行为,电力企业需要积极向广大用户宣传用电知识,使各个用户都能知道电力对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这样用户思想意识将会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窃电问题的产生。与此同时,还要向用户宣传与电力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用户能够意识到窃电的严重后果,具有较强法律意识,彼此之间能够互相监督。用户窃电问题并不是单纯的违约问题,而是影响极其恶劣的社会问题。所以,电力企业在用电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行为,需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对违法用户进行相应处分。我国法律对窃电行为做出明确规定,可以采用定罪、民事违约、行政处罚等法律对违法用户进行处分。从定罪法律角度而言,用户窃电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所以将其定位为盗窃罪最为适宜;从民事违约处理角度而言,该处理方式只能够让用户将实际窃电金额以及违约金等交付,并不能对用户进行定罪;从行政处罚角度而言,需要将工商行政处罚与电力行政处罚相结合,给窃电用户相应处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能对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电力企业需要做好用电检查工作,加大用户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采取相应法律措施对窃电用户进行处罚,从而对其他用户起到警示作用,进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窃电现象的产生,促进国家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甄仲鹏.用电检查中的窃电与防窃电及其科学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5):183-184.
[2]李君梅.新形势下电力用电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防窃电措施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2):162.
[3]张淑兰.浅析当前电网企业用电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防窃电对策[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22):161.
(作者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