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芹
摘 要: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逐渐转变了教学方式,重点针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进行精细化教育和培养,旨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其中,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需要在满足新课改实施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以此提高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进一步体现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基于此,本文以朗读为切入点,通过对小学语文朗读内容的教学,来优化学生“听、说、读和写”的能力,以期能够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语文课堂
引言
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行。而朗读作为小学语文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性,逐步完善语文“听、说、读和写”的学习流程,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以及素养的全面提升。对此,本文就重点针对小学语文朗读有效性,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在全面了解朗读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加强学生朗读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引导学生爱上语文课堂。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语文朗读教学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加强示范性朗读,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朗读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需要通过教师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确保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朗读氛围当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朗读积极性,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良好构建。对此,我们可以在阅读训练当中,加强示范性朗读方法的实施,通过导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从而创设良好的朗读氛围,在引发学生探究与思考的同时,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朗读,并融入到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
例如,我们在讲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并引导学生规划自然段,了解文章大意。其次,我进行示范性朗读,在读到:“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的时候,我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读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同时在我语气高速转变的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将其引入到了朗读的情境及氛围当中,此时,再找学生进行分段或者分角色朗读,才能引发学生对文章中不同段落大意,以及不同层次情感的体会。此外,学生在分段、分层次朗读过程当中,还能够拓展想象力,形成文中所阐述的“火烧云”画面,感受美丽的情境,通过我在朗读中对关键词语气的加重,让学生瞬间想象到火烧云变化的情况,并引导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朗读,在引发学生热爱朗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朗读的效率。
二、运用互动式朗读,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学活动当中更加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基本情况全面了解,通过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并在语文朗读教学中,通过互动、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其中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需要通过互动、实践的朗读方式,来感受文章深意,并从中获得启发,而互动式朗读教学,不仅指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分角色朗读、相互评读,当然还包括师生间的互动,例如朗读后的提问和引导等,以此通过多方互动,强化学生思维,并引发学生感悟文章大意,感悟作者情感,达到高效朗读的目的。
例如,我在讲述小学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一课时,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感悟能力,所以首先我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同时,就为学生创设了互动性朗读的情境,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将不同的小组定义不同的角色,然后根据文章来分角色朗读,引导全班共同完成朗读的任务。如1组学生共同朗读:“你们知道这十年我做了些什么?我们分手以后我就到一个城市里去了,进了学校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是一个医生。”然后2组学生读:“你弄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吗?”3组学生则进行旁白,由此形成互动式朗读。然后我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朗读的意义,感悟文章中作者及人物的情感,如:“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什么是幸福了吗?”其中有的学生参照文中人物的感悟说道:“能够帮助别人就是幸福。”可见,学生们通过互动式的角色朗读,理解并感悟到了文章的大意及人物情感,达到了高效朗读的目的。
三、巧用练评结合方式,增强学生朗读自信心
在小學语文朗读教学当中,可用的教学方法很多,如全班学生齐读、分组朗读、学生单独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而想要在朗读训练当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就需要及时给予学生精准评价,运用练评结合的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朗读训练当中,并从多方面及多个角度来考究,通过运用恰当而真实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达到激励和鼓励的效果,同时确保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我们的良苦用心,从中感悟到作者及人物情感,进一步提高语文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
例如,我在讲述小学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一课时,首先设定教学目标:1.认识文章中的生字词。2.流利朗读课文,并能总结每一段落、每句话中作者的情感。3.通过朗读感受巨人花园的神奇,并进行模仿表演。其次,我引导学生分段朗读,其中学生读到:“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我马上评价:“嗯,四季如画呀,同学们很棒,读出了画意的美感,让我瞬间感受到景色迷人令我心驰神往啊!”然后抛出疑问:“通过这些词语,你们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这时学生们纷纷描述自己所想象和感受到的画面,这样通过及时评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朗读信息,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现象力和感悟力,进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与实施当中,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需要不断转变教育结构和体系,逐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其中,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对朗读训练的重视程度,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能够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睢县城关镇南关小学赵娟.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N].商丘日报,2019-09-19(008).
[2] 韦红杏.小学语文“亲生朗读”教学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19(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