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向科学进军”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70年来,一代又一代科研领军人物带来一个接一个核心技术突破,不仅助力我国在众多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还让中国科技事业借此蓬勃发展了起来。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美国、苏联等大国的核威慑下,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为发展中国的核武器,钱学森在冲破重重阻拦后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之后不久,钱学森投身于新中国导弹、火箭的研究、设计、制造和试验中。在他的努力下,从1964年到1966年,中国仅用2年就实现了“两弹”结合。自此,中国的核导弹终于具备了威慑力和实战能力。
1991年,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至今,我国也只有钱学森获得了这一荣誉。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1958年,中国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潜艇技术的垄断,成立了一个代号为“19”的导弹核潜艇研究所,黄旭华被任命为核潜艇研制总工程师。
项目启动后,核潜艇的研发举步维艰——很多研究人员甚至根本没有见过核潜艇。直到从国外带回的两只儿童核潜艇玩具模型出现在研发团队面前才出现了转机——经过计算、对比玩具模型和搜集到的媒体资料数据才坐实了资料内容。
在黄旭华及团队的共同努力下,1970年,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
“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孙家栋如此总结。
1967年,孙家栋担任“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这也是他50年卫星事业的开始。在孙家栋领导下发射的卫星总量,甚至占到整个中国航天发射的前一百颗卫星的三分之一。
造了一辈子“中国星”的孙家栋带领中国的航天科技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飞跃,风雨兼程几十载,孙家栋也在近日获得了至高荣誉“共和国勋章”。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56年,为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规划”,袁隆平带着学生开始农学实验。在了解到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现状后,完全靠自己摸索经验的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自此,袁隆平有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他还为此两次自掏腰包,前往北京拜访育种学家鲍文奎。在不懈的攻坚克难中,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为他的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
而后,在1970年至今的40多年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包括籼型杂交水稻、低镉水稻技术体系等多项令中国乃至世界震惊的成果。
如今,袁隆平初圆“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个美梦。因他在杂交水稻领域的不断摸索研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两弹元勋”邓稼先
从1958年受命研制核武器到1986年因病逝世,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沥尽心血。
在邓稼先生前,我国共进行了32次核试验,由他亲自指挥做出决定的有15次。在其中一次核试验中,氢弹没有爆炸,邓稼先为了第一时间掌握原因,不惜直接冲进试验场,但这一举动存在着巨大的危险性——核爆300米半径范围是禁区,核辐射对人体伤害不可逆。
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和奠基者,邓稼先本人也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量子科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在量子领域中,潘建伟及其团队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惊艳了世界:潘建伟团队在光子体系上率先实现了五光量子、六光量子、八光量子、十光量子、十八光量子纠缠,一度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成功,更代表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跻身国际领先地位。
当下,量子技术的发展让中国从一个经典信息技术时代的跟随者和模仿者,逐渐转变为未来信息技术引领者,对量子技术的不懈追索也让潘建伟和他的团队成为了世界量子通信领域的领跑者。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1993年,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首次提出,在中国建设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FAST工程)——直径500米、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作为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为我国天文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9月25日,国家天文台将于1998年9月25日被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20世紀中期,正逢越战爆发,彼时让士兵们最害怕的不是枪弹,而是毫不起眼的飞蚊。因为一旦被携带疟疾的飞蚊叮咬后染上疟疾,不但会逐渐丧失行动能力,甚至还会死亡。在我国疟疾防控工作十分紧急的情况下,屠呦呦临危受命,开始了对疟疾的研究。
最开始,屠呦呦从找到的近两千个方药中筛选出六百个方药编写成了一本《疟疾单秘验方集》,但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百分之四十。
正当研究陷入困境之时,屠呦呦在《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灵感,认为是高温影响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果然,第191次试验结果为:最终抑制率100%。
为验证其是否对人体无害,屠呦呦还在自己身上做试验,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才真正运用于临床。现在,青蒿素联合疗法已于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每年治疗患者上亿人。
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大陆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