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萍
摘 要:伴随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农村小学回汉学生和谐相处模式愈发受到重视。这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回族学生来到内地上学,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如语言以及历史等方面,致使其在思想以及心理等方面,与汉族学生之间存在不小的差异性,进而产生难以和睦相处的情况。因此应积极对农村小学回汉学生和谐相处模式进行深入探究,以探究出改善农村小学回汉学生关系的有效方式,以尽可能促进农村小学回汉学生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农村;回汉学生;和谐相处;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3-0005-01
以现阶段真实情况来说,虽说农村校园在教育上对待回汉学生一视同仁,但却并未关注到回族与汉族学生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致使不少回族学生在校期间都缺乏一定的交际能力,更甚还有不少的回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产生激烈的矛盾,这不仅不利于回汉学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民族团结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可见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应积极为回汉学生提供和谐相处的空间。本文以农村小学回汉学生相处问题分析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农村小学回汉学生和谐相处模式。
1.农村小学回汉学生相处问题
以农村小学回汉学生相处问题来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民族文化差异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等。详细叙述农村小学和学生相处问题,具体内容体现如下:
第一,民族文化差异问题。回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很大的,回族学生不但自小受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影响,且自身语言以及文化认同感也都是来自于本民族。在步入农村校园学习后,回族学生短时间是难以适应汉族农村校园生活的,这是由于回族学生不少习惯是难以改变的,且存在根深蒂固性。若他人有所侵犯到回族学生的习惯,那么必然会导致回族学生产生不良情绪与心理,甚至会引发矛盾。对于汉族学生来说,其并未接受过回族学生自小所接受的文化,因而时常会在文化认同,以及风俗习惯上和回族学生产生分歧,进而致使二者难以和谐相处。
第二,心理健康问题。回族学生在步入农村校园后,就代表着其已经远离了自身的生活环境,然农村校园的学习氛围,生活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都与回族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在此情况下,不少回族学生都会产生消极心理,且在校园生活中产生焦虑寂寞,格格不入的感觉。同时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学习因素以及性格因素等方面,致使不少回族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被汉族学生排斥,这些情况都会使回族学生产生抑郁、自卑等消极心理。
2.农村小学回汉学生和谐相处模式探索
农村小学回汉学生和谐相处模式探索,详细内容体现如下:
(1)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若想促进回汉学生的和谐相处,则应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让回族与汉族学生都能够深切认识到民族团结对个人发展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进而使回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思想层面上,都能够发生转变,不断提升自身团结意识,从而使回族学生与汉族学生能够和谐相处在一起,成为同窗好友。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身思想意识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还处于较为不成熟的阶段。所以,教师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时,应善于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回族与汉族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同时,还应帮助回族小学生了解汉族文化,以及饮食习惯等,以促进汉族小学生在集体环境中的融合,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回族小学生产生不良心理状态,落实回汉小学生的和睦相处,以凸显出回汉小学生和睦相处的深远意义。
(2)开设学生心理咨询室
针对回族小学生较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一现状,农村校园应重视开设学生心理咨询室,这样在回族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就能够到此心理咨询室,来进行心理咨询,以摆脱消极心理,使自身的心理状态能够得以保持。另外,因一些回族小学生不愿说出自身真实心理状态,所以在实际实施中,还应善于回族小学生进行沟通,并从沟通内容中,及时了解回族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存在不良心理,则应及时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回族学生摆脱不良心理。
(3)设置专职辅导教师
回族小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还会时常出现学习问题。且不少回族小学生都与汉族小学生之间存在学习成绩的较大差异。受此情况影响,也会影响到回汉小学生之间的关系,甚至使回族小学生受到排斥。为解决上述问题,则应设置专职辅导教师,辅导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回族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回族小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掌握到诸多相关知识,以扎实回族小学生学习基础,使回族小学生学习水平能够得以显著进步。如此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和谐回汉小学生之间的关系。
3.总结
总而言之,为促进回汉学生之間关系的和睦性,使回汉学生能够进行和睦相处,则可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以及设置专职辅导教师等方面,来拉近回汉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真正实现二者的和睦相处。
参考文献
[1]严文彤.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带来的“逆向歧视”问题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8(04):125-128
[2]韩伯卿.回汉杂居条件下的农村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J].学周刊,2018(02):36-37
[3]贺新宇.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