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平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教育的三大主体。提升中小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构成一个整体,协同发挥作用。
《说文解字》中,“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它的上半部分是象的“人体背部”之形——“八”,表示两根肩胛骨,下半部分“厶”读音为si。与私相背,就是公。这是从字源上对“公”的说明。今天我们对公共性、公共精神、公共意识、公共能力的规范、解释与践行,基本上没有离开其本来的含义,即与私相背、不私,也就是“心中有他人”。
在家庭中,“心中有他人”就是让孩子心中有父母,有爷爷奶奶,有姥姥姥爷,有兄弟姊妹。百善孝為先,这里的“孝”也就是让孩子“心中有他人”,父母往往是一个人生命旅程中的第一个“他人”,虽不要求孩子们做到卧冰求鲤,但至少应做到不独享美食、不视父母的疼爱为理所当然,对祖辈的照顾也要常怀感恩之心,轻言细语、有呼必应……
在学校里,“心中有他人”就是让学生们心中有老师、有同学、有服务和保障他们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后勤工作人员。“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之前,我国已经积累了数量可观的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使得其不服从教师管教一度成为学校教育的难题,甚至加剧了部分老师放任学生的恶性循环。尊重教师也是一种公共意识、公共精神。无论贫富,不分美丑和胖瘦,不欺凌他人,友爱同学,就是公共文明的体现。保安、保洁与食堂的大厨,都是美好学校生活的奉献者。作为学生,需要常怀感恩之心。
在社会上,“心中有他人”就是让学生们提升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这是公共文明指数的五个二级指标,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文明研究课题组研发)的意识与能力。我们在北京的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均发现,在对知识和自我约束要求较高的公共观赏指数上的得分有时要高于公共卫生指数和公共秩序指数,特别是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难以“自持”。对于身心发展尚处于未定型期的中小学生而言,切实做到“知行合一”,是夯实其公共精神的最基础工作。
《论语·颜渊第十二》有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公共精神的养成,主要在于中小学生自身,家长、教师、其他社会成员也都应从自身做起,为中小学生的全面成长,营造更好的公共环境和氛围。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