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振华 伍柏芝 张金玲 崔舒淇 冯远峰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乡村的关键是利用好农村的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加强城乡的融合。依靠内生性的创客特色小城镇,它的产业培育、人力来源以及产生的财富分配都要是内生的,能够有效牵引小镇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创客特色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够有效实现振兴乡村战略。探讨创客小镇生态建设,能够缓解大城市给创客带来的发展压力,同时实现振兴乡村的目标,构建创客生态,实现“以镇聚才”。
关键词:创新生态;创客小镇;乡村振兴;比较研究
1. 研究背景
在中央政策引导和推动下,各地纷纷开始因地制宜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现象,创客小镇的理论研究相对贫乏。截至目前,有关创客小镇的文献分散于“特色小镇”、“创新小镇”、“创新空间”等主题的文章中,有关创客小镇的系统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2. 研究意义
通过创客小镇建设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丰富当前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能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新。
3. 研究目的
本课题探讨创客小镇形成机理,选取广东省内城市、郊区和乡村的创客小镇进行实证研究,总结不同地区创客小镇形成机制,提供可供复制的模式。探究如何引导创客小镇的发展,融合发展理念,综合考虑地域风貌、产业特色、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群众需求等各类综合因素,充分挖掘每个小镇的特色,形成独有的核心特色。
通过实证研究,希望能够对创新生态要素进行评估,提出构建良好创业环境的建议,并寻找到可供复制的模式,可以突破资源对特色小镇建设的限制,全面提升小镇建设水平,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建设美丽家园。
4. 文献综述
从时间发生序列來看,创客小镇是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的实践过程中,沿着区域创新、创客、创客空间、众创空间的轨迹演化而来。有关创客小镇形成机制的直接文献几乎没有,但基于创客小镇在现实中业已显示出来的活力,以及它可能代表着未来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的方向,本文试图围绕相关文献,对创客小镇形成机制的文献进行综述。
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发现,当前创客小镇的探讨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学术性的规范与整理。本课题将从概念、形成机制进行界定,丰富学术界的研究。其次,创新生态视角提法较为新颖,仍缺乏实证调查的支持。最后,针对当前特色小镇建设存在融资难、盈利模式不明晰、房地产化等问题,仍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
5. 研究方法
5.1 数据分析法
采用因子分析法、相关分析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结合,综合运用对指标进行测量,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要因子,将具有显著性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相关性。如果存在相关性,再用回归分析法,判断其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以此来解释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再运用上述所得结果,将“城中村”与“开发区”创客小镇两种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整合,进而进行实证分析。
5.2 实证研究法
通过研究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城郊产业园区以及边远农村特色产业的生态系统要素,分析它们所处地区的制度要素、资源要素以及基础设施,分析创客小镇的优势、劣势,希望总结出新的治理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的创客小镇培育经验,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和制度培育创客小镇指明方向。
6. 实证分析
在创业的不同阶段,创客对创客小镇提供的各种服务需求程度是不同的,在初创期,创客所需要的服务主要是财务托管、人力资源、物业服务等人、财、力方面的支持,而在在成长期则以法律咨询、政府资源、企业的管理培训、知名成功企业家心得、财务顾问等为主,这类服务主要是为了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这种差别并不是十分明显,在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创客对各种服务的需求均占有一定的比重,除了衰退期对各种服务的需求才比较低,均在10%及以下。
7. 总结
对创新生态系统创客小镇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与具体描述,发现创新生态系统创客小镇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支持制度与资源以及基础设施与科技支持两大类。在创业的不同阶段,创客对于创客小镇的需求不同,政府应进行“差异化管理”,在创业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推动创客小镇发展,加强引导的同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杭州“众创生态圈逐渐成型”[N].杭州日报,2015.5.26,A03版
[2] 杨勐.大学生创客小微创业的浙江实践——以浙江“特色小镇”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6(4):14-21.
[3] 福州高新区政区合一产城联动打造科技产业新城[J].硅谷,2013(1):13-13.
[4] 佛山:产城融合点亮“城市理想”[N].南方日报,2012.10.16,A04版
[5] 蒋俊美. 关于江苏中关村实现产城融合的调研与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6(18):47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