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韬
摘要:新时期国有企业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革,在经营模式、管理模式上都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得以真正的解决,进而使得国有企业的发展能够继续符合时代的需求,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在诸多的改苹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在传统的国企人力资源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弊端,需要结合着时代的新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笔者试图结合国企人力资源工作传统意义上存在的问题,谈如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做好相关的提升改进,进而为实际业务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国企;人力资源
1引言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趋势日益复杂的今日,整体的社会背景向着更高、更快、更精准的方向发展。对于我国而言也是如此,中国的经济在上个世纪大体都是靠国有企业的发展来带动的,在新时期虽然整体的经营模式会发生转换,但国有企业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分支。只有将国有企业的整体改革按照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关的推进,才可以帮助国家的经济发展继续持续稳定的进步。在诸多的改革工作中,人力资源改革是十分重要的一支,人力资源工作不仅是国企的重要工作基础,也是相关工作能够保持纯洁性、先进性,符合以人为本要求的重要推进力。因此对这方面的内容做出相关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对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结合筆者的实际研究来看,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
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可以使得管理层面的相关人士继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管理思想,也可以使得员工们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相关内容有更深的了解,这对于提升整体企业内部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有很好的帮助,也可以促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想和信念得到更好的传播,不断地提升整体的道德影响力。特别是在今日社会发展信息时代都进入了新的空间,很多的垃圾信息在网络上大肆传播,这对于整体的社会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侵袭和影响。因此只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它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去,才可以使得管理层和员工不容易受到当今社会负面价值观的损害。所以这方面的内容十分重要。
2.2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提升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可以使得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企业员工应聘者、潜在员工践行价值观,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企业的价值观渗透融合在一起,进而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使得国有企业不仅在经济方面是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也可以使得他们能够继续沿袭上个时期所积累下的重要精神财富,继续招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用人才,为社会的模式转换持续提供帮助。正如笔者上文所提到的那样,国有企业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他们对于经济的贡献上,更体现在他们对于社会及国际民生发展的帮助上。因此对国有企业而言,提升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贯穿始终的任务,如果能够将它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出相关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有利于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纳入到现在的管理模式中去。
2.3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在国有企业中开展人力资源工作是符合现代管理模式的做法,如果能够在这方面推进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得国有企业的价值导向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也可以使得相关的教育工作和活动得到人们的认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向着时代化、先进化、群众满意化的角度发展,十分有利也可以提升企业的文化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去帮助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提供新价值。
3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正如笔者上文所提到的那样,长久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虽然有一定的重视,但是却没有和时代做出紧密的结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效率低下、管理者认识不足,整体的推进方式存在一定问题的。因此,对这些问题作出合理的归纳,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
3.1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知
如今社会信息爆炸,在此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也有很多的垃圾消息对人们产生了困扰,这就会使得新社会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正受到很多负面信息的冲击。所以国有企业内部员工应当结合着这方面的内容来做出认知的转换。特别是对于管理者和实际员工而言,必须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使得他们认识到更多的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内容。但是结合笔者的实际研究来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在国有企业内部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缺乏必要的重要认知。特别是在人才招聘和在内部职工的培训上整体缺乏一定的效率,整体上仍然以业绩为主,轻视了很多的内涵性教育内容,这对于整体的发展而言自然是不利的。特别是在考核评价机制上,虽然加入了一定的与思想内涵、思想教育有关的方面,但整体来看,没有真正和实际业务做出结合,对于员工的评价也显得不够客观,这就会使得整体的积极度大的折扣。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就这方面的问题做出及时的改革,去解决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制约。
3.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相对落后
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符合时代的要求,整体缺乏创新。结合笔者的实际研究来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相对较为落后,整体所采取的方法也依旧是沿袭上个时代的传统教育模式。因此无论是在宣传工作还是在教育工作上,整体都趋于理论化、单一化,与时代存在着不相符的问题,脱离了具体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不紧密也会使得相关的教育缺乏真正的价值,没有办法符合新时期新模式下的要求,特别是与社会的发展脱节,会使得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没有办法认知到新社会的具体要求。整体的发展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的方法落后就会导致各类脱离的现象,也会使得员工们久而久之对这方面的工作产生抵触心理。很多的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只是为了应付任务完成指标而己,这样的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整体的成效自然是比较差的。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一点也是必须注意。
3.3在整体的思想教育工作缺乏一定的传承
整体思想教育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整体的发展是需要业务推动的。虽然在新模式的改革下,业务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将业务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融合起来,仍然是相对较为困难的项目。对于很多的国有企业而言,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融合之道,以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具体的工作将脱节,人们在实际的工作中非此即彼零,这对于整体的发展而言自然是不利的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思想政治教育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4.1做好思想方面的引导工作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都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具体的主导。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深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指引。为了应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特别是日趋严重的现状,相关的国有企业管理者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示范和指引,以理論联系实际的方式去教导员工整体上学习的相关策略。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提升自己的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在岗位中始终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比如,在应聘人才时,应当坚持以员工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心、使命感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培训和引导,作为相关的工作方向,使得招聘的人才更加符合相关的需求。在实际的员工培训过程中,也应当将培训的内容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的在理论层面而已,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新时期社会发展,能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可以加入到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去,这对于整体业务发展人员十分有利。
4.2要改革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造专业的人员团队,结合目前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来看,整体上的问题需要迅速解决,模式也需要得到根本的更新。特别是为了应对如今的社会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的趋势,应当采取相关的专业人士帮助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提升整体的教学吸引力。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应当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视野,积极引入各类新的教育手段,比如信息教育、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等,不断地丰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使得员工能够真正的对此感兴趣,也需要和员工就相关的内容做出根本上的沟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果能够得到真正的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将各类轻松冗余岗位的人员组织起来统一培训,使得他们能够了解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而构建起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这对于整体的全面性、专业性、时效性提升而言很有帮助,也是企业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
4.3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实际业务的结合工作
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人力资源工作以及企业的实际业务相脱离,那么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无论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都会觉得是非此即彼、联合博弈的。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时,就会觉得耽误了实际的业务。在实际业务推进中又没有时间去从事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因此对于企业的实际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工作管理者而言,应当研究符合企业实际业务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模式。比如,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分解到平日的工作中去,使得员工们能够在休息室以及工作不太忙时去逐步了解相关的内容,而不是传统模式中组织当中以规定的时间去要求员工们听课讲课授课,这类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体的效率,也可以使得员工们更加感兴趣,自主可调节时间,进而保证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不耽误,这对于实际业务的推进而言是很有帮助。
5结语
国有企业需要结实际发展,对整体的教育模式做出改革。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应当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提升整体的业务效率,提高相关的工作水平,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也为实际业务的推进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小玲.劳务承揽如何助力国企改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8-12-25 (006).
[2]廖圣,李剑科,浅析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建议[J].人才资源开发,2018 (24):79-80.
[3]李中兴.新形势下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变革[J].智库时代,2018( 51):64-65.
[4]马育苗,任静.建筑业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性措施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8 (1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