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刘荣强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7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题目交流

刘荣强

摘  要: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简要论述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序;解决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笔者任小学数学教师多年,深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低下,现给出几点个人的建议,还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能力差

很多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拿到题目,无从下手,苦思冥想,眉头紧锁。这时,如果我们将题目读一遍,强调重点的字眼,或者加以停顿、重音,他们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马上列出解题算式。这说明学生在数学能力上并没有问题,造成解题困难的原因是:不能够准确地抓住重点词,理解题目要求,从而不能快速正确地答题。

(二)反复栽在一道题上

常有教师抱怨自己的学生不长记性,同一类题目反复出错,每次改正后,都觉得自己懂了,但下一次遇到,还是要错。这样的情况,并不仅是学生忘性大,还需进一步分析原因,比如,是因为学生没有吃透知识点,造成的同类题型解题困难?还是因为阅读能力低,造成题目“易容”后无法理解?只有找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三)对数量关系分析不明确

教师在教学解决应用题时总是把分析数量关系看作重中之重,但学生们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注意力往往被题目中的情节吸引,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的能力较弱,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

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积累阅读经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带领学生积累相应的阅读经验,即让学生在看到相应的数学题目时,能够迅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在此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学习“口算除法”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来完成教材中的题目。“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这个题目中重要的信息是“80”“每班”“20”,那么,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获取这几个重要的信息,学生便可以知道,解决该题目的方式是“80÷20=”,如此,便可以将该题目正确解答出来。教材中的练习题目中,还有有这样一个题目:这本书一共有120个小故事,我每天看1个故事,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那么,这一道题目中的重要信息是“本书有120个小故事”“几个月?”那么解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学生要知道每个月有多少天,这样才能得出120个小故事能够分几个月完成……

长久如此教学,锻炼学生从题目中获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且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能够迅速获取题干中的重要成分,这对于提升他们的审题能力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带领学生直接算出结果,而应该引导他们一起阅读题干知识,为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二)引导学生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本文个案中的学生,性格内向,且自尊心强,所以内心上比较抗拒而他人交流,向他人请教。但在班级中教师倡导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交流,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有利于促使其放下防备,放下自尊,主动向他人请教。

例如,在探究“三角形按边的特征可以划分为几类?”让学生用自己的直尺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断与猜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经过观察、思考、归纳等过程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猜想。再经过一番探究之后,如果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生仍然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时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学生解决問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三)加强课外实践,带着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数学学科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著名的数学华罗庚先生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给学生呈现需要他们解决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有条件的话,可以给予学习真正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自己,或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收集数据等前期工作,最终达成问题的解决。

比如,在教学“自行车的数学”时,我们可以将一台真的自行车放到教室中,这对于任何教师来说都不是一件难事。然后,我们就可以让那个学生按照课本给出的具体问题进行探究了,像是测量这辆车的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和车轮的半径;这辆自行车蹬一圈能够走多远的距离?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切实根据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的问题,提高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盛勇.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初探[N].湛江日报.2016-06-07(A06).

[2]林卫东.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N].江苏教育报.2012-01-09(003).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题目交流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如此交流,太暖!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两只想打架的熊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追根求源
智珠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