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益芬
【摘要】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和普通放疗2种方法在鼻咽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我院2010年3月~2018年10月两院收治的患者,按研究标准进行随机分组,共88例入组。其中,调强(适形)放疗组44例,普通放疗组44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然后对其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从疗效等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相关的利弊因素,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调强放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较常规放疗组均显著提升,疾病稳定率显著下降,急性皮肤反应和口干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化疗对于改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调强放疗; 常规放疗; 鼻咽癌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年发病率高达(30~80)/10万人口[1]。由于其位置深,周围组织结构复杂,紧邻颅底,手术切除困难。对放射治疗中度敏感,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常出现口干、皮肤溃烂、口咽粘膜糜烂等急性放疗反应。调强放射疗(IMRT)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放疗手段,可以实现高剂量区与治疗靶区高度适形。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了放疗反应及并发症。本研究对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分别进行了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比较研究,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鼻咽癌患者,其中男45例,女43例,年龄24~78岁,平均(45.46±7.73)岁。所有患者均经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鼻咽癌临床诊断标准明确诊断[2],并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全面排除存在癌细胞远处转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调强放疗组和常规放疗组,每组44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病情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常规普通放疗患者:患者仰卧位,面罩固定,6MV-X。对T1~2患者,采用双侧耳前野+鼻前野, DT 65~70 Gy,剂量权重为:耳前野占80%,鼻前野占20%。颈部行全颈切线照射,中间挡铅2 cm,DT 36~40 Gy。然后,双侧颈部水平野10 MeV电子线加量到50 Gy。T3、T4患者采用面颈联合野,DT 40 Gy时缩野,避开脊髓、脑干等,DT 65~70 Gy。中下颈先行颈部切线垂直照射,中间挡铅,DT 36~40 Gy时,改用双侧颈部水平野照射,用10 MeV电子线追加剂量到DT 55~60 Gy。单次剂量2 Gy/次。
调强(适形)放疗组:患者仰卧位,面罩固定,下颌骨垂直床面,螺旋CT扫描,层厚5 mm,上至颅底,下达锁骨下缘。靶区勾画,所有患者均用MRI/CT联合确定靶区。靶区分为3个层次,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原发灶及上颈部转移淋巴结照射采用非共面6~9个野,动态调强技术。GTV 70~75 Gy,CTV 60~65 Gy,PTV 50~55 Gy,分30~35次完成。下颈部及锁骨上区域则采用常规普通照射,DT 50~55 Gy。调强放疗同时限制重要器官的受量:晶体<5 Gy,角膜<15 Gy,腮腺<25 Gy,脊髓<45 Gy,视交叉<50 Gy,垂体<50 Gy,脑干<50 Gy等。调强(适形)单次剂量2.0~2.5 Gy/次,常规放疗单次剂量2 Gy/次。治疗期间,每周查1次血常规,并评估一次口干、口腔、鼻咽黏膜及表面皮肤改变等。
1.3 评价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疗效评价标准[3]: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以CR与PR之和为总缓解率。
2 结果
调强放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较常规放疗组均显著提升,疾病稳定率显著下降,急性皮肤反应和口干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鼻咽癌往往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4]。鼻咽癌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相关症状[5]。由于鼻咽癌的病灶位置一般较深,且周围组织结构也较为复杂,故放射治疗已成为鼻咽癌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6]。近年来,随着现代放射治疗设备日益更新和完善,以及全新放射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其越来越多的放射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鼻咽癌的临床治疗[7-8]。
常规放疗的放射野面积一般较大,且放射野内的正常组织也会遭受放射性损伤,继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急、慢性放射不良反应[9]。而最为精准放疗方式之一的调强放疗能够明显增加病灶的局部控制率,并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10]。但是2种方法治疗后,总体生活质量分析,第一次评估(3个月),整体生活质量和躯体功能两项,调强组优于常规组,统计分析有明显差异,其余各项如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在不同评估阶段,却是各有差异。个别症状如:疼痛、咽干等两者无差异。而乏力和急性黏膜反应(溃疡)改变,调强组较重。但所有患者没有因副作用重而中断研究。可见,副作用对症处理后是可耐受的。本研究结果表明,调强放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较常规放疗组均显著提升,疾病稳定率则显著下降,急性皮肤反应和口干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调强化疗对于改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在选择时要对不同经济状况,或病期早晚以及患者的要求合理分析。千篇一律做调强,有的患者可能会接受困难,则应改传统普通方法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切身要求。本组资料分析过程中还受很多因素影响。因此,结果仅供同道們参考。
参考文献
[1]Parkin DM,Whelan SL, FerlayG, et al.Cancer incidence in five continents.Vol ⅧIARC Sci Pub No.155. [J].Lyon: IARC,2002.
[2] 鲁世慧. 鼻咽癌常规放疗与适形调强放疗复发率及疗效比较[J]. 山东医药,2008,48(46):87-88.
[3] 施华球,叶建明,王祥财. 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急性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6):889-890.
[4] 林少俊,陈传本,韩露,等.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230例初步结果[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41(1):66-70.
[5] 赵充,肖巍魏,韩非,等. 419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疗效和影响[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0,19(3):191-196.
[6] 曾雷,谢丛华,钟亚华,等. 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7):634-639.
[7] 毛艳,刘文其,范小玲,等. 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后放射性鼻窦炎发生率的对比研究[J]. 肿瘤防治研究,2012,39(6):735-738.
[8] 何少忠,孙新臣,肖震宇,等. 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毒副反应同期对比分析[J]. 实用肿瘤杂志,2011,26(5):517-519.
[9] 张瑜,林志安,潘建基,等.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同期对照研究[J]. 癌症,2009,28(11):1143-1148.
[10] 芦东徽,费振乐,郝文胜,等. 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治疗效果与反应的比较[J]. 安徽医药,2010,14(2):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