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荣
摘要:现代学校应该既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校本研修 教师 专业发展 教研
引言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很难有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说,老师的基本素质对我们的教育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以及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既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乐园,更是老师们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平台,因为只有教师专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才可能享受到更科学、更高效的指导和教育。然而,怎样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呢?笔者认为,学校的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校本研修的几个内容界定
(一)校本研修的内涵解读
校本研修是指在教育主管部門的规划、指导下,在学校的组织下,学校自主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践,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育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修养为目的的教师一切在职培训形式。校本研修是学校提升工程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校本培训是校本研修的前身。“研修”为什么取而代之?“培训”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一种有组织的管理训诫行为”,“培”即培育、培养,“训”则为训诫、训练,教师处在被动接收、被动学习的地位;而校本研修则不同,“研”为研究、钻研,“修”是修身、修养,即方式是研,目的是修,校本研修是教师的一种主动行为,教师要主动参与,激发自身修养提升的内在需求,所以自身的主动性要体现,故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是一种观念性的本质不同的教师提升形式。
(二)实施校本研修的三个关键点
关键点1:学校应该是现代社会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学习型组织。学校不仅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丰富艺术涵养的场所,更是新时代教师们不断通过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总结、拓展提升、不断完善、继续深造的“孵化器”。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人们的学习不仅在求学阶段完成,更多的是广泛交融于自己的工作和群体的生活中,“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已经充分地融为一体,个体的学习,成长与集体的成果、进步融为一体。所谓“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就是这个道理。 关键点2:学校应该是研究中心,教室也应该是研究室,而老师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问题的研究者。学校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教学问题是校本研修的核心,行动研究是校本研修的重要方式,而课例探讨则是校本研修的具体形式,教师应该在学校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以问题为引领,以提升为目标,以研究为方式,高效地开展校本研修的各项活动。
关键点3:校本研修具有三个核心的要素,即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中的一个重要且必要的环节,“一位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一位名师!”反思教学与行动研究是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最迫切要做的工作。同伴互助是教师成长中的必要助推器,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今社会,各行各业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在足不出户、闭门造车的情况下简简单单地成长和成功,特别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同伴的帮助、提醒、引导,再经过自己不断地优化、完善,进一步实现专业成长。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催化剂,有了丰富经验的专家专业引领,可以让教师的专业提升少走很多弯路,可以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加高效地、直接地、有针对性地得到提升,所以说专家的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二、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立足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发展的亮点做法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作为“合肥市教育科研基地”,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科研活动为抓手,树立“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的思想,校本研修在践行中绽放其异彩,在创新中凸显其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初级中学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端培训实训基地学校(语文、物理)、安徽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实验学校、合肥市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基地、合肥市校本研修基地学校、包河区新人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等。学校充分利用各种优质的资源,搭建不同类型的研修平台,引领全体教师在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一)落实教研常规,注重研修实效
一是学科集体备课常态化,通过校本化教学研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学习共同体”研修文化气氛。二是教师推门听课制度化,每学期开始伊始,学校教务处牵头,在年级部及各教研组长的积极协助和组织下,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同时注重课后研讨和反思,帮助被听课教师快速适应、调整、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三是各级课题研究工作规范化,课题研究工作是学校校本研修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教学研究的有力抓手,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已经成为合肥46中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四是教师学习活动自觉化,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如各类赛课活动、主题研讨活动、课例交流活动、读书分享活动,经验交流沙龙等,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参与的老师回来后总结和反思,主动撰写培训心得,积极在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进行交流、分享,进一步提升研修实效。五是各类校本课程系列化,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的框架下,学校充分激发教师的潜能和热情,积极开发更为科学、丰富的校本课程体系——“方正课程体系”,并在全体学生中组织实施。科学、人文、历史、哲学、自然等多个个性化的校本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提升了教师学科间的课程整合能力,促进了教师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科研能力的提升,加速了教师专业发展。
(二)创新特色研修,追求卓越发展
一是创合肥46中特色的“I55X”课堂教学模式。“155X”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基础,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专业发展,是全体合肥46中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二是构建“方圆课堂”结构体系,以学科教学常规为抓手,体现“方圆课堂”之“方”在于有规律、讲规范,教学有法;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体现“方圆课堂”之“圆”在于适合学生,为了学生,教无定法。三是每学期坚持开展教学研究月活动,持续时间为一至两个月,学校教师全员参与,打造以学为主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效、智慧型方圆课堂,真正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为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合肥46中校本研修活动以“立足校本、全员参与、专家引领、重在自修”为原则,以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主线,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拓宽培训视野、创新研修形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为实现学校教师“三个一流”(一流的教师专业素养、一流的课堂教学实践、一流的教育教学成绩)的目标奠定基础,充分凸显学校“方正通达”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有多位教师获市、省、国家级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多人次获得区、市、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教师获奖或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千余篇。
三、关于校本研修的几点建议
开展校本研修,旨在引导教师用研究的眼光去看待各种教育问题和现象,以自我反思为动力,以同伴互助为抓手,以专家引领为推手,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此,提出以下四点校本研修思考和建议。
一是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研修的起点,问题要源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做好校本研修,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就必须着力培养教师自己的“问题意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问题”的老师。
二是教师要形成“反思品质”。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力量之源。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及时发现问题,确定研修主题,从而为校本研修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教师要养成“阅读、学习习惯”。“七分专业内,三分专业外。”阅读、学习是我们开展校本研修的重要智力支撑,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保障。
四是教师要秉承“持之以恒”精神。校本研修是教师工作的新常态,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扎实开展研修工作。
结语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积极开展各类校本研修活动,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需要,是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們会继续积极主动地制定、参与到各项校本研修活动中来,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力争在教师专业发展这条大路上开创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参考文献:
[l]叶澜,基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捷,张道华,余国源,等,校本教研“六三”行动模式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宋运来.品牌学校最需要关注的问题[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裴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