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您做的第一本立体书吗?能否从责编角度谈谈在制作过程中您所遇到的困难?
是的,《能演讲的猩猩》是我做的第一本立体书。第一次尝试一种新形式,肯定是有挑战的,遇到困难也是在所难免的。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之后的每一步都是在不断地解决冲突、矛盾中熬过来的。困难大致可总结为三个字:新、高、碎。
(1)新。对我个人而言,这个立体想法能否最终很好地实现,能否与故事本身、画面效果配合好,我其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第一步决定,先将想法“做出来”,以1:1的要求做出样书来,如果想法能完全实践出来,那接下来的第二步也就会简单很多。
(2)高。制作要求高、印制成本高。
因为立体书制作工艺较一般图书复杂,所以与印厂的沟通也是比较头疼的事情。首先,在北京及周边范围内,有立体书制作丰富经验的工厂并不多;其次,这本立体书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纸张原材料价格全面瘋涨,甚至出现了“半月一价”的局面,对于需要对裱工艺、配件上千个的立体书,成本涨幅惊人,一度达
到需对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和立项的境地。
(3)碎。创作过程碎。
因为想增加读者的参与感与互动性,所以这本立体书设计成需要读者参与其中,自己进行创意组合、亲手粘贴的形式。作为责编,一方面需要不断思考如何能给读者们提供一个“傻瓜式”的手工制作指南;另一方面需要思考立体书本身的故事内容、画面效果和立体场景如何能更好的结地,做到相得益彰。比如画面里哪些元素适合“拎”出来成为立体元素,这段文字的画面如何更合适地表达等各方面的问题;最后还需要不断地试想,在成本有限、形式已定的情况下,这本书最终该以何种方式呈现最合适?因为涉及的配件页达到了近60页,这也是最后选择加设包封,将书籍本身和配件包成一个整体呈现的缘由。
与普通立体书相比,这本《能演讲的猩猩》有什么亮点?如何使用它?
这只是我的第一次尝试,还需要向前辈们多多学习。如果非说亮点,那就是我这本书比起市面上的立体书更简单更具有互动性吧。
每个立起来的元素其实都是利用的最简单的“90度”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元素进行相应的搭配和罗列,从而呈现出一种前、后、里、外的视觉感受。也正是这种简单的立体形式,孩子们完全可以掌握。图书不仅仅用眼睛来看,也可以让孩子们动动手,让他们自己来搭建图书;融入认知,展现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的并重。
这本立体书首先只会看到10个手绘的平面背景图,并不会知道演讲现场、绿色森林、蓝色海洋等故事场景究竟会发生什么。随着翻开书页,将那些零部件抠下来,按照说明做好相应形状的折叠,粘贴在背景图相应编号的地方,孩子们自己搭建的场景故事就会逐渐清晰地浮现出来。我相信每一个完成这本书制作的孩子,经历此番独特的“动手阅读”体验后,一定会有各自的感受,至少孩子们了解了纸片能立起来的原理和制作简单立体书的方法。
您对家长或老师与孩子用这本书进行美术游残互动有什么具体建议?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建议。
(1)立体结构
可以借本立体书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有积极参与其中的意识,使孩子们了解简单立体书的结构原理。建议制作立体书场景的节奏不宜过快,可以一次制作一个场景,最多不超过两个场景。
(2)欣赏画面
这本立体书的绘画语言具有国际化的水准;角色造型考究、场景设计生动;色彩明快。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培养孩子们具有鉴赏美与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